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琴
【摘? ? 要】在新時代的大環(huán)境之下,教育相關部門開始提倡教師應極力解決其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有計劃地提高教學質量。在這篇文章中筆者將簡要闡述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教學方法過于傳統(tǒng)和不重視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等問題,并簡要介紹對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小學數學? 存在問題? 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6.148
雖然在就讀小學之前,很多學生都或多或少地接觸過數數和書寫數字等數學內容,但小學階段是大多數學生第一次正式接觸數學教育。因此,每一位教師都應該重視這一時期的教學,并想方設法地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問題,今天筆者將簡要闡述一些較為普遍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一、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法過于傳統(tǒng)
教學是一個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的過程,包括教師教學方法、學生學習態(tài)度以及課堂氣氛等因素。在影響教學過程的諸多因素中,筆者認為教學方法才是主要影響因素,因為學生學習態(tài)度和課堂氣氛都會受教師教學方法的影響,所以每位教師都應該合理地使用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雖然小學數學是一門較簡單的學科,但很多教師都會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據觀察,很多小學數學教師都會采用“填鴨式”的方式進行教學,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會完全依據課本內容給學生灌輸知識。采用這樣傳統(tǒng)的模式進行教學,很多學生都會被間接地置于學習之外,“填鴨式”的方式只會使得教師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角”,而學生只是一個“配角”或是“聽眾”。傳統(tǒng)的教學法不僅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自主性,還會使課堂處于沉悶的氣氛之中。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大多數小學生都具有好動的特點,因此大多數小學生都能安靜地端坐在教室聆聽教師照本宣科式的教學。長久下去,很多學生會漸漸脫離學習的軌道,從而產生厭學的傾向。傳統(tǒng)教學法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也不能保證教學質量。
(二)不重視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以數學計算為基礎的學科,并且很多數學理論知識都是通過數學計算驗證而來的。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們都知道,在教學數學的過程中經常會涉及數學計算。因此,教師應該注重數學計算內容的教學,并重視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并不重視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這主要體現在很多教師并沒有認識到數學計算的重要性,還體現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忽視計算內容的教學。對于數學教師而言,數學計算是較為簡單的內容,所以不少教師從不重視數學計算的教學,有些教師甚至直接省略相關數學計算的教學,因為這部分教師高估了學生的計算能力,他們錯誤地認為學生們能輕松地應對相關數學計算。但據觀察,很多小學生都存在計算能力低下的問題,這不僅體現在這部分學生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數學計算,還體現在其耗費大量時間只能取得錯誤的計算結果,這就是教師不重視學生計算能力培養(yǎng)的后果。
二、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教師應更新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就好似教學過程的“導航燈”,能指引教學過程前進的方向。在新時代的教育環(huán)境之下,大多數學生都具有超前思維,因此,教師也應該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使教學緊跟時代進步的步伐。只有創(chuàng)新的教學法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樂于傾注其時間和精力于學習之中。小學數學教學方法何其多,教師可以根據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用。例如,教師可以采用提問教學法。提問教學法是否具有創(chuàng)新性取決于其所提的問題是否創(chuàng)新,如若教師一味地給學生提問較為老套且古板的問題,則無法保證提問教學法的創(chuàng)新性;而如果教師向學生們提出較為新穎的問題,則能保證提問教學法的創(chuàng)新性。這就要求教師應在上課之前根據所教的內容和學生的接受能力精心設計所要提問的問題,并保證所提的問題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銜接性。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問題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引導學生積極地思考和探索問題,從而使得學生們發(fā)現學習數學的樂趣所在。當然所提的問題也應該和所教的內容有一定的聯系,這樣才能有效地銜接新課內容。在數學教學中采用提問教學法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專注力,因為學生為了更好地回答教師所提的問題,就會集中精力地認真學習,長久下去,很多學生都會養(yǎng)成集中精力學習的好習慣。
(二)重視學生計算能力地培養(yǎng)
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不僅應該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還應該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因為小學數學主要側重于計算類內容的教學,只有重視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才能使教學處于有效的狀態(tài),所以每位教師都應該重視學生計算能力地培養(yǎng)。教師重視學生計算能力地培養(yǎng),不僅要體現在思想意識上,還應該落實在教學實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融入數學計算內容的教學,并引導學生一同重視這部分內容的學習。
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教師還應該給學生講解數學計算的方法和技巧,讓學生明曉數學計算是有方法可循的。有部分學生計算能力低下的原因就是沒能掌握計算的方法,從而影響其計算的效率。只要學生掌握了相關計算方法,他們就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計算出正確的答案。當然,學生的計算能力并不是在短期內就能提高的,而是需要學生夜以繼日地練習。因此,教師在給學生講解計算方法之后,還應該引導學生練習相關計算題。由于小學生缺乏學習的自覺性,需要在教師的監(jiān)督下才能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所以教師可以每天給學生布置適量的計算任務,這樣學生就能養(yǎng)成每天完成計算題的好習慣,還能在完成計算題的過程中得到相應能力的提高。當然,教師也不能隨意地給學生布置計算任務,而應該仔細斟酌計算題的難易程度。教師切勿給學生布置較為簡單的計算題,這樣學生們會認為學習缺乏一定的挑戰(zhàn)性,當然教師也不宜給學生布置較為繁難的計算題,這樣只會打擊學生學習的信心。
總而言之,由于教學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會出現一定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應發(fā)現并正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同時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有針對性地解決所存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趙宏麗,邵麗艷.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J].亞太教育,2016,000(001):22.
[2]周亞玲.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實踐與研究(B),1999,000(00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