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運祥
摘要:在現如今社會發(fā)展的影響下,我國對人才有著更為嚴苛的要求,且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對于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已經成為當前教學過程中的核心問題。但是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并不容易,在培養(yǎng)過程中還存在諸多不足。在當前的數學課堂中,教師并沒有切實的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把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停留在表明上,這嚴重阻礙了學生邏輯性和思維的提高。本文首先介紹了小學數學課堂中出現的不足,然后闡述了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常見的四種邏輯思維方法,以及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提高邏輯思維能力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
一、前言
小學生要想對數學進行深入、全面的學習,就必須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數學是學生學習生涯中不可缺少的課程,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給予足夠的重視,如果學生具備了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就能夠善于觀察、對比、研究、總結以及推導周邊存在的事物,并且對于自身的思維歷程能夠應用合理的邏輯方式來進行表達。同時,通過數學課程的學習來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目前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已經成為目前數學教學中的核心問題[1]。
二、小學數學課堂中存在的不足
(一)教師沒有進行合理的教學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在教學方面出現的問題較多,且其造成的不良效果較為明顯、突出。教師在進行授課時,沒有充分全面的理解教材的知識點,并且沒有精準合理的掌握數學課本中的重點和難點。教師在對課本知識進行講解時,如果只是一語帶過,而沒有展開進行細致的講解,就會使學生在聽課過程中不知所措;如果教師對數學課本中的基本內容、核心考點、重點難點等沒有進行深入了解,那么就很難做到把課本內容融會貫通,從而降低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成效[2]。
(二)數學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還遠遠不夠
當前數學教師的綜合素質已經不能滿足數學教學的需求,因此,提高數學教師的綜合素質已經刻不容緩。學生能否實現學業(yè)的進步以及自身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綜合素養(yǎng),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領人,教師需要具備良好的專業(yè)素養(yǎng),以促進學生各方面的進步和發(fā)展。同時,數學又是一門比較系統、綜合的科目,各個知識點都相互關聯,但是大部分數學教師的教學觀念是傳統的、落后的,他們只重視理論知識的教導,而沒有聯系具體實際,從而致使教學的效果不明顯、教學質量也較低。因此,只有把理論和具體實際相聯系,才能使學生把數學知識進行融會貫通,構建綜合的知識體系。
三、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常見的四種邏輯思維方法
(一)演繹歸納法
在數學學習中,演繹歸納法是較為普遍的一種方法,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常常利用演繹和歸納來輔助教學,即從某一知識點出發(fā),利用演繹的方法來進行科學合理的推導,然后歸納不同數學知識間的聯系,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相關內容。
(二)分類比較法
分類比較法是指把關鍵的數據信息進行分組,并且把兩組展開比較,就可以獲知在特定條件的改變下其他數據的變化情況,從而實現了數學數據的整理和比較。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分類比較法可以讓知識間的聯系更為淺顯易懂[3]。
(三)綜合分析法
綜合分析法指的是把我們需要研究的對象進行整理,使成一個整體,然后探索整體中每一部分間的聯系。綜合分析法在數學教學中也被普遍采用,對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著很大的幫助。
(四)概括抽象法
概括指的是研究分析數學中某一類事物的實質,而抽象指的是只考慮主要成分,并以主要成分作為我們的研究對象來探索事物的實質。在數學教學中應用概括抽象法,可以使學生形成主觀探索的觀念。
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教師要注重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因為數學這門學科具備其他學科沒有的特點,其對于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有效的。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會發(fā)現只有擁有較強的思維能力,才能夠完全的學好數學。數學學科要求具備豐富多樣的思維,而小學數學又是數學學習的起始階段,在小學各門學科中,數學是重中之重,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如果沒有經過專門的訓練,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不會得到明顯的提升,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特別關注學生的邏輯思維,確保學生通過數學的學習,使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提高。同時在高年級數學課堂中,學生可以綜合全面且更加深入的對數學知識進行掌握,也會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所提高[4]。
五、提高邏輯思維能力的具體措施
(一)教師要掌握提問的技巧
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想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就要使用合理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問題的解答過程中獲得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要掌握在課堂上提問的技巧,教師通過科學的提問方法來提出富有意義的問題,并適當的引領學生,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去思考,就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合理規(guī)劃教學課程,選定合適的教學模式
教師要選定合適的教學模式,合理規(guī)劃教學課程,要想使學生通過數學學習來提高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就需要安排好教學課程內容,做出合理規(guī)劃,并選定合適的教學模式,這樣可以讓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成效得到提高,并且使學生在良好的數學課堂中,自身學習的水平和思考的能力得到提升,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去探索、研究,并且在這一過程中領悟到數學的樂趣和成功的快樂。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把理論數學同學生的興趣、實際狀況相聯系,設置有趣的場景,在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中提高思維邏輯能力[5]。
(三)數學題目的難度要合理
教師在布置數學練習題目時,要充分把握題目的難度,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中,練習題目是其學習數學的關鍵部分,學生在完成習題的過程中,對數學知識也進行了進一步的復習和鞏固,并切實提高了思維能力和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水平,教師在為學生安排習題時,應該要以基本的數學知識為基礎,讓多數學生都能完成布置的習題,從而都能夠積極主動的學習數學知識。
(四)提升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
教師教授學生知識、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前提,是教師對數學知識的了解足夠深入和熟練,并且對所教的知識要能夠融會貫通、相互聯系,因此,要重視對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主要可以從兩方面來進行,第一是加強教師主動學習的意識,并使教師對自身的缺點有一個客觀的認識;第二是學校定期組織教師進行考核,以此來促進教師素養(yǎng)的提升[6]。
六、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這有利于學生以后的進步和發(fā)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對此給予足夠的重視,并采取適當的措施來加強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李艷. 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 明日, 2019, 000(001):1-1.
[2]祁會. 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 考試周刊, 2018(14):103-103.
[3]王玉能, 胡雷.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 明日, 2019(37):0313-0313.
[4]張美樂. 探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 明日, 2019(39):0267-0267.
[5]陳向華. 淺議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 讀與寫(教師), 2019(7):0125-0125.
[6]覃紅偉. 淺議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9, 000(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