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江
【摘 ? ?要】在義務教育基礎階段的小學教學過程中,語文學科是小學生需要學習的基礎性學科和必修學科。語文學科的學習將會貫穿學生整個義務教育學習階段,學生在小學階段養(yǎng)成的語文學習習慣,培養(yǎng)出的小學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將會對學生今后更高層次的語文學科的學習乃至其他語言類學科的學習產(chǎn)生持久而深遠的影響,而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之一。
【關鍵詞】拓展閱讀 ?小學語文 ?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3.096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xù)推進和新課改教學理念的深入人心,各種嶄新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出現(xiàn)在大眾視野,“學科核心素養(yǎng)”成為了教育熱詞,被教育工作者多次提及,其對學生學習發(fā)展的重要性無須贅述。小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括語文知識、語言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和語文學習習慣等多方面的內(nèi)容,從低級到高級大致可以分為必要的語文知識、良好的學習習慣、熟練的語言技能、深厚的文化素養(yǎng)和高雅的言談舉止這幾個方面。
一、在閱讀中積累必要的語文知識
小學階段的學生的學習任務相對來說并沒有那么緊張,比起學習壓力較大的、學習難度遞增的初中、高中來說,小學生的課外自主學習時間也是比較多的。教師能夠在課上拿出時間來指導學生統(tǒng)一進行課外閱讀固然重要,但是課下學生可以開展拓展閱讀的時間也不應錯過。語文是一門相對來說應用性極強的學科,學生需要學習的語文基礎知識是海量多元的,僅僅憑借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時間,學生學習到的語文知識永遠都是教師教授給學生的,是被規(guī)劃好了的,是有限的。僅僅依靠教師上課介紹給學生有限的語文知識,學生并不能很好地培養(yǎng)出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學生需要進行一定量的課外拓展閱讀來開拓自己的視野,獲得更多的語文知識,提升自己的語文學習能力。
為了更好地促進小學生通過拓展閱讀來積累語文知識,培養(yǎng)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小學語文教師有必要提升學生進行課外拓展閱讀的效率,為小學生制定行之有效的拓展閱讀模式。教師應該實現(xiàn)平時零散閱讀和假期集中閱讀的有效整合,將課堂文本和課外閱讀緊密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成為激發(fā)其主動閱讀的切入點。
二、在閱讀中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開展閱讀的過程中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是主動思考的學習習慣。閱讀的過程實際上是整理思路,重新構建知識體系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讀者反復思考,前后聯(lián)想進行分析,因此,不少沉溺于游戲和網(wǎng)絡視頻的人放棄了閱讀,同時也放棄了思考。小學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開展課外拓展閱讀的過程中,要教會學生主動思考,去分析書中呈現(xiàn)的人物形象和感受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其次,除了主動思考的學習習慣,還有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教師要指導學生客觀認識書中的形象和形成自己的獨特見解,學生通過閱讀,根據(jù)自己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可以學會客觀認識書中的形象,并形成自己的獨特見解。學生在閱讀時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要人云亦云,要有最基本的判斷能力。主動思考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只是學生需要在閱讀過程中培養(yǎng)和加強的學習習慣的一部分,有效的拓展閱讀還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堅持閱讀、有意識記憶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除此之外,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想和想象的能力,前文說過,學生閱讀的過程,實際上是思考的過程,是重新構建知識體系乃至世界觀的過程。這就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聯(lián)想和想象的能力,這種能力是需要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培養(yǎng)的。
三、在閱讀中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
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和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技能。教師引導學生通過閱讀領略文章中蘊含的豐富情感,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領略語言文字之美。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幫助學生學會用語言表現(xiàn)美好事物和創(chuàng)造美好事物,切實提升學生的審美趣味。比如說,通過開展有針對性的課外拓展閱讀內(nèi)容,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豐富學生的寫作手法,讓學生能夠通過更生動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見解和觀點。提升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的審美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應該從日常的教學生活中抓起。通過閱讀來促使學生感受文學之美和提升審美能力的過程也不應操之過急,教師應采取循序漸進的教學手法,分階段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
四、在閱讀中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小學生正處在三觀形成的關鍵階段,對于文化的感知更多的體現(xiàn)在對待文化的理解和態(tài)度上,體現(xiàn)在小學生的具體行為方式中。教師要在閱讀的基礎上引領小學生領略不同文化的特性以及不同文化的魅力,教會小學生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其他國家的文化。并且要在課外拓展閱讀的基礎上,指導小學生領略中國先進文化的魅力,從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文化自信的意識。
小學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開展拓展閱讀時,需要鼓勵學生閱讀多種多樣的課外書籍。這里的多種多樣,不僅指的是閱讀書目種類和形式的多種多樣,比如說鼓勵學生閱讀各種散文、各種小說等等,鼓勵學生閱讀報紙、期刊雜志、長篇名著等等;還指的是鼓勵學生閱讀各個國家作家的書籍,接觸世界上多種多樣的文化,了解更多在其他國家的文化領域下,作者的思想表達方式和作者的文本撰寫手法。在閱讀多種多樣的書籍的過程中,學生領略和理解了多種多樣的文化,從而提升文化素養(yǎng)。
五、在閱讀中引導學生規(guī)范言談舉止
滿載人類文明內(nèi)涵的書籍中豐富的精神內(nèi)核可以在無形之中影響學生的言行。這也要求教師在選擇學生的課外閱讀讀物時,盡可能的規(guī)范學生的閱讀書目,指導學生閱讀積極向上的健康書籍,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的辨析能力還不夠強,可能無法以成熟的標準分辨書籍質(zhì)量的優(yōu)劣。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識水平有限,可能無法理解書中的人物形象,教師可以在開展拓展閱讀的教學過程中給學生進行解讀和分析,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書中正面人物的言行舉止,規(guī)范自己的言談舉止。
實際上,小學語文教師提升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方式有很多,本文重點關注的是如何利用拓展閱讀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在開展拓展閱讀的過程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希望能對其他教師有所助益。
參考文獻
[1]王娟.淺談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2019(50):91.
[2]郭海林.探究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2019(4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