楊?!钗姆?/p>
摘 要:自閉癥性教育面臨著巨大的障礙和挑戰(zhàn),涉及傳統(tǒng)觀念、法規(guī)、學校環(huán)境、課程建設等等,自閉癥學生的性教育需要更先進的科學教育理念以及先進的科學技術支持。本文旨在探討針對自閉癥學生,依托政策支持、家庭支持、環(huán)境支持、課程支持、資源支持、全面輻射六種策略進行學校管理,以期為那些即將或是正在對自閉癥學生進行性教育的學校提供學校管理工作的借鑒。
關鍵詞:自閉癥;性教育;學校管理;模式
自閉癥學生性教育的管理問題越來越成為當今社會的主流話題,以及各位家長教師等不可逃避的現實問題。隨著主流媒體的擴張以及發(fā)展,全世界各個角落的事件都被聚光燈放在了公眾面前,尤其近來兒童遭受性侵犯的事件屢屢發(fā)生,我們的自閉癥學生也屬于廣大兒童的一部分,對自閉癥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性教育刻不容緩、勢在必行。教育環(huán)境是人的發(fā)展的根本決定因素[1]。可見,教育環(huán)境對人的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而學校環(huán)境作為自閉癥學生最全面和廣泛的支持所在,良好的學校管理環(huán)境有利于讓每個自閉癥兒童獲得教學效果的提升[2]。
由于自閉癥學生個體差異大,其教育方法不同于普通學校的孩子,也不同于其他障礙的孩子,因此對于自閉癥學生性教育的學校管理存在著巨大的挑戰(zhàn)和困難。目前,對于自閉癥學生的性教育有關研究內容較多集中在個體的問題行為管理,而較少針對自閉癥學生性教育的學校管理模式進行探究。本文試圖對自閉癥學生性教育的學校管理模式進行探究,以期為與此相關的教育工作者在性教育學校管理方面提供借鑒。
一、依托政策支持,形成可持續(xù)的工作機制
學校管理者要建立起一套性教育管理體系是一項艱巨復雜的任務,必須依托國家政府的政策支持,從而為有效實施性教育提供立法保障,形成可持續(xù)的工作機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保護法》中第三章學校保護第十九條提出“學校應當根據未成年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對他們進行社會生活指導、心理健康輔導和青春期教育”[3]。從1992年9月8日,衛(wèi)生部和國家教委共同印發(fā)的《中小學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試行)》將青春期的內容可以概括為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教育三個方面[4],到2008年12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印發(fā)《中小學健康指導綱要》中包括五個領域: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疾病預防、心理健康、生長發(fā)育與青春期保健、安全應急與避險[5],再到2012年12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印發(f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中更細分了小學低中高年級、初中、高中,各個年齡階段都有滲透性教育的相關內容[6]。其次2016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的《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生活適應課程標準中第一部分個人生活《5.自我認識》,體現了性教育相關內容[7]。
這些法律法規(guī)和指導綱要是學校開展性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學校再根據自閉癥學生的個體情況,施以不同的方式方法、課程結構、課時安排、師資配置、評估手段等相關問題進行規(guī)范,以保證對自閉癥學生性教育能夠科學、有效、可持續(xù)的進行。
二、加強家庭支持,提升家庭功能運作
自閉癥學生除了在學校進行學習之外,剩下的一大半時間就是在家庭中與親人接觸。因此家教先行,加強家庭支持,尊重家長意見,是學校開展性教育的另一項重大議題。本校曾經就性教育的教學內容面向家長開展問卷調查以及訪談,結果顯示家長對于自閉癥學生性教育需求從高到低依次為:防性侵,男女身體隱私部位的保護,男女青春期生理衛(wèi)生與保健,性沖動的克制,男女生理特征及身體隱私部位的認識,兩性交往,生命的起源,婚姻與家庭的權力與義務。家長們表示對于關于婚姻、性關系等方面的性教育是非常排斥的。由于傳統(tǒng)觀念以及自閉癥學生的個性特點等原因,面對這樣的結果,也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內的。另外,學校與家庭的做法不一致也是導致自閉癥性問題行為反復出現的主要原因。因此,針對自閉癥學生進行性教育的前提是建議先做好家庭支持系統(tǒng)的工作,得到家庭的支持,并給予積極配合,家校合一,并通過家長學校,對家長進行科學指導,才能讓自閉癥學生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三、完善環(huán)境支持,精進自閉癥學生性教育品質
自閉癥學生的行為方式刻板重復,他們常堅持用同一種方式做事,拒絕日常生活規(guī)律或環(huán)境的變化[8]。因此,我們可以利用他們的刻板性特點,塑造他們的正向積極行為。在校園基礎建設和區(qū)域環(huán)境布置上針對自閉癥學生的特點進行設計,完善環(huán)境支持,更新教室硬件,利用信息現代化技術對自閉癥學生開展教育,精進自閉癥學生的教育品質。比如建設廁所時將男女廁分開建設,并配以不同的廁所標識,讓自閉癥學生在校園中就可以習得認識廁所、男生要去男廁所,女生要去女廁所等相關知識。在班級中建立換衣角,便于教導自閉癥學生在換衣角中更換衣服,以免暴露出自己的隱私部位,建立自我身體保護意識等。
四、深化課程支持,提升管理模式效能
1.開發(fā)性教育校本教材,建立教學資源庫。
依托省市級課題研究,借鑒國外大綱,通過查閱相關資料以及通過訪談自閉癥學生家長和老師,整理出來的可在學校針對青春期自閉癥學生進行性教育課程標準框架如下:
2.專項評估
自閉癥學生的教學效果具有反復性,因此對自閉癥學生開展即時評價、短時評價和長時評價很有必要。即時評價是根據自閉癥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先備能力,根據完成一節(jié)課的目標進行即時評價。短時評價是根據一個階段學生完成主題目標的情況,進行短時評價,時間可以是一周或一個月等。長時評價主要對該目標的穩(wěn)定性情況來進行評價,此時可重點考察學生是否對先前知識的遺忘,時間可以為半個學期或一學期等。以預防性侵害教學為例,即時評價的內容可以是小A是否可以說出圖片里的人發(fā)生了什么;短時評價可以是小A是否可以做出反抗三部曲,并做出逃跑的動作;長時評價可以是考察小A是否還記得遇到壞人摸屁股時要怎么做。以此對學生進行有效、針對性的階段性評估。
五、建立資源支持,開辟支持途徑
1.專家資源
邀請國內外專家,開展一系列專業(yè)化培訓,有針對的進行理論與實踐培訓,并定期組織專家督導實踐活動,使教師和家長獲得一定的性教育專業(yè)知識。另外,組織跨專業(yè)團隊合作,進行醫(yī)教結合,康復治療,有效推動自閉癥性教育工作的開展。
2.教研資源
為了提高學校教師能夠有效對自閉癥學生開展性教育學習,學校設立了各個教研組,教研組內定期進行課程討論,教研組間進行案例分析,共享研究成果等等,更新備課形式,有效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以及問題學生的處理能力。
3.輔具、教具資源
輔助器具,簡稱為輔具。即由特殊兒童使用的,特殊生產的或通??色@得的用于預防、代償、監(jiān)測、緩解或降低疾病的任何產品、器具、設備或技術系統(tǒng)[9]。輔具的使用可作用于自閉癥兒童身心功能的補償和康復中,如針對缺乏語言溝通能力的自閉癥兒童,可以使用電腦語言溝通板或者圖片溝通,能夠更好地輔助自閉癥學生表達自己的需要;另外,在學習《認識身體》的課程中,若在課堂中借助醫(yī)學解剖模型等教具的直觀示范作用下,則更加有助于提升自閉癥學生的教育教學效果。
4.情感資源
對自閉癥學生進行性教育對于一些年輕未婚女性來說是一道難以啟齒的話題,如何轉變觀念,形成正確的性教育觀念,并且面對自我效能感低的特教行業(yè),如何緩解特殊教育教師職業(yè)倦怠的問題,以及家長的焦慮、抑郁等情況,必須及時啟動情感資源支持系統(tǒng),定期開展個別心理輔導工作以及團隊建設活動,保持工作、生活熱情,提高教師和家長的幸福感。
六、助力全面輻射,構建自閉癥性教育管理模式
借助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名師工作室、送教下鄉(xiāng)等渠道為廣大家長、教師以及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性教育服務:包括家長講座、教師論壇、開設性教育課程、自閉癥學生性問題行為研討、發(fā)放宣傳手冊等活動,同時建立性教育公益qq群、微信群進行在線咨詢,通過學校公眾號、教育公眾號、報社媒體等宣傳平臺擴大影響力。
結語:對于自閉癥來說,若性教育出現了問題,結果是1+1=0,前面所做的康復努力將盡數作廢。本文針對自閉癥學生性教育的工作管理角度就學校管理模式進行了詳細描述,由于自閉癥學生差異性大,穩(wěn)定性差,反復性大,在對自閉癥進行性教育的同時必然會出現有個別學生在各方面表現都不錯,但也有可能在短時間內達不到預期效果,更可能出現新的性問題行為。作為學校管理者,要勤勉自信,不怕歸零,堅韌執(zhí)著,任重道遠,未雨綢繆促發(fā)展,真誠付出,不求回報。自閉癥的性教育是從人性出發(fā)的,為了自閉癥譜系障礙人群的全面發(fā)展和有尊嚴地活著而開展的特殊教育活動。隨著國家和社會對自閉癥群體的關注,我們知道他們并沒有被拋棄,并且采取了切實的措施來保障他們的各項權益。相信明天會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李晉德.試論我國大教育環(huán)境對人的發(fā)展的影響[J].昆明師專學報,1998(3):22-25.
[2]雷顯梅.自閉癥兒童支持性教育環(huán)境構建的思考[J].綏化學院學報,2018(38):75-79.
[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保護法.[Z].2013-1-1.
[4]衛(wèi)生部,國家教委,全國愛衛(wèi)會.中小學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試行).[Z].1992-9-8.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小學健康指導綱要.[Z].2008-12-1.
[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Z].2012-12-7.
[7]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6年版).[M].2016-11.25.
[8]鄧明昱,勞世艷.自閉癥譜系障礙的臨床研究新進展(DSM-5新標準)[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6,(24):481-489.
[9]蔣建榮.特殊教育的輔具與康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1.
本論文為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項目課題“自閉癥學校性教育現狀調查及其對策研究”(立項批準號:FJJKXB18-513)和福州市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guī)劃項目課題“自閉癥學生性教育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研究”(立項編號:FZ2018GH027)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
楊福;福州市星語學校;高級教師;本科學歷
楊文峰;福州市星語學校;二級教師;碩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