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寧
摘要:啦啦操是體育項目中的一個新興項目,分為技巧啦啦操和舞蹈啦啦操。舞蹈啦啦操又分為:花球、爵士、街舞、高踢腿四個項目組別,其中爵士舞蹈啦啦操的定義為:在音樂的伴奏下,運用爵士風格元素的動作組合,結合轉體、跳躍、平衡與柔韌等難度動作及過度連接技巧,通過空間方向與隊形變化表現出爵士舞的風格和特點,強調適當的動作技術、伸展、控制、身體位置、風格以及連續(xù)性和團隊一致性,展示運動舞蹈技能以及團隊風采的競賽項目。啦啦操競賽規(guī)則中,集體爵士啦啦操分為技術、團隊協作能力、編排、總體評價四個部分,總分100分,其中技術板塊中動作技術的執(zhí)行與編排板塊中難度等級各占10分,其中難度動作中又包含轉體類、跳躍類、平衡與柔韌類。裁判從難度的數量、價值、類別、參與度、完成的質量和編排上進行評判,因此難度動作的使用情況也是評判參賽隊整體水平與成套創(chuàng)編的重要因素。要求運動員動作技術準確并有出色的身體控制能力、核心力量等多種身體素質,難度動作的多樣化和藝術性也成為了爵士舞蹈啦啦操比賽中的重要致勝因素之一。世界啦啦操錦標賽是目前啦啦操的最高賽事,各國參賽隊伍水平突出并具有很強的代表性能夠較好了解國際舞蹈啦啦操的發(fā)展動態(tài)。本文通過選取2019年世界啦啦操錦標賽中集體爵士前三名難度動作為研究對象,針對其各自的特點進行分析,得出難度動作逐漸向難度種類多、變化多、完成難度度大的方向發(fā)展。難度動作的數量并不是決定名次的唯一因素,難度系數的高低、動作完成規(guī)格的好壞、難度的參與人數是決定成套名次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啦啦操;難度動作
啦啦操從21世紀初傳入我國至今,除了具有表演性質以外也逐漸發(fā)展成為帶有明顯競技性特點的難美性運動項目。舞蹈啦啦操在創(chuàng)作時對成套動作的選擇和整體編排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啦啦操成套中所需要使用的各種藝術風格和元素越多就要求啦啦操運動員能夠具有更優(yōu)秀的身體專業(yè)性和競技動作能力,不同種類的難度動作及托舉配合都能夠體現運動員不同身體部位的肌肉能力,各種高難度的動作與技巧托舉配合通過巧妙地相互連接不僅可以有效地使成套動作達到更好的動作視覺效果,還體現了可以大幅度地提升啦啦操整體成套的動作藝術性和應用價值[1]。并且在成套的編排上也有人指出在創(chuàng)編成套時需要充分表達和體現出創(chuàng)造性,動作的編排和設計也明確要求符合啦啦操項目的基本特征及啦啦操的動作、音樂、結構等特點,整體動作要與運動員的各種表演形式有密切聯系,成套動作要充分體現出合理性另外還要注意到影響動作美的兩個因素,因為技術與美是不可分割的。但又包含不同內容的兩個方面,技術是根本,美在其中,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因此在創(chuàng)編和設計動作時,除了注意整體技術之間的綜合運用外,還需要考慮姿態(tài)的造型美、動作之間的緊密連接以及整套的動作所綜合表現創(chuàng)造出的藝術整體美[2]。不但如此,在設計和選擇編排成套的高難度動作時更加需要根據每個運動員的實際情況和能力,從而進行編排,不能一味的追求高難動作,難度的使用要以難度的完成質量為最主要參考條件[3]。在舞蹈啦啦操項目成套的編排過程只有合理的運用運動員的個人優(yōu)勢及團隊優(yōu)勢,才能更好的夠體現和提高整個成套的藝術價值。
在新規(guī)則的引導下,成套動作創(chuàng)編中的完成質量及其難度性被更為廣泛的關注[4]在難度與成套動作的互相配合運用上,轉體的動作節(jié)奏,空間的路線變化,身體的運動方向及難度與難度之間的連接等這些動作之間配合均體現了難度動作的復雜多樣性,通過人數、動作組合、難度的變化,從而帶給觀眾的強烈的視覺沖擊。難度動作不僅大大提高了舞蹈啦啦操成套難度動作的技術觀賞性和動作的藝術性,并且運動員也可以利用難度動作達到身體方向、運動空間的變化以及運動路線的改變[5]。雖然我國在舞蹈啦啦的難度運用與成套的創(chuàng)編上多樣性增強,但是我們仍需要進一步著重研究如何提高運動員成套動作的難度與完成。在啦啦操項目中難度動作的完成質量,是我國的啦啦操運動員在進行舞蹈啦啦操專項訓練中的一項重要任務,難度動作的完成情況時刻影響著比賽成績與排名,因此我們需要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以及科學的難度訓練[6]。對于啦啦操的難度與成套動作的學習以及研究有一定的必要性,而難度動作對于成套動作的創(chuàng)編與完成也起著關鍵作用。
舞蹈啦啦操的成套編排中,難度動作已經成為體現成套技術水平和美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啦啦操項目的實際編排中,我國與世界強隊還存在一定差距,仍需要科研,探究在編排動作使用方面的問題,繼續(xù)提高我國啦啦操項目實力。
參考文獻:
[1]楊曉.花球舞蹈啦啦操成套動作藝術創(chuàng)編的研究——以2014年啦啦操世錦賽為例[J].內江科技,2016,v.37;No.259 (06):102+106.
[2]趙紅.花球啦啦操成套動作編排研究[J].現代交際,2017 (20):189-190.
[3] 易艷文 . 競賽規(guī)則視角下花球舞蹈啦啦操致勝因素分析 [D]. 湖南師范大學,2016.
[4]李祥祥,陳麗霞.新舊規(guī)則交替下對舞蹈啦啦操編排影響的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17 (03):80-85+106.
[5]蘇洋洋.轉體類難度動作在舞蹈啦啦操中的應用研究 [J]. 當代體育科技,2018, 8 (01):223-224+226.
[6]難度動作在舞蹈啦啦套路中的運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