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清秀
摘要:為了提高學生解決應用問題的能力,本文提出了一些小學生應用題閱讀能力的指導策略,包括引導學生認真讀題,理清事實。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將題目情境外化,明確數(shù)量關(guān)系;復述問題,讓學生深刻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和思維能力等內(nèi)容。
關(guān)鍵詞:小學應用題;審題技巧;教學策略
小學生做應用題錯誤率高的主要原因是不能準確審題。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主要是幫助學生理清題目的語言與數(shù)量之間的關(guān)系。為了有效解決以上問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有必要讓學生掌握一些考試技巧。
一、仔細讀題,理清思路
學生認真讀題,可以加深對題目的理解,對題目中涉及到的數(shù)學術(shù)語和含義有更深刻的認識。因此,在應用題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反復讀題,而且要把握好讀題的速度,注意停頓和語氣,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思考時間。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反復讀題,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的良好習慣。
以下面的應用題目為例,兩塊長方形蔬菜地,長都是48米,其中白菜地寬25米,黃瓜地寬12米。白菜地的面積比黃瓜地面積多多少平方米?
由于這道題的蘊含較多,學生較難完全理解題意,那么在引導學生的時候,教師則可以這么做:首先,教師可以留出三分鐘的時間讓學生默讀題目幾遍,讓學生在默讀的過程中給重要的字詞劃線;其次,教師在給學生讀題時,要放慢語速,強調(diào)題目的關(guān)鍵點,如“長方形菜地”“長48”“白菜寬”“黃瓜寬”“面積”“多多少”等。接下來,教師讓學生開始解題,并列出幾個題中蘊含數(shù)量較多的問題。要求學生反復閱讀問題,然后再開始解決問題。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把字詞題中的抽象詞語轉(zhuǎn)化為具體形象,把復雜的詞語簡單化,為自己做題掃除障礙,最大限度地提高做題效率。
在反復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對于題目的內(nèi)涵就有了基本的了解,這樣的話,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識,這樣也可以促進他們對應用題的理解,從而提高他們的審題能力。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明確數(shù)量關(guān)系
低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遠弱于形象思維能力,大多時候需要借助形象的事物來明確題目?;诖?,教師可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以應用題中所涉及的數(shù)字,用道具幫助學生學習題中的數(shù)量關(guān)系。
例如,某超市上午運進大白菜130千克,下午運進的比上午的2倍還多50千克。然后教師再問學生:“超市上午比下午少運進大白菜多少千克?” 該題目涉及到加減乘三種算法,比較繁瑣,且數(shù)字過大,學生可能難以通過抽象的思考得出答案。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以數(shù)量較少的具體實物進行替代、比較,通過這樣的直接觀察,不僅讓學生明白上午和下午白菜的各自的重量,還讓學生明確了上午下午間白菜重量的差距,也加深了學生對數(shù)字加減乘除法概念的理解。當學生通過分析對數(shù)字部分與整體的關(guān)系有了明確的認識后,可以逐步增加問題的難度,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另外,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也在不斷提高,為了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教師在教學生畫線段示意圖時,應注意分層次訓練:模仿教師的線段示意圖;根據(jù)自己對題目的理解進行2畫;盡量簡化示意圖;出示 "線段示意圖 "時,直接想到問題的數(shù)量。這種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解題的效率和準確率,增強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三、復述題意,深度把握
通過學生對問題的復述,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情況。另外,復述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數(shù)學語言應用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有利于加強學生的審題能力。教師要鼓勵學生使用數(shù)學語言,不能用原汁原味的語言或過于“口語化”的語言,而應在講清題目的基礎(chǔ)上進行。在學生復述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講什么——問什么”的形式復述題目,增強學生對題目的熟悉程度,提高學生對題目的理解能力。
以下面的應用為例。動物園的一只大象2天吃450千克食物,一只熊貓4天吃72千克食物。一只大象每日的食量比一只熊貓多多少千克?首先,教師請學生讀題,并試著用自己的話復述。當老師觀察到班上大部分同學都得到了答案,就可以抽出第一個舉手的同學宣布答案,然后老師對這個同學進行表揚和鼓勵,并讓同學們把自己的“復述”與周圍的同學分享,從而學習別人的長處,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
其次,教師再給學生一道題,讓學生復述。如:一個滴水的水龍頭一星期要白白流掉84千克水。照這樣計算,一個月要流掉多少千克水?(一個月按30天計算。)這時,教師可以請同學們一起復述。通過復述,學生可以對字詞問題有更深的掌握,縮短尋找解題思路的時間。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多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在復述的過程中,對知識有更加全面的認知,這樣才可以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數(shù)學應用題的教學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讀題、反復做題的習慣,幫助學生將問題具體化,并根據(jù)每個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傳授其不同的應用題解題技巧,從而提高每個學生解決應用題的能力,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1] 周全宇.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審題訓練初探[J].小學數(shù)學教學,2017(6):23.
[2] 曹麗華.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教學月刊, 2016(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