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婕 趙秀英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應用不同護理模式對其血氣指標與肺功能的影響。 方法:選取本院2019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72例,按護理模式不同分組為常規(guī)組(開展常規(guī)護理)、綜合組(開展綜合護理),對比兩組病患血氣指標及肺功能指標情況。 結果:綜合組患者FVC、FEV1水平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PEF水平顯著低于常規(guī)組,PaO2水平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PaCO2水平顯著低于常規(guī)組,P<0.05。 結論:較常規(guī)護理,對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病患開展綜合護理干預能更為有效改善其血氣指標及肺功能情況。
【關鍵詞】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不同護理模式;血氣指標;肺功能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525(2020)04-0-01
慢阻肺疾病發(fā)展極易合并呼吸衰竭,而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因身體各機能下降,給臨床治療及護理帶來了更高的要求及難度。而不同護理模式下,患者的血氣指標及肺功能改善情緒有所不同[1]。本次研究即對比常規(guī)護理、綜合護理應用于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病患的臨床價值。
1 基線資料和方法
1.1 基線資料
選取本院收治的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72例,納入時間自2019年3月~2019年12月,按護理模式不同分組為常規(guī)組、綜合組。常規(guī)組36例患者中男21例、女15例,年齡在65歲~79歲間,均值為(72.36±1.58)歲,病程為3年~10年,均值為(6.25±1.21)年;綜合組36例患者中男20例、女16例,年齡在65歲~78歲間,均值為(72.45±1.51)歲,病程為3年~10年,均值為(6.24±1.23)年。組間比較兩組患者資料數(shù)據(jù),可知差異不顯著(P>0.05)。
1.2 方法
常規(guī)組:開展常規(guī)護理,即用藥指導、疾病知識教育、體征監(jiān)測等。
綜合組:開展綜合護理,即:(1)綜合評估。結合患者基本信息,對其開展全面評估,如疾病認知程度及需求、情緒狀態(tài)等。(2)環(huán)境干預。為患者提供舒適、整潔、衛(wèi)生的診療環(huán)境,定期清掃、消毒、通風。(3)反復、強化宣教。治療過程中反復對患者開展疾病及保健相關知識宣教,并針對病患疑問進行耐心解答,通過定期開展宣教活動、播放宣教視頻等形式提升患者疾病認知。(4)心理干預。積極與病患溝通,結合患者情緒狀態(tài)行針對性心理疏導,并通過給予患者肯定、鼓勵以提升其治療信心。(5)飲食干預。指導病患調整飲食結構,多食用富含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控制糖、鹽的攝入,多飲水,戒煙戒酒。(6)排痰干預。要求護理人員嚴格按照無菌操作要求進行護理干預,及時行吸痰處理,并要求動作輕柔、避免損傷機體氣道黏膜。
1.3 評價指標
記錄、比較兩組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指標數(shù)據(jù),即FVC(用力肺活量)、FEV1(1秒用力呼氣容積)、呼氣高峰流速(PEF)。
記錄、對比兩組患者血氣指標數(shù)據(jù),即動脈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
1.4數(shù)據(jù)處理
以SPSS22.0處理結果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x±s)形式表示,組間數(shù)據(jù)比較行t檢驗。P<0.05即表明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肺功能指標
綜合組患者FVC、FEV1指標結果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PEF水平顯著低于常規(guī)組,P<0.05。具體見下表。
2.2血氣指標
綜合組患者PaO2水平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PaCO2水平顯著低于常規(guī)組,P<0.05。具體可見下表。
3 討論
慢阻肺為臨床常見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主要疾病癥狀有氣短、喘息、咳痰等,隨疾病發(fā)展,部分患者易合并呼吸衰竭,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對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疾病救治同時,為改善其肺功能及血氣指標,需開展全面、綜合的護理服務[2-3]。
綜合護理即圍繞患者為中心,開展系統(tǒng)化、程序化的護理服務,以期提升整體護理質量。對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開展綜合護理干預,在對患者進行綜合評估后,于環(huán)境、宣教、心理、飲食以及日常排痰等方面開展全面、綜合的護理服務,通過提供舒適環(huán)境、科學調整飲食、提升患者認知、改善患者情緒狀態(tài)等措施,以期改善患者身心狀況,進而達到改善患者肺功能及血氣指標的目的[4-5]。結合本文結果數(shù)據(jù)可知,于肺功能方面,綜合組患者FVC、FEV1、PEF指標結果優(yōu)于常規(guī)組,P<0.05;于血氣指標方面,綜合組患者PaO2、PaCO2指標水平優(yōu)于常規(guī)組,P<0.05。
綜上所述,相比于常規(guī)護理,開展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病患開展綜合護理干預能更為有效改善其血氣指標及肺功能情況。
參考文獻:
[1]危義梅.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應用不同護理模式的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9,35(30):144,146.
[2]阿依古力·烏斯曼,努爾古麗·阿西木.對接受無創(chuàng)通氣治療的老年慢阻肺合并重癥呼吸衰竭患者進行有針對性護理的效果[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9,17(17):18-19.
[3]羅穎.對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應用不同護理模式的效果展開觀察與比較[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60):119-120.
[4]張宗菊.不同護理模式對老年慢阻肺患者慢性呼吸衰竭療效的比較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25):149-150.
[5]麻曉輝.不同護理模式對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的應用效果對比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7,27(26):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