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碧
【摘? ? 要】語文學科素養(yǎng)不是短期內可以養(yǎng)成的,語文學習興趣的建立也非一日之功。那么,新課改下,面對著新的教育教學形勢,作為教師而言,將以怎樣的方法有效助力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促進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建立將是本文中主要探究的問題。
【關鍵詞】新課改? 小學生? 小學語文?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1.187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基于興趣基礎上的學習也是相對高效的。語文是眾多學科門類中的基礎性學科,學好語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建立在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更為高效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將會對教學效果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小學階段是學生正式開始接觸語文學科學習的起步期,在這個階段內如果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語文學科素養(yǎng)的形成和學習成績的有效提升都是很重要的。
新課改實施之后,教育教學現狀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教師想要開展好教學工作,需要花費更多的心血和精力研究新方法、新教態(tài)。因為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位置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由教學主導方變?yōu)橐龑Х健⑤o助方,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方變身為課堂活動的主體,雙方身份和位置的變化也就意味著教師要想開展新階段的語文教學工作需要比以往任何階段都要努力,要不斷破舊立新才能在新的局勢下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小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是含苞待放的花朵。作為辛勤的“園丁”,教師要精心灌溉才能促使花朵盛開,才能不斷為現代化建設輸送人才,完成教書育人的使命,實現立德樹人的宏偉目標。那么,面對著新的教育教學形勢,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當從哪些方面著手開展工作,才能更好地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擎起一片晴朗的天空,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呢?
一、創(chuàng)設歡樂課堂,爭做學生成長路上的良師益友
課堂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陣地,是學生收獲知識的主要渠道之一,教師授課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知識吸收情況的好壞。在傳統的應試教育背景下,教師已經習慣了填鴨式的單向教學方式,在教學中占據主導權,控制著整個課程教學的進度,而學生則需要對教師的指令絕對服從。這種教育模式是應試教育的產物,在應試教育中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難以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因此,為了更好地開展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促使學生能夠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教師需要對自身以往的傳統教學方式進行反思和總結,做好革故鼎新工作,為學生的語文學習創(chuàng)設歡快而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在比較放松的心態(tài)下學習語文知識,增長見識。為此,教師要努力拉近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要在課余時間多與學生談心,了解學生心中所想,做學生生活中的朋友。當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多與學生家長和其他任課教師聯系,以了解學生的綜合情況,從而真正做到在考慮到大多數學生的基礎上制定合適的教案,為學生量體裁衣,制定學習成長計劃,真正成為學生學習路上的引路人。這也就意味著與學生建立亦師亦友的關系對于師生雙方而言都是有實際意義的:于教師而言,有助于他們更順暢地開展教學工作;于學生而言,有助于學生健康人格的構建和語文學科學習興趣的養(yǎng)成。
二、多媒體助力課堂教學,多渠道豐富語文課堂教學形式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也為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新的可能。近幾年,多媒體設備進入到學校中,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便利。有了多媒體這個平臺,教師可以通過網絡給學生呈現更多的知識點,可以為學生提供海量的優(yōu)質學習資源,讓學生真正可以在課堂上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比如在學習一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從網上搜集到很多關于文章作者的相關逸聞趣事、成長故事以及與課文相關的知識點等,讓學生能夠饒有興致地投入學習中,更好地掌握知識。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教學,比如說,可以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法,教師針對課程內容出一些難度適宜的題目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思考后作答,這種方式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團結協助意識,又可以使學生能夠在思維碰撞中找到更多回答問題的角度,從而不斷地拓寬學生思考問題的廣度,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考問題的能力。教師也可以通過課堂游戲法、談話法、翻轉課堂、角色扮演等方式開展小學語文教學,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三、借助閱讀、競賽等多元化方式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
閱讀能力強的人往往在語文學科的學習中占據優(yōu)勢。語文學習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養(yǎng)成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使得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如果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那么,他們往往就會自發(fā)地拓寬閱讀面,從而不斷研讀更多的書籍。因此,在班級內設置圖書流動站,讓學生把自己手中的好書拿到班級內定時分享就是一個好的方法。教師針對學生的閱讀書目設定主題讓學生自選角度在閱讀課上進行經驗交流,針對學生的課堂表現,教師要多給予表揚,將“你的分析很有亮點”“你說得很好”等話常掛嘴邊,對學生的學習成果予以充分認可,這種方式可以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這對于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也是很有幫助的舉措。
競賽對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發(fā)和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也是很有效果的。在彼此的競爭和博弈中,學生可以找尋差距,可以發(fā)現對方的優(yōu)勢以及自身的不足,從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能力。因此,在校內開設一些朗誦比賽、作文比賽等活動,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不斷地在語文學習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進步,助力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收獲更多。當然,鑒于小學生所處年齡段的實際情況,教師在設置競賽題目時一定要嚴格遵循客觀規(guī)律,要在教學大綱允許的范圍內設置比賽題目、控制難易度,以培養(yǎng)學生興趣為中心設置題目。
想要學好語文需要長期的堅持和努力,因此,在教師育人的道路上,為了更好地為學生的語文學習保駕護航,為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撐起一片廣闊的天空,有效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教師需要走的路還很長,但是只要我們不斷研究,不斷自我提升,我們最終一定會為語文教學提供更多的有效經驗。
參考文獻
[1]王平.巧用多媒體技術,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J].語文世界(小學生之窗),2015(1):52.
[2]黃菁華.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J].廣西教育,2011(7):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