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賢妹 潘華山 鄒麗娟 郭秀娟
摘要:在這即將步入5G的網(wǎng)絡信息時代,微課在這“微”時代下順應潮流快速的發(fā)展,應廣泛應用到公共體育課中,但實際教學中應用極其少,而微課的特點能打破傳統(tǒng)的課堂體育教學模式,利用“微”技術提高動作泛化階段的形成,為健美操完整套路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文通過微課融入到高校公共體育健美操教學中的可能性進行整合、研究,分析微課在體育教學中的優(yōu)勢及劣勢,對存在的不足之處,提出相應的建議,為以后的體育教學與微課教學有效融合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微課;健美操課;可行性分析
面對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學生對手機的使用率幾乎百分百,信息技術慢慢的被應用到理論課程當中去,且大大提高了我們的學習效率,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而“微課”一詞頻頻出現(xiàn)在教學、學習中,它是一種利用網(wǎng)絡信息時代技術來實現(xiàn)任何時間地點雙向交流學習的新型學習方式,具有微、小、輕的特,但目前“微課”應用到體育教學中極少,若整合資源,將微課融入到高校的體育課程中并得以使用,順應現(xiàn)教育的信息化及回應了學生體育鍛煉的需求,滿足了學習者學習時間地點的不固定性,面對課堂遺留的難題,通過課間的時間,利用手機及iPad等移動通訊工具隨時隨地對學習內容進行鞏固,不必將難題再帶到下一節(jié)課,提高課上動作完成度,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及完成學習后的滿意感,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為整個健美操套路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相關概念界定
(一)微課
微課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以闡述某一知識點為目標,以短視頻或者動畫的形式傳遞教學內容,一般時長10-20分鐘,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的教學活動[1-3]。2012教育改革及教育信息化的政策中提及將信息技術融進傳統(tǒng)課堂,加強信息平臺的建設,對信息技術的授課加以重視[4]。
(二)健美操
健美操是集音樂、舞蹈、體操、美學于一體的新型體育項目,其自身帶有的獨特魅力,一直深受學生的喜愛[5]。以身體協(xié)調性、柔韌性發(fā)展為主,通過有氧運動的方式,起到鍛煉心肺功能的功效,是一項具有鍛煉及觀賞價值的綜合性體育項目。且具有動作簡單易學、音樂節(jié)奏性強的特點,適合不同年齡人群的進行鍛煉,達到強身健體塑造形體的同時,提高了身體的基本素質。
(三)公共體育課
公共體育課是高校大學生的必修課程,是高等教育機構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將傳統(tǒng)的理論教學、實踐學習、互聯(lián)網(wǎng)學習相融合,實現(xiàn)大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共同完成課程的教學。
二、微課融入公共體育健美操課的可行性研究分析
(一)結合微課的特點,分析其對公共體育課的可行性
在這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飛速發(fā)展的時代,抖音、微視、快手等微視頻app快速進入人們的視野,成為當前火熱的互聯(lián)網(wǎng)程序軟件,以教學視頻為載體的微課也隨之被人們所認識、所接受[6]。
短小精悍是“微課”的特點,主要針對某一學科某一知識點為目標,在簡短的時間內快速提高學習效率?!岸獭敝敢曨l時間短,前學者研究調查發(fā)現(xiàn),10分鐘左右的視頻學習最容易被學生接受,且學習效果最佳的一個時間段;“小”指視頻容量小,一般在幾十兆之間,便于學生存放,通過可隨身攜帶的不同移動通訊工具播放學習,鞏固課上的學習內容,提高學習效率;“精”指知識點的選擇精簡,視頻中語言精練、重難點突出,讓大家快速掌握課程內容;“悍”指對知識點的傳遞達到簡潔明了?!拔⒄n”視頻可以直觀、全面、生動的將重難點由抽象轉變?yōu)樾蜗蠡?,學生能輕易的掌握知識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7]。
(二)結合高校學生的特點,分析其融入公共體育課的可行性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分析
大學教育是最高的層次教育,是學者處于由學校走向社會的過渡階段。且現(xiàn)高校大學生均接近00后,熟悉各種網(wǎng)絡電子產(chǎn)品應用,信息接收能力強,也比較迷戀[8]。但體育鍛煉意識不強、自主學習積極性欠缺。利用其特點,將微課融入到公共體育課中,把一些技術動作錄制成微視頻傳送給學生學習,從而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2.從學生的職業(yè)學習特點分析
綜合性大學,培養(yǎng)的是不同專業(yè)的技術型人才,畢業(yè)后將進入不同的崗位就業(yè),而擁有健康的體魄才能事半功倍。大部分工作崗位對從業(yè)者的身心健康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體育鍛煉的加強必不可少。體育課在大學生涯中是必修的,學生常常因課次少而對教學內容生疏,若微課融入到健美操教學中,學生在課前課后都能加強基本技術的學習,更有利于學習能力的提高。
(三)結合健美操的特點分析微課融入高校公共體育課中的可行性分析
健美操項目橫跨體育、教育、文學與藝術等諸多領域,與其它體育項目大有不同,對協(xié)調性、柔韌、力量、技巧等要求較高,具有較強的健身、觀賞價值。在講授一節(jié)內容時,僅僅靠教師一兩遍示范動作,學生很難掌握其細節(jié),且除動作之外,還得與音樂的節(jié)奏相融合,所以,對于部分協(xié)調性不好的學生來說,顧得其手就會忘了腳下動作,何談與音樂相結合呢?而微課視頻卻可幫助解決這一困難,學生可以通過回放、慢放、暫停等功能,快速建立動作的表象,掌握動作的技術要領。健美操不是一項單人項目,而是集體項目,需要團隊的力量來完成比賽,如:隊形的變化、動力性配合等。在講授這些內容時,可把健美操世錦賽的比賽視頻制作成微課視頻展示給學生觀看,使其學習隊友間如何高效地配合展示完美的表演,可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及學習效率。
三、目前高校公共體育健美操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場地受限,人數(shù)較多,學生掌握動作要領難度大
健美操具有塑造形體的作用,吸引了廣泛的女大學生,成為當前炙手可熱的體育課程。據(jù)統(tǒng)計,高校健美操課的人數(shù)容量在30人以上,同時上健美操課程的班級就有5-6個。健美操是一項集音樂、舞蹈一體的體育藝術項目,對身體動作、姿態(tài)等各方面要求較高,由于高校場地有限,舞蹈室的數(shù)量并不能滿足日前上課的需求,所以健美操課程的教學幾乎都是在室外的空地上進行,學生跟隨教師的節(jié)奏進行學習,沒有鏡子的輔助,學生不能清晰的知道自身動作,且上課人數(shù)較多,不能保證每位學生都能看清教師動作,導致學生學習難度增大。
(二)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學效果差
目前,由于大部分健美操課程是室外進行的,而同時進行的還可能有其他健美操班或者其他體育課程,此時就容易造成學生課上學習注意力不集中,特別是在練習階段時,學生容易被外來事物吸引,出現(xiàn)走神的情況,而教師的教學進度也必然受到影響,從而導致教學效果差[9]。
(三)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教師教,學生聽”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忽視了以學生為主體地位,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且健美操課程的學習對學生自身協(xié)調性要求較高,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能讓學生快速地吸收這一運動技能,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自信心受挫,降低了學習的興趣。改變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當前一大問題。
四、微課與健美操課相融合的教學優(yōu)勢
經(jīng)研究可得出,將微課融入公共體育課健美操教學中,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能有效的督促學生課下的練習效果,增強了學生課下的運動時間,提升了上課效率,有助于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技能的提高。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體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有效的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豐富了教學形式,在新興時代的教學模式下,微課的融入,必能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
微課的建立,能有效的兼顧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相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起到輔導的作用,而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則起到鞏固的作用,其的融入,能有效的使教師把握每位同學的學習進度,從而達到顯著的教學效果。
五、總結與建議
體育教學中微課的融入還需學校的配合,學校應加強體育教師微課的制作培訓,院內定期舉辦教師微課大賽,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活動,教師通過競賽,相互學習、吸取經(jīng)驗,豐富微課課程,這種形式不僅能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也能豐富體育課堂,提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公共體育課的主體是來自不同學院的學生,所以微課的制作,需遵循微課及課程的特點,通過線上打卡、學習、交流、評價等模式,調動學生主觀學習的意識,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增強學生對課程的教學反饋,為提高高校公共體育課的教學質量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jù)。
參考文獻:
[1]焦建利.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04:13-14.
[2]胡鐵生.中小學微課建設與應用難點問題透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04:15-18.
[3]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fā)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04:10-12.
[4]教育部等九部門關于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當前的幾項重點工作的通[Z].2012,4.
[5]趙世瓊.淺談高校健美操課程教學內容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J].中國教育學刊.2015:76-77
[6]牟光捷.淺談微課對體育教學的影響[J].信息化建設,2015 (11).
[7]楊紹昌.微課在大學體育課程中的促進作用[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15.02:423-424
[8]劉素蓉.微課課件應用于高職英語教學的可行性和策略分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6 (6):84-86.
[9]徐楠楠.微課融入高校公共體育武術課中的可行性研究[J].體育科學研,2015 (5):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