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媛
【摘 ? ?要】舞蹈教學是中職許多專業(yè)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也是學生用以提升個人就業(yè)發(fā)展競爭力,改善學習狀況的有力支持之一。舞蹈是一種形式豐富、題材多變、內涵深遠的綜合藝術形式,因此,教師要基于舞蹈意境賞析教學,在強化舞蹈動作指導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細膩豐富的情感。
【關鍵詞】意境賞析 ?中職舞蹈 ?實踐探索 ?案例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9.021
在中職學校中,舞蹈教學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是多個專業(yè)的學生實現(xiàn)個人發(fā)展重要的基石。但從實際的舞蹈教學情況來看,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現(xiàn)階段中職舞蹈教學存在功利化、單一化的明顯特征,教師機械式的教學舞蹈動作,學生模仿式的學習最為常見。很多教師忽略甚至拋棄了舞蹈本身所蘊含的豐富情感、深遠意境,導致學生的舞蹈學習僅僅只是流于動作表面,缺乏更深層次的內涵意蘊。為了改變這一情況,本文從以下幾點出發(fā)進行探究。
一、基于意境賞析的中職舞蹈教學重要性
(一)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舞蹈學習興趣
學習舞蹈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在很多時候,唯一能夠推動學生不斷堅持下去的動力就是對舞蹈的強烈興趣和熱愛。而基于意境賞析的中職舞蹈教學策略則從另一個更加客觀的角度挖掘和放大了學生對于舞蹈學習的興趣,給了更多學生學習舞蹈的動力。我們必須要承認的一點是,缺乏意境賞析的舞蹈教學往往是機械化、單一化和枯燥的教學,如果教師和學生都只專注于對舞蹈動作的修飾和調整,而不去細細感知完成舞蹈背后所傳遞出來的編舞者情感與態(tài)度,不去感知舞蹈對于真善美的歌頌和對假惡丑的反抗,不去感知舞蹈對自然、對美好人性、對堅強品格的贊揚,學生又怎么能夠在舞蹈學習中汲取信心與興趣呢?因此,教師強調舞蹈意境而進行教學,強調挖掘舞者情感而教學,對于學生重新構建學習好奇心和興趣,提升舞蹈學習積極性來說無疑具有基礎而重要的價值。
(二)充分展現(xiàn)舞蹈藝術價值,增強學生藝術感知力
基于意境賞析的舞蹈教學與基于動作指導的舞蹈教學絕不僅僅只存在教學內容上的簡單差異,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分析,舞蹈都是一種內涵豐富、意境悠遠、情感深厚的藝術形式,是人類發(fā)展史中重要的瑰寶。很大程度上,舞蹈的動作是為舞蹈的意境和情感釋放而服務的,是舞者情感世界的外露形式與媒介。而很多教師忽略挖掘舞蹈意境和情感而進行教學的行為,無疑就是在割裂舞蹈意境情感與舞蹈外在動作之間的聯(lián)系,導致了舞蹈最富有價值和魅力的一面沒有被展現(xiàn)出來。而如果學生長期處于缺乏意境感染的舞蹈教學環(huán)境中,只習得舞蹈外在的固定化的動作,那么對于學生個人來說也不利于提高舞蹈的綜合感知力和對藝術的鑒賞力。因此,中職舞蹈教學回歸意境教學,形成以意境為基礎和指導的教學策略,對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藝術素養(yǎng)與舞蹈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學生不斷展現(xiàn)和傳承舞蹈藝術價值與內涵的根本途徑。
二、基于意境賞析的中職舞蹈教學方法
(一)豐富舞蹈教學素材,強化案例教學
基于意境賞析的中職舞蹈教學,其核心就落在“賞析”二字上。很多時候,中職學生舞蹈表演經驗的缺乏,生活經歷的缺乏都會導致學生個人意境打造能力的不足。因此,在舞蹈教學初級階段,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將豐富生動的舞蹈案例結合到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樹立一個標準、優(yōu)秀的舞蹈范本來幫助學生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舞蹈之美,什么才是具有意境和情感的舞蹈表演,以此來克服學生主客觀條件不足造成的舞蹈內涵不足等問題。一方面,教師要做好舞蹈示范教學,帶領學生近距離感受舞蹈意境和內涵的體現(xiàn)方式。另一方面,教師要給學生播放國內外優(yōu)秀的舞蹈表演視頻等,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豐富學生的舞蹈認知。只有將這兩個要點密切的結合在一起,不斷豐富教學素材,強化案例教學,學生舞蹈學習感知力才能夠不斷提高。
(二)鼓勵學生自主感知和設計舞蹈動作,培養(yǎng)學生個性化審美
意境欣賞絕大多數(shù)時候并不是教師強硬施加給學生的學習任務,而是學生主動去感知和體會的重要過程。再加上,不同的學生從同一個舞蹈背景中看到的往往是不同的意境,不同的情感表達,如果教師統(tǒng)一化講解灌輸,反而不利于學生舞蹈素養(yǎng)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自主感知舞蹈,自主探索舞蹈世界,再將自己的所得所悟集合到具體的舞蹈動作上,以此來展現(xiàn)學生個性化的意境理解、審美情趣與情感表達能力。
在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要根據(jù)學生舞蹈學習階段的不同,合理給學生安排自主設計舞蹈動作的任務。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愛好或者日常積累來自由創(chuàng)作發(fā)揮,也可以給學生先提供一些素材來合理啟發(fā)學生,讓學生在自主感悟和理解舞蹈素材中的情感之后再進行創(chuàng)作編舞。教師引導學生在自主感知之后,將對意境的理解與認知結合到個性化編舞動作中,對于提高學生的舞蹈感知力和個性化審美能力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三)形成生活化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感悟生活,提高舞蹈感知力
生活是滋養(yǎng)和催生一切藝術形式的土壤,生活是反映和展現(xiàn)豐富藝術情感的重要來源。楊麗萍從觀察孔雀的生活姿態(tài)中編出了一套靈動優(yōu)美的孔雀舞,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生活、自然與舞蹈藝術相結合的深遠意境,而中職舞蹈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形成生活化教學的策略,引導學生融入生活、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對于學生從生活中汲取豐富的舞蹈創(chuàng)作靈感,提升舞蹈感知力,豐富舞蹈意境意蘊來說同樣是必不可少的。
舉個例子,有些舞蹈,譬如采茶舞等往往來源于人們的日常勞作,那么教師在進行這類舞蹈教學的時候,就可以回歸本真,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示采茶相關勞作的場景圖片、視頻等,帶領學生了解特定勞動場景中的自然環(huán)境、人們的動作姿態(tài)、生態(tài)表情等,思考舞蹈形式的產生和發(fā)展的淵源,體會不同氛圍下舞蹈所形成的個性化特點。隨著學生對日常生活和廣闊自然的了解不斷深入,學生也更容易釋放舞蹈情感,提高舞蹈表演的感染力和生動性。
總而言之,舞蹈是一種基本且重要的藝術形式,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不能只看到它外在的動態(tài)面,更要深入了解和挖掘舞蹈的內核,通過開展豐富的舞蹈欣賞活動、強化案例教學、鼓勵學生自主感知和設計舞蹈動作、認真感悟生活之美等帶領學生感受舞蹈意境,挖掘舞蹈情感,了解舞蹈背景等,實現(xiàn)由表及里、由內而外對舞蹈的全面綜合把握。這對于學生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對于舞蹈藝術的完整傳承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朱婷.舞蹈美感培養(yǎng)訓練路徑論析[J].戲劇之家(10).
[2]孫佳慧.淺析舞蹈藝術的意蘊和意境[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000(026):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