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生正處于一個思想高度活躍,對任何新鮮事物都會產生興趣的時間段。在這個階段,任何新奇的、不常見的東西都能輕松吸引他們的興趣,教師可以借助這一點,在講解的過程中插入一定的課外知識,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且因為體育教學的獨特性,學生在產生足夠的自信心時,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減少損傷。教師的教學方式也可以有一定的改變,學生喜歡新鮮的東西,教學方式也不例外。
關鍵詞:小學體育;體育興趣;課外知識;激發(fā)自信;教學方式;
人們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是具有一定的道理的,生活上如此,學習上也是如此。學生在學習自己不喜歡的課程時,學習效率低下,好不容易將知識點記在了腦中,一下課,就忘得一干二凈。這種情況下,教師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因為體育課相較于其他課程來說,算是比較喜歡的。但這種喜歡并不是針對課程,而是針對自由活動的時間,教師可以借助這一點,以自由活動為獎勵,讓學生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體育的魅力。
一、引入課外知識,提高興趣
枯燥的課程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但有趣的課外知識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兩者相結合,以枯燥的課程為主體,適當?shù)牟迦胍恍┱n外知識。學生被課外知識吸引,但想要聽到課外知識,他就需要全神貫注的聽課,權衡利弊之下,學生只能選擇后者,認真學習,以得到課外知識。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變得越來越輕松,也會逐漸的喜歡上課外知識。
例如,我在講解“并腳跳短繩與體能練習”這一課程的時候,就會在最開始的時候,對每個學生進行一個測試,并讓他們自己記住自己一分鐘能夠跳多少次。這個時候我就可以告訴學生一個課外知識,“世界跳繩記錄的保持者是英國的一個小女孩,一分鐘可以跳332次”,學生在沒有接觸過專業(yè)訓練的情況下,一分鐘能夠跳一百次已經是極限了,在這種情況下,突然告訴他們有人一分鐘可以跳300多次,能夠在極大程度上引起他們的興趣。而我可以趁機告訴學生,人家跳得快是因為有專門的訓練方法,你們也想要像人家一樣的話,就必須聽我講課,我的課程中有專業(yè)的訓練方法。學生被創(chuàng)造世界紀錄的同齡人激發(fā)興趣,在學習的時候自然會更加認真。
二、幫助學生培養(yǎng)自信心
學生在面對一些自己沒有接觸過的運動時,很容易出現(xiàn)怯場的情況,在這種狀態(tài)下,學生的神經高度緊繃,平時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在緊張的狀態(tài)下,也可能出現(xiàn)意外。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幫助學生培養(yǎng)自信心,教師可以將原本的較為困難的任務稍微的簡化一些,讓學生在親身體會中,清楚的明白這件事并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困難,讓學生在不斷的學習中,增強自信心。
例如,我在講解“立定跳遠練習與游戲”這一課程的時候,因為學生的年齡不同,身體的成長情況也大不相同,而立定跳遠在沒有專業(yè)訓練之前,基本上是靠著身體素質推進的。這種情況下,我就可以在講解開始之前,對學生進行一個測試,并且告訴學生,“這些還遠遠不是他們的極限,想要跳的更遠的話,可以跟著我進行訓練”,學生能聽懂我的話,但因為有些學生比較瘦小,自信心可能不會那么充足,在面對比自己強壯的學生時,可能會有些膽怯,導致發(fā)揮不好。這種情況下,我就可以幫助弱一點的學生進行專門講解,幫助其突破極限,而對于那些強壯一些的學生,則是在幫助弱小的學生建立自信心之后,在讓其知道自己的極限,讓其養(yǎng)成謙虛的性格。
三、改善教學方式
一種教學方式,無論他多么有趣,多么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這也只限于學生在心底還認為他是一種新鮮的東西,當這個東西被經常性的使用,那學生也就不會在意這個東西到底是什么了。這種情況下,教師需要做的就是盡可能的改變自己的習慣,針對不同的學生做出不同的教學方式。學生對新鮮的事物充滿興趣的同時,還不會因為長時間的使用一種教學方式而導致枯燥。
例如,我在講解“跑幾步,一腳踏跳,雙腳落入沙坑與游戲”這一課程的時候,如果只依靠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斷的讓學生進行訓練,以此來幫助學生理解這一門運動的話,學生很容易煩躁,起到反作用。但我會在教學中改變教學方式,在開始之前,對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大家知道怎么才能跳的更遠嗎?”,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和邏輯,在面對這種問題的時候,會自發(fā)的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我要做的,不是對學生的想法進行反駁,而是給予他們充足的時間來進行實驗,我要做的,就是在學生沒辦法得到一個很正確的方法時,給予其一個正確的指引,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同時,讓其對這項運動有一個較為充分的理解。
總而言之,想要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這一門課程的興趣,就必須做出多方面的努力,教師和學生缺一不可。教師需要以枯燥的課程為主體,插入一些有趣的課外知識,以此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并且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當對這一門課有了充足的自信時,學生學習起來更加輕松,興趣自然也會更高。也可以通過改變教學方式,讓學生對這一門課程時刻保持興趣。
參考文獻:
[1]陳美媛. 上海市小學體育興趣化教學改革的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7.
[2]李聰. 新課標背景下小學體育與健康課運用游戲化體育教學模式的可行性研究[D].蘇州大學,2014.
丹陽市匡亞明小學?朱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