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瓊歡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改革,大眾的目光開始重點關注農村教學教育。農村與城市不同,農村學生的家長平時由于工作繁忙,很少關心小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情況,思想過于封建和老舊。一直保持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認為學習方面由教師負責,家長只需要負責學生的日常情況,然后對其學習方面的事情過于忽視。為了緩解這種情況,應積極開展小學家校溝通教學策略,讓學生家長充分認識到家庭的重要性,本文就農村小學家校溝通研究策略作出簡要分析。
關鍵詞:農村小學;家校溝通;策略
引言
就目前農村小學的教育現(xiàn)狀而言,部分家長對小學家校溝通模式認知和了解不足,導致無法推廣這種教育方法,并且在推廣的過程中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為此,開展家校溝通教學模式,應首先轉變家長對這種教育理念的認知和思想,然后根據(jù)家校平等合作的關系來完善家校溝通的教學方案,以此營造家庭與學校合作的友好氛圍,有利于推動和發(fā)展農村小學學校教育的目標,幫助實現(xiàn)提升教育資質的目的。
一、課堂中以學生為中心,轉變固有的教學觀念
在農村小學與家庭合作溝通的教學方法中,為了確保這種教學方法成功,首先應該轉變小學教師及家長的教育觀念和理念。由于以往的教學觀念和理念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無論是家長或是教師,都沒有將學生的內心世界和需求當做首先考慮的方面。在課堂中形成以教師為主導地位,而學生為次地位的課堂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方法無法適應當代的學生,教學方式的落后是阻礙學生提升學習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家長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漠不關心,認為學習的任務是學校和教師的任務,自己沒有抽出任何時間幫助學生完成作業(yè),并輔導預習功課,這種教育方法很難提升學生的成績和能力[1]。
為了加強和改善以往的教學方法,學校應努力推廣家庭與學校合作的溝通方式進行教學,首先轉變教師課堂的教學方式,應該使用輕松愉快的教學方式來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將學生和教師的課堂地位加以調換,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其在心中感受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以此提升學習的信心和興趣。而在家庭中,家長也應改變原有的教育理念,時刻注意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輔助學校和教師進行學習工作,使學生在家庭里也能感受到班級的氛圍,以此提升學習能力,同時培養(yǎng)獨立自主的能力。
二、構建家長和學校平等合作伙伴關系
在開展家校溝通的教學模式中,應注重家庭和學校之間的關系。開展這種教學模式,家庭與學校應注重平等互助的合作關系。只有這種平等的關系,才能讓家長和教師在家校溝通的環(huán)節(jié)中能夠達成共同的目標,才能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更好的完善家校溝通的教學方式,最大限度的擴大家校溝通的優(yōu)勢。以往的教學模式中,學習的主要任務是學校和教師共同完成,家庭和家長很少參與進來。為了促進家校溝通的合作模式,應改善這種模式,讓家庭也參與進教學的過程中。使其形成和教師一起培育學生學習能力的習慣。雖然很多家庭開始逐漸改變原有的教學方法,努力參與進教育的工作中,但是所占的比重較少,主要工作以輔助學校和教師的任務為主。在教育工作中,教師是主導者,而家長屬于執(zhí)行者,這種方法無法讓學生得到快速的發(fā)展[2]。
在實際教學中,家長應該和學校以及教師擁有平等的地位。雖然教師具有引導和指導學生學習的能力,但是在實行教學計劃的過程中,家長的作用不可忽視。所以在實行家校溝通的合作模式中,學生家長和教師應保持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從而形成緊密的互動。然后根據(jù)實際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習習慣進行觀察,教師應及時反映給家長學生在課堂的學習狀況,而家長也應及時向教師反映學生在家中學習的情況。只有兩者進行緊密的溝通與交流,才能達成平等的合作模式,才有助于促進家校溝通模式的共贏。
三、創(chuàng)造和諧的家校溝通的氛圍
為了促進家校溝通模式的發(fā)展,教師在推動家校溝通的合作模式中,應該與家長站在同一戰(zhàn)線,尊重家長的做法與思想。為這種教學模式提供積極向上的和諧氛圍,在日常中與其進行密切的交流,并且保持良好且穩(wěn)定的溝通態(tài)度。從而讓家長在工作中能夠發(fā)揮自己的主觀意識,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家校溝通的合作中來。為了落實家校溝通的教學方法,應該為家長營造良好的溝通氛圍。使其通過這種教育模式對學生的內心進行深切的探索,并且隨時與教師進行交流,使其成為教師開展教學模式的重要合作伙伴。教師也應重視與家長的關系的構建,通過這種關系,讓二者站在同一戰(zhàn)線上,共同營造一個和諧穩(wěn)定的家校合作的氛圍,激發(fā)家長對開展家校溝通工作的熱情[3]。
結束語
在我國當前教育模式的情況下,需要重點關注教學工作,只有讓家校溝通成為教學的重要途徑,才能有利于讓學生受到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培養(yǎng)。學校與家庭的合作溝通,有利于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和自理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習能力和日常動手能力。由于農村學生家長工作過于繁忙,教師應根據(jù)實際教學情況,積極主動地聯(lián)系學生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與協(xié)作,以此促進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并且加深家庭與學校的聯(lián)系,全面促進其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薛恨,彭燕凌.農村小學家校合作的問題及策略研究[J].現(xiàn)代經(jīng)濟信息,2017,20:365-366.
[2]孟現(xiàn)玲.借助家校合作的模式推進農村小學傳統(tǒng)文化教育[J].中國農村教育,2019,11:6.
[3]李崇愛,孟付新.農村小學家校協(xié)同的困境與化解路徑[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805:108-111.
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qū)中新鎮(zhèn)中心小學 5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