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曉明
摘要:古典式摔跤起步較早,可以說是最古老的競技運動。隨著人體的不斷突破和各種運動技術的成熟,各種運動競技水平也在不斷提高,這無疑對運動員技術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古典式摔跤;技術;訓練
古典式摔跤起源于歐洲,1904年奧運會正式將其列在內。在正式比賽中,古典式摔跤運動員必須使用科學和合理的技術手段,將對手主動、快速并且連貫的打敗。這就要求古典式摔跤運動員必須接受長期訓練,以形成與自身相符的技術風格,以便他們能夠更好地贏得相關比賽。
一、古典式摔跤常用技術
顧名思義,古典式摔跤是指在摔跤訓練或比賽中采取的所有合理,合規(guī)和有效的動作。古典式摔跤這項運動要求運動員具有合格的專項身體素質,并使用合理有效的進攻和防守技巧得分。作為一項技能項目,古典式摔跤具有成千上萬的進攻和防守技巧。古典式摔跤技術根據摔跤的握持位置,技術特征,進攻位置和摔跤方向等因素可分為成立式摔跤技術和跪式支撐技術。在古典摔跤中很多技術比較實用,有效,高得分率且難以反擊,在比賽中或是訓練中比較常見,特別是隨著規(guī)則的修改,摔跤技術也在不斷發(fā)生變化。
二、古典式摔跤運動項目的技術特征
(一)站立姿勢的技術特征
古典式摔跤運動員腳步站立姿勢主要分為四種,第一種是將兩腳分開到與肩部寬度一致;第二種將兩只腳平行,腳尖保持向外自然地展開;第三種,將一只腳的腳尖向內,并向斜前方跨立一步,需要注意的是,這樣的站立方式要將先前跨立的腳設為支架;第四種將膝蓋向前微屈,使得大腿與小腿之間的角度呈現一百二十度、并且將上半身向前傾斜,將重心分配到兩只腿上。手臂要微屈并且向前伸出,將左臂保持在左腿的前上方、右臂保持在右腿的前上方。需要注意的是,當以左腳為支架進行站立時,左手臂要高于右手臂,反之就要使得右手臂高于左手臂。眼睛要時刻注意對方的動作,雙手要保持半握拳。在實際的古典式摔跤比賽當中,運動員的站架要盡可能地低,因為兩名運動員進行比賽,一名運動員在站架上低于另外一名運動員,那么他就會具有三方面的優(yōu)勢。第一方面,由于古典式摔跤比賽輸贏的關鍵在于抱腿和重心,站架低的運動員,其手距離對手腿的距離就會比站架高的運動員近一些,那么其進攻就會快一些,從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進攻的成功率。反之站架高的運動員可能會因為攻擊距離會相對遠一些,從而處于較為被動的位置;第二方面,站架低的運動員,其身體的重心會比站架高的運動員相對低一些,并且如果能夠將重心保持與對手腿部一致,那么在比賽時可以第一時間對對手腿部發(fā)起進攻,而重心高的運動員比起重心低的運動員在進攻方面,需要多進行一步將重心前傾的動作,從而使得其進攻更容易被對手發(fā)現并提前做好防范;第三方面由于站架低、重心低,就會使得運動員站立的更穩(wěn)一些,在防守中就會占據優(yōu)勢。
(二)跪撐姿勢的技術特征
在日常訓練中,我建議運動員要對摔跤的手法進行注重練習,比如搶奪把位,手臂的互插,繞臂等等技巧,我們要保證運動員的手法進非常的連貫,依次作為強化訓練的基礎,與此同時還要深入了解每項技術中的科學合理組合與銜接,做到系統(tǒng)化的訓練組合,密切觀察運動員個人技術特點,做到與其相匹配的技術組合以及配套技術。但是我們要注意到在比賽中摔跤雖然是從站立開始的,其中跪成的纏斗是不可避免的,我們一定要注重運動員跪下后的力量訓練或者技巧訓練,從技術訓練角度看跪撐技術的連貫性訓練仍是技術訓練的關鍵因而運動員應多練習成套跪撐動作提高動作變化應變能力。
如果運動員在站立當中處于劣勢的地位,那么其首先要盡快的脫離對手的控制;其次要進入跪撐姿勢當中,避免出現對手在站立以及跪撐當中,持續(xù)的獲得分數。大多數首先進入跪撐的運動員,往往會處于較為被動并且可能會被對手控制的狀態(tài),但是先進入跪撐的運動員,身體的重心會比對手更低,在防守時更容易成功。經過有關調查顯示,在比賽當中,運動員跪撐時,保持身體重心更加穩(wěn)定的方法有兩個。第一個就是通過進一步的降低身體重心的高度,從而將身體重心的支撐面進行進一步的擴大。因此運動員在跪撐時,可以將胸和腹部緊緊地貼在比賽墊子當中,并且要保持抬頭挺胸、不斷地將腰部塌下去,雙腿和雙腳可以不斷地向身體的兩側展開,在降低身體重心的同時,進一步的加大身體支撐面。通過這樣的發(fā)力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大防守成功率;第二個在跪撐當中保持身體穩(wěn)定的方式就是通過不斷地對身體重心以及受力和支撐情況進行調整。其調整方式就是根據運動員在比賽當中實際情況,不斷地對支撐面與點的位置進行改變,在有限的時間里,將被動化為主動。由于進攻方會通過不斷變換位置的方式對防守方進行進攻,因此防守方就要通過移動,保持身體重心的穩(wěn)定性,從而防守住進攻方的進攻,在防守過程當中還要抓住機會,化被動為主動,發(fā)起進攻贏得比賽。當然跪撐式技術的防守要點就是對滾橋式以及交叉抱小腿技術的運用。而滾橋式以及交叉抱小腿技術的要點就是在防守與進攻當中,正確的把握位置,否則很容易就會被對方獲得分數。
除了上面提到的之外,我認為摔跤運動員一定在認真在新規(guī)則理念下,磨煉自己的摔跤絕技,運動員一定要關注自己的揣,側閃,轉移等等體位技巧不斷的提升,注重摔跤對抗中的散手抱腰,夾頸背,反握頸,到后臂等等動作歸納。我們除了讓運動員技術更加純熟之外,要找到每個動作的發(fā)力肌群,正確的發(fā)力方向等等,讓選手練習散手底抱腰、散手揣、潛入抱頂臂轉移等技術。
三、結束語
總之,在古典式摔跤中,有效利用相關技術可以增加獲勝的可能性。根據上面的分析,古典式摔跤技術必須掌握身體的重心和支撐面,并且還可以使用跪撐技術化將主動方式轉變?yōu)楸粍臃绞揭在A得比賽。因此,我們必須在古典式摔跤中充分應用相關技術。
參考文獻:
[1]張光昕.古典摔跤手的勝利——甜河小論[J].名作欣賞,2017 (34):60-64.
[2]潘小峰.新規(guī)則下河南省古典式摔跤運動員體能訓練研究[D].河南大學,2017.
[3]高乾鹍,吳劍,崔建梅.賽前減重對古典式摔跤運動員肌肉力量以及身體成分的影響[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6,31 (06):108-112.
[4]胡木吉拉.古典式摔跤運動員賽前訓練的心理調適[J].才智,2016 (06):110.
[5]劉三孩.基于新規(guī)則探析古典式摔跤運動訓練思路變化[J].當代體育科技,2014,4 (35):22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