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娟
摘要:閱讀作為語文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之一,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載體便是語文課本。在以往的語文課本中,雖然會針對閱讀能力訓練將課文分為精讀與略讀,但這種分類并沒有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語文教師會將教學時長作為區(qū)分精讀課與略讀課的標準,忽略題材、文體等其他因素,采用統(tǒng)一標準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在這種情況下,語文教師依文而教、豐富教學形式,為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教學條件。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多元化
引言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開展“多元化閱讀”對優(yōu)化學生的閱讀思路和方法,樹立正確的語文閱讀學習價值觀等意義重大。借助多元化閱讀,既能夠體現(xiàn)學生在語文閱讀過程中的自主能力,還能夠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全面、深入地進行思想體悟,兩者結合,必然能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接觸更全面的學習內容,獲得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
一、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
情境創(chuàng)設適用于不同學科、不同內容的教學,采取不同的情境創(chuàng)設方法可以取得不同的教學效果。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情境創(chuàng)設可以發(fā)揮有效的作用,尤其是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根據(jù)文章的具體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在了解基礎結構和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的剖析,感悟作者所表達的具體情感。為了增進學生的情感體驗,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閱讀情境的創(chuàng)設主要是根據(jù)具體的文章內容,借助各種輔助性教學工具以及其他教學方法,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文章中的具體內容,通過環(huán)境潛移默化的影響來增進學生認識。對于一部分能夠與學生的生活化內容相結合、但學生僅憑自己的閱讀很難產(chǎn)生共鳴的文章和內容,采取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例如,在教學《大自然的聲音》這篇課文時,為了讓學生對文章中的內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雖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各種類型的聲音,但是由于學生缺乏敏銳的觀察能力,很難將其記錄下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與風、水、動物等具體事物相關的聲音,來激起學生的回憶,讓其想起自己的經(jīng)歷。大自然的聲音是非常豐富的,在創(chuàng)設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具體情境時,學生會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能夠將課文內容與自己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這對于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幫助的。
二、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活動
閱讀教學是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有效方式,因此,教師應當積極在課堂中開展特色教學活動,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當中,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導學生學習課文《“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班級中開展角色扮演活動。課文中,主要人物有“我”、父親、母親三人,“我”是主體,父親和母親針對“我”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評價語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兩者形成強烈的對比,突出“我”的家庭環(huán)境。教師組織三名學生分別扮演“我”、父親和母親。當“我”在七八歲時寫了第一首詩,母親高興地摟住我高聲稱贊,說出第一句“精彩極了”,而“我”在母親的鼓勵下懷揣著希望給父親閱讀,而父親發(fā)出了第一句“糟糕透了”。接下來劇情比較類似,“我”陸陸續(xù)續(xù)完成了很多作品,慈祥的母親和嚴厲的父親總是會在第一時間給予“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評價,就像是“我”在劃船中的兩個漿,伴“我”前行。學生在實際表演過后,能夠感受到“我”的心情的轉變,由興奮到低落、此起彼伏,而正是在這種環(huán)境下,“我”才能保持勝不驕、敗不餒的優(yōu)良品質,正確對待每一次的成功與挫折。學生學習小學語文的過程與“我”的寫作歷程是相似的,既然“我”能夠在“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等聲音中不迷失自己,正確對待每一次挑戰(zhàn),最終取得勝利,那么學生同樣可以做到,教師可以在角色扮演活動教學中為學生樹立一種“我可以”的信念,正確對待來自外界的表揚和批評,堅持不懈奮斗。
三、結合學生個性特征,實施分層閱讀教學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閱讀教學要注重學生的個性體驗,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發(fā)展,以此不斷地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痹诮處煂﹂喿x教學策略進行探究時,應認識到不同的學生語文學習基礎各不相同,一味面向學生群體的“大鍋飯”式教學難以滿足學生的個性體驗需求,只有結合學生的個性特征,在閱讀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才能為學生的個性學習提供保障,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獲得更好的閱讀學習發(fā)展。具體而言,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授課的方式,結合不同學生的個性特征,對學生提出不同的閱讀要求。如對于A層次的學習,即語文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不斷發(fā)散思維,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從而獲得更為高階的閱讀學習發(fā)展。而對于B層次的學生,即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教師要引導學生獨立完成基本的閱讀任務,學會自主學習,并能在閱讀學習中找到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而對于C層次的學生,則應該從閱讀學習的基本要求入手,如掌握生字詞、熟讀課文,教師要幫助學生初步清理閱讀障礙,理清文本結構,為學生的文本閱讀深入學習奠基。這樣的閱讀教學方式立足學生的發(fā)展實際,可實現(xiàn)更好的閱讀教學效果。
結束語
閱讀教學在當下的小學語文教學體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僅僅是因為它能豐富學生情感,更因為它能夠調動起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有助于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身為語文教師,應明確閱讀教學的重要價值,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學習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閱讀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在愛上閱讀的基礎上愛上語文學習。
參考文獻
[1]韓傳美.新時期小學語文多元化閱讀教學的實踐探究[J].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職業(yè)教育),2020(04):51.
[2]樹錄目草.多元化教學方法下的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構建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19(08):140.
[3]董文軍.小學語文多元化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18(07):130.
云南省怒江州瀘水市洛本卓白族鄉(xiāng)俄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