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鋒
摘要:在現代小學教學的大環(huán)境下,育人早已不是教師單方面的事情,還需要和家長共同完成對學生的培養(yǎng)。尤其是在習慣養(yǎng)成這一方面,班主任要引導家長在家庭中也讓學生嚴以律己。通過轉變家長傳統(tǒng)觀念,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育人觀;提高家長的交流技巧,促進有效的溝通;引進靈活的交流模式,構建良好的交流平臺這幾大關鍵方面,為學生將來的成長打下基礎。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引導家長;培養(yǎng)習慣
1 轉變家長傳統(tǒng)觀念,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育人觀
首先,班主任需要引導家長明確一個概念,教育不是只著眼于現在、當前的教育目標,而是一個長遠的事情。大多數家長的教育和培養(yǎng)孩子的目標只局限于考上一個好大學,而對于孩子的教育是終身教育。一個大學的好壞不是決定孩子們人生的重點,而是他們人生的一個新開始。所以教育孩子不僅僅是需要孩子們“學會”,更重要的是要“會學”。而且培養(yǎng)孩子們正確、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為了讓孩子取得一個良好學習成績的必要的條件,但卻必然是實現終身教育之中的重要基礎。
例如,在進行一次考試后,班主任需要引導家長,讓他們明確一次成績的提升或者退步并不是決定孩子生死的方式,要明白分數是一時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才是影響他們一輩子的事情。所以在看到成績之后,需要家長根據孩子們的實際情況去改善他們的學習習慣,在學習中是否三心二意。如果有不良的學習習慣那么一定要及時的改正,這樣才會讓孩子們在學習中形成一個習慣的學習模式,從而獲得更大的提高。引導家長減少對于自己孩子的溺愛,這樣的溺愛使得孩子從小習慣于成為所有人的中心,會缺乏合作和分享意識,所以班主任要引導家長走出這樣的溺愛,從而讓孩子潛移默化中形成集體意識。在者就是引導家長更新自己的教育方式,避免“嘮叨教育”,以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主要的目標,少嘮叨多鼓勵。
2 提高家長的交流技巧,促進有效的溝通
班主任在進行積極地引導時,需要更加注重溝通的技巧以及針對性,和一些教育知識較差的家長多進行交流,逐步滲透科學的教育目標,從而讓家長和班主任達成思想上的共識,得到家長的充分理解和信任。在教育過程中鼓勵家長積極的參與其中,發(fā)揮家長應該起到的作用。對于一些文化程度較高,有自己的教育方式的家長,可以幫助家長明確教育目標,在具體的教育方法上進行幫助和指導,相互溝通相互促進,從而達到真正的教育目的。只有從心里對家長尊重,才可以消除班主任和家長之間的隔閡,以及缺乏溝通時的誤區(qū),從而實現家校合一的合作模式。
例如,針對于平常學習磨磨蹭蹭的孩子,班主任可以提出適合孩子的方案,克服不良的學習模式,安排家長進行“陪讀”,幫助孩子及時的進入學習狀態(tài)。從“陪讀”逐漸過渡,最后變成監(jiān)督或者是放學生自主去學習。因為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達成的,這需要長此以往的培養(yǎng)。所以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需要樹立長期合作、互相配合的思想。所謂主要的指導和引導方的班主任,不僅要時刻關注孩子們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情況,還需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引導家長對于孩子習慣的培養(yǎng),向家長提出適合孩子的實際性的指導方案。
3 引進靈活的交流模式,構建良好的交流平臺
現階段教育的發(fā)展最明顯的特點就是開放、民主以及教育主體的多元化?,F在的家長作為一種非常珍貴的教育資源,班主任引導家長參與到學校的教學中來是可以更好的發(fā)揮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的。這樣不僅有利于班主任和家長的溝通,也會方便家長更好的了解自己孩子的具體學習情況,實際的了解學校的教育模式,從而幫助學習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學習意識。班主任可以不定期的組織學生家長進行旁聽課程,邀請家長在空余時間來參與校內課程或者活動,多方面的了解孩子的情況。
例如,在培養(yǎng)孩子的方面,大多家長都會存在疑惑,沒有一個正確的教育模式,所以學??梢蚤_展相關的教育講座或者專家座談會等等,讓家長可以通過這個講座或者座談會來解決自己在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式,實際的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完成更好的家校合作教育模式。班主任也可以不定時組織一些家長來進行小型的座談會,讓家長之間互相交流經驗,解決問題,積累一些教育的經驗,提高教育能力。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的最佳時間,所以班主任就需要利用自己所學過的知識,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經驗,幫助家長提高對于學生習慣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改進家長錯誤的教育模式,抓住孩子人生最關鍵的時期,幫助他們形成更好的學習習慣。
綜上所述,小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習慣養(yǎng)成的教育時,要堅持做到以上幾大方面,有效的對家長進行引導,讓學生在家庭中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繼而在促進教師自身教學管理水平提高的同時,也讓學生的小學學習生活充實且富有意義。
參考文獻:
[1] 鄧云燦.行為習慣對于小學學生的重要性及策略探究[J]教育周刊,2016(11).
[2] 黃海翔.農村小學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的問題及策略研究[J].小學教育,2015(11).
(作者單位: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qū)茗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