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瓊
摘要:小學語文課堂上進行隨機提問的意義,不僅僅能夠促進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熟悉,更重要的是對課文中心思想的領會,對課文的理解,對課文的分析。讓學生感悟語文的意義,了解語文的獨特魅力,提高語文素養(yǎng),是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的追求。而隨機提問,更助力教師明白什么是語文課,為什么我們要進行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隨機提問助力教師深入了解探究語文教學的本質(zhì)以及促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有著積極的促進意義,也是教師追求高效率教學的開始。
關(guān)鍵詞:隨機提問;學習興趣提升;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教法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0)-23-0
小學語文隨機提問的作用在于不僅可以拓展知識面,還可以提高學生對語言的分析、組織、概括能力,使之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手段。隨機提問時,教師要根據(jù)提問人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方式。根據(jù)提問人的具體情況,教師可以采用面帶微笑,或者采用反問、設問、設疑等方式提問,也可以采用口頭提問。隨機提問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知識面,還可以使之成為教師進行學生思維引導的重要手段。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啟發(fā)學生提問,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隨機提問不是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而是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啟發(fā)學生的好方法有:讓學生討論、自由辯論、小組交流、抽簽決定等。本文就從“激活學生思維”“提升教學效率”“深化教學成果”三個方面探討隨機提問與小學語文課堂的結(jié)合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希望對各位教師有所助益。
一、激活學生思維
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的隨機提問可以激活學生思維,啟發(fā)學生思維,開發(fā)學生思維,有利于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隨機提問的教學目標是“對學生進行活動,隨機進行發(fā)問,自由提問”。隨機提問的教學是目標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動腦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隨機提問時應運用多種形式,如結(jié)合活動,使學生用事實說話;用生活中的經(jīng)歷,運用恰當?shù)恼Z言,運用到習作中;或者通過對事物的認識,讓學生在一個語境中體驗或感受。因此,無論運用何種形式,只要結(jié)合學生認知,合理隨機提問,將利于教師對于學生思維的引導。例如,在教學《蝙蝠與雷達》一課期間,教師結(jié)合本文中“仿生學主題”,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踐經(jīng)驗,以及從生活各途徑中獲得的認知,舉例自己認為可能基于仿生學原理制作出的產(chǎn)品,以及與哪類動物的哪些特性相關(guān)。這種符合學生認知發(fā)展的廣泛性問題,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部分學生甚至進行了合作討論,以“一人說產(chǎn)品、一人說特點”“一人說動物,一人說特點”的方式進行了“生活中的仿生學案例”搜索。通過學生積極思考,成功舉例出了包括“迷彩服與蝴蝶”“直升機與蜻蜓”“吸盤與章魚”“火箭與墨魚”等多個案例。學生的活躍思維使得教師對于學生的引導教學更具拓展性,同時學生更加深刻記憶了本課中提出的“蝙蝠利用超生波導飛,飛機的雷達導航的工作原理”。這樣的提問方式完全符合學生認知,讓學生實現(xiàn)了高效學習。
二、提升教學效率
小學語文隨機提問提高教學效率是新課標教學理念實踐過程中的一大探索途徑,同時也是新課標實踐所得成果的重要方向。從教學實踐證明來看,隨機提問提高教學效率的可能性很大。對于提問的提問方式,新課標一大探索就是提問是教學的最高境界。新課標是將提問放在隨機提問的位置上,強調(diào)隨機性,鼓勵學生敢于提問,敢于質(zhì)疑,敢于挑戰(zhàn),善于質(zhì)疑,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隨機提問要以少到多,以難到易,強調(diào)知識和能力的遷移性,在無限性的范圍內(nèi)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最終使學生的智力得到有效提升,從而推動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提升。在教學《西門豹治鄴》一課期間,教師為了讓學生主動進行探究學習,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實現(xiàn)對于西門豹治鄴方法的深入思考和總結(jié),產(chǎn)生對于西門豹治鄴方法合理性的認同,利用了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了主動探究。問題包括“西門豹明白事情的真相嗎?為什么?”“西門豹他有沒有立刻把巫婆、官紳抓起來處死或者跟他們同流合污呢?你覺得他的做法妙在哪里呢”“如是你是西門豹,你還能怎樣做呢?”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夠保持一直活躍,并能夠?qū)崿F(xiàn)高效率學習。
三、深化教學成果
小學語文隨機提問深化教學成果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乃是新課程標準指出的:語文教學應注重啟發(fā)性和愉悅性,要使學生學會運用,讓學生從實踐中獲得快樂,提高語文素養(yǎng)。因此,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關(guān)注生活,積累生活經(jīng)驗,開闊視野,體驗生活,享受生活,感受生活,主動表達,并且要學會善于把生活中的一些人、事、物進行認知歸納,在深化教師教學成果的同時,力求高效率、高質(zhì)量的學生素質(zhì)發(fā)展引導得到強化。例如,在教學《慈母情深》課文期間,教師為了達到教學重點目標“能理解父母之愛,能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讓學生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并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利用了提問以及靈活解答的方式,讓學生在小組中討論關(guān)于“我生活中發(fā)現(xiàn)父愛母愛的時刻”主題進行分享。這樣,學生能夠在學習中聯(lián)系實際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同時對于“你在什么時候發(fā)現(xiàn)父母對自己的愛是深厚的?”問題進行精確了回答。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只有教師抓住了課堂教學的要點,學生才能全面地學習語文知識,提高語文素養(yǎng),掌握豐富的語文知識,為未來成為一名優(yōu)秀語文學習者打下堅實的基礎。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教學重點、難點、疑點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讓隨機提問成為學生思考的燈塔,讓隨即提問成為學生主動探索的風向標,通過提升學生學習語文新知識的效率,最終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提升,推動小學語文教學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力云. 談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的技巧[J]. 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5,1(18):105.
[2]魏文坤. 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策略探索分析——以語文為例[J]. 教育現(xiàn)代化,2017,4(07):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