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妍
摘 要:時代在不斷前進,教學的方式也在慢慢的改變,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微課漸漸進入了課堂上。微課憑借自身的優(yōu)勢,受到了廣大教師的歡迎。微課的開發(fā)和利用為教師帶來了更好的機遇。歷史教師在教學歷史的時候會有面對學生不能理解想象歷史中事件發(fā)生的具體情況,這時候教師可以采用微課的形式更好的展示教材要求的信息內容,同時這樣的方式也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效率,提升歷史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對歷史這門學科產生興趣。
關鍵詞:微課;高中歷史;趣味性;教學方式
引言:在現(xiàn)代社會里,對學生的教育越來越重要。在眾多的可利用資源當中,網絡技術是一個非常值得去使用的現(xiàn)代化資源,對比從前的傳統(tǒng)資源,利用網絡技術的教學方式更加能讓現(xiàn)在的學生適應,高中的學生是需要大量的知識量的,所以利用網絡的資源能第一時間將信息收集起來,歷史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時候,需要了解到名勝古跡的具體模樣,這時候就需要借助到網絡的力量,所以微課就是一個實用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教師提高課堂的趣味性。
一、利用微課展示教學的內容
教師在上課之前會根據教學的要求將教學的內容制作成微課來進行教學,教師在制作微課的時候要先了解微課制作上的一些技巧,讓制作出來的微課發(fā)揮出出最好的效果。把教材的內容能夠原汁原味的利用微課更加生動的呈現(xiàn)出來,能夠讓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教材的內容一般來說過于傳統(tǒng)保守,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可能會產生無聊的情緒,所以教師在制作微課幫助學生學習的時候,可以加入一些插圖或者歷史事件里面的小趣事,例如,人教版必修三第15課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教師在講這部分的內容的時候可以一個小故事,“據說有一次,黃侃當面責難胡適:“你口口聲聲要推廣白話文,未必出于真心?”胡適不解其意,究其故。黃說:“如果你身體力行的話,名字就不該叫胡適,應稱“往哪里去”才對?!睘榇耍m十分尷尬。這個小故事看似與教學的內容沒有任何關系,實際上活躍了課堂氛圍,緩和了課堂上緊張的教學氛圍。教師在將這個故事的時候可以將微課的內容作為輔助,放上一些適當?shù)娜の缎缘膱D片。這個故事講完之后也可以把話題帶到新文化運動當時的情況上,可見當時的新文化的運動并不被看好。教師可以借助這個小故事開始課堂的主要內容的教學。將教學的內容利用微課的方式來展示出來,除了能夠將教材的內容還原之外,還能夠增加趣味性,讓學生在課堂上更有效率的學習[1]。
二、利用微課抓住“關鍵詞”,強化教學
一節(jié)課的時間往往對于教師來說是不夠的,所以要在一定的時間里面將知識內容交給學生。這時候教師需要抓住一個重點,進行重點教學讓學生能夠知道重要知識是哪一部分。在教師制作微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圖像、聲音、動畫、特效等現(xiàn)代手段將關鍵部分表現(xiàn)出來,利用微課,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加深對知識的印象,方便學生在課后記憶的時候更加方便。這些課堂上的“關鍵詞”就是能夠作為學生的記憶紐帶,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師教學人教版必修一第10課鴉片戰(zhàn)爭的這部分的時候書上列舉的不平等條約之《天津條約》中的內容可以轉變成一個順口溜“三外一賠一開”。這個順口溜中的“三外”就是外國人可以到內地傳教、經商、游歷;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外國軍艦和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不受大清律法的管制。剩下的解釋也可以和條約的內容聯(lián)系起來,所以這個方式就可以巧妙地幫助學生記憶,同時也增加了一定的趣味性。
三、利用微課對比記憶
高中歷史里要學習的內容相對比較繁冗,學生在記憶的時候會比較困難,知識上有很多的相似的事件名稱干擾到學生的記憶,所以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嘗試用微課的方式來幫助學生記憶的同時增加趣味性。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必修一的時候,戰(zhàn)爭有很多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甲午戰(zhàn)爭、鴉片戰(zhàn)爭,所以相對的這部分的條約就有很多,《辛丑條約》《馬關條約》《南京條約》這幾個條約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因為條約內容相對比較多,所以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很容易混淆,這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微課來進行條約對比,從中學習中國的社會是如何淪落到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通過這樣的比較學習學生能對知識有更加深刻的影響[2]。
四、結束語
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嘗試新的教學技術,同時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中心地位,注意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讓學生能在課堂上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才能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可持續(xù)的發(fā)展。興趣可以說是學生在學習的時候的主要動力,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法的時候要好好考慮學生在這時候的狀態(tài)。把微課代入學習之中也是降低了教師的備課難度,提高了授課的效率,讓教師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升教學質量的事情上?,F(xiàn)在的科技日新月異,所以教師要學習新的教學方式,融入到學生的環(huán)境里面,設計的教學方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
參考文獻
[1]黃愛娟.巧用微課提高高中歷史教學趣味性探究[J].成才之路,2019(24).
[2]杜夏英.信息技術下高中歷史如何利用微課展開教學活動[J].新課程,2017(3):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