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波
摘 要:教學策略和方法的改革決定了高中政治課程的未來發(fā)展方向。然而創(chuàng)建有效的課堂氛圍,提高政治課的教學效率同時也是中學政治課的基本要求。作為教師,應該堅持以學生為教學的中心,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情況有合理的教學計劃,不斷提高學生興趣的同時,深入滲透高效的學習方法。
關鍵詞:高中政治;策略
引言:雖然在高中階段,很多學生自我意識的發(fā)展有了進一步的增強,但是對于部分學科知識的內容理解上還是比較困難,而且很多理論知識點學生難以理解。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合理布置課堂任務,做好充足的準備,積極引導學生不斷思考,學會主動探索,自主的解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針對當前的發(fā)展現(xiàn)狀給予適當?shù)姆治龊吞接憽?/p>
一、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教學作用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當學生學習和探索時,教師應該適當?shù)慕o學生指引思考方向,根據(jù)學生的具體學習內容和學習特點選擇合適的方法。例如,在學習“貨幣的本質”這一章節(jié)中,可以直接提出一個問題:“如果說紙幣沒有價值,為什么美國會被迫升值人民幣呢?”因為學生不了解貨幣、紙幣的特性以及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這個問題導致學生的知識理解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教授“貨幣的本質”之后,可以建議學生自己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加深學生的能力并幫助訓練他們分析問題和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盡管高中的政治教學很繁重,但是老師仍然要加大對學生學習興趣的發(fā)展力度,逐步培養(yǎng)其興趣。高中的政治與國家的政治、經濟和哲學有著密切地聯(lián)系。這些內容在課堂上講解起來非常無聊,而且由于知識點的抽象性,對于學生來講,特別不容易理解,尤其是哲學這一板塊,對于物質是靜止的,物質是變化的,唯物論和唯心論的不同含義對于學生來講要想真正了解并得以實際運用是非常困難的,而且在高中文理分科階段中,很多文科生的邏輯思辨能力本身對于理科生來講就會相對的弱一些,對于這種難于理解的知識點就需要老師的引導和解決,雖然這些知識點看起來比較晦澀難懂,但是在生活中卻非常常見。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生活中的具體事例進行解釋說明,比如,同樣是車輪旁邊的石頭,在唯心主義者看來,主觀意識上,前面就是有一個石頭,但是在唯物主義者看來,前面這顆石頭是相對于車輪而存在,在客觀意識上,前面就是有一個石頭,因此,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教師除了結合生活中的實例和經典的歷史故事,提出關鍵的問題和調查價值,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以便學生了解到更多的東西以外,還應該對學生說明這個哲理的具體含義,比如唯心論就是以意識為主導,意識是第一性,意識決定物質,對于很多信仰宗教的人來講,更能夠很好的體現(xiàn)唯心主義的觀點[1]。
二、使用動態(tài)教學課堂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創(chuàng)建有效的課堂,中學政治教學應采用動態(tài)課堂,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有計劃地、有目標地教學。在準備課程之前,教師應充分了解教學媒體,并在此基礎上擴展教學內容,不僅要擴展生活中的相關知識,還要求教師從實踐和學術的角度精心設計課程計劃,實現(xiàn)高效的動態(tài)課堂,一方面可以極大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融洽師生之間的關系。在上課前,教師應該充分必定教學計劃,精心設置課堂問題,在一些教學中很多知識點會使學生感到困惑,一時間無法理解。由于教學是一個不間斷的過程,因此課堂上可能會出現(xiàn)很多的問題,因此,教師在上課時必須充分考慮這些因素,并及時的解決學生出現(xiàn)的這些問題,如果課堂的時間不夠,可以在課間休息的時候做進一步的探討,并按照備課步驟繼續(xù)教學。課程設置上也要結合學生發(fā)展情況和知識理解程度合理安排,很多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很大的差異,基礎各有不同,教師就應該有合理的教學安排,及時調整,不斷優(yōu)化,使高中政治課堂變得更加靈活,從而達到一定的教學效率。例如,講授“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一些學生不理解這樣的觀點,老師應該舉出具體的實例進行進一步的說明,比如人在火車上的時候,看窗外的風景時,如果以窗戶為參照物,火車就是相對靜止的狀態(tài),如果以窗外的風景為參照物,那么風景就是運動的狀態(tài)。此時,教師應擴大學生對完全運動和相對靜止的認識,以幫助學生更多地理解這種觀點。
三、理論運用于實踐的結合
傳統(tǒng)的教學是以學生的成績作為評定的唯一標準,這導致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并沒有深入了解和學習的機會,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學生的學習成績低下,對于政治的學習熱情就會受到影響,因為考試結果的高低會使學生對高中政治學習感興趣產生極大的影響,只有成績提高,興趣提升,才有助于學生學習更多的課堂內容,在新的課程改革中,不僅強調各種評估方法的實際運用,而且強調我們不僅僅只是單一的注意學生的考試成績,而且更要重視對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對于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以及在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系統(tǒng)評估,除了在中學政治教學中,教師還應該意識到中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很少。由于社會環(huán)境的原因,學生無法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教科書中描述的社會現(xiàn)象和社會特征。因此,教師應安排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培訓活動,以幫助學生可以更好的了解教科書的內容[2]。
四、結束語
總之,高中政治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課程,作為教師,不應該僅僅依靠課本知識的學習,更應該將課本的理論與具體的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們在生活中可以有效的運用這些知識,而不僅僅是應付考試,此外,設計適合教學內容的計劃,并結合動態(tài)教室和各種評估方法來創(chuàng)建有效的政治教,以此穩(wěn)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鄒彩虹,吳克明.高中政治高效課堂構建路徑初探[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04):19-21.
[2]劉娟.如何構建高中政治高效課堂[J].江西教育,2017(2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