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李強
摘要:教育核心目的在于將課程知識轉化學生的技能,并且促進學生通過生活中去實踐、去解決自己的問題,其知識本質是幫助學生更好地生活,是對生活經驗的總結與內涵升華。正如,科學源自生活,生活中蘊含著無處科學道理,那么在小學科學課程開展過程中,應該結合生活化教學理念,提升學生的科學認知力,能夠正確認識自己與生活與科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以此推動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科學的魅力,實現發(fā)展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本文基于生活化背景小學科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為題,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實踐感悟基礎上,談論自己對生活化教學的看法,希望能夠對大家起到參考性價值。
關鍵詞:生活化;小學科學;高效課堂
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等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教師在小學科學教育過程中以書本內容的講授和灌輸為主,短期內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但長期沒有將科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不利于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化吸收,無法對于學生的科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和科學素養(yǎng)進行有效培養(yǎng)和提升。因此,在小學科學教育中,教師應善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將科學理論知識和生活化現象有機結合,引導學生對科學知識進行深刻的體驗與探索,進而在探索過程中實現自主性觀察、分析、思考、研究等學習活動,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科學知識的教育意義,以此促進學生科學精神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合理建構。
一、開展生活化教學導入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生活經歷淺,與一些科學現象和認知背道而馳。因此,為了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教師在課程導入過程中要引入一定的生活案例,從學生最熟悉的部分開始組織和開展課堂教學,這樣將會激發(fā)學生對現實生活的思考,喚醒學生學習的內在探索興趣。同時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加明確科學知識的生活適用范圍和條件,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可行性。例如,在《呼吸與健康生活》在這節(jié)課開始的時候,我先用課件播放花樣游泳視頻,然后問學生:“除了會游泳外,還有一項成為花樣游泳選手必須具備的技能。你知道是什么嗎?”當學生們自由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后,我出示了花樣游泳隊員在水里訓練的照片,并對學生說:“因為肺活量不同,所以個人憋氣的時間也不同。”一般普通人可以在水里憋氣1 ~ 2.5分鐘,但花樣游泳隊員平均憋氣3分鐘。那么普通人如何使“技能”變得更大呢?“這樣形象生活化在介紹過程中,不僅結合了生活實例,也創(chuàng)造了教學問題,從而在問題的驅動下,將會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使得后期教學能夠順利開展。
二、結合生活設計探究內容
科學探索是科學家探索、理解自然、獲取科學知識的主要途徑,因此探索式學習與科學過程有自然聯系,也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小學科學教育中,教師應把課堂的主導權還給學生,然后通過一系列分析和研究,聯系現實生活設計探究式學習任務,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中心和主體,促進學生探究學習過程中對科學知識實現進一步理解和內化。例如,在《運動與摩擦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設計生活化案例,將滑動與滾動物體的動態(tài)表現直觀呈現給學生,使得學生能夠從生活化角度去理解“摩擦力”。如:我首先用課件給大家展示了自行車和滑滑梯兩張動態(tài)圖,并且引出了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有兩種運動方式:滾動和滑動,然后教師在回到課堂中,指著講臺右邊的箱子說:“這個箱子里有我們班學生的練習冊,怎樣才能快速地移到講臺的左邊呢?”在學生們自由地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假設,只有兩種滑動或滾動的方法,你更喜歡哪一個?為什么?”經過小組討論后,學生們紛紛選擇了后者。因為這樣更容易接下來,為此,我又提出了探索任務:如何用科學數據證明滾動比滑動更容易?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將會使得學生直觀理解“生活中摩擦力”的概念以及作用。
三、實施實踐性教學活動
科學來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中,而且應用于生活中。那么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應對考試,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還為了揭示生活現象背后的規(guī)律,更有效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教師在完成知識教育后,必須通過開展實踐活動,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鍛煉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應用能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學習。例如,學習《營養(yǎng)要均衡》一課后,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周末時間去超市購買三種10元以下的食物,一起觀察食品包裝袋的信息。包括生產日期、保質期、配售表、保存方法、營養(yǎng)成分等,然后根據學到的知識選擇合適的食物。在此過程中,不僅提高了學生分析、信息處理能力,還加強了學生對健康生活的關心。這樣通過開展實踐活動,學生可以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各種綜合能力,使學生真正實現學以致用。
總而言之,在素質教育全面推進的背景下,將生活化理念融入學科教育已經是教育教學發(fā)展和改革的必然趨勢。作為小學科學教師,我們應該在明確科學教育本質的基礎上,根據生活化理念設計教學活動,指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認識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讓學生真正了解科學知識,有效應用科學知識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
參考文獻:
[1]袁媛.生活化教學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應用[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7,1(33):60+62.
[2]張家德.淺談農村小學科學課教學生活化的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03):89.
浙江省武義縣王宅鎮(zhèn)中心小學?3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