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科學課程也更加受到重視,要求對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并要求在教學時,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讓學生對科學知識有更好的理解,讓學生的情感和能力得到發(fā)展,有著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
關鍵詞:初中;科學課程;科學素養(yǎng)
引言: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科學這門課程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這就促使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的思維、價值觀得到發(fā)展,讓初中生對于自然現(xiàn)象有更好的認知?;诖?,初中科學教師在教學時,要讓學生對科學感興趣,在學習中與實際聯(lián)系在一起,懂得愛護自然、保護自然,能夠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樣也能使科學這門課程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作用,讓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得以提高。
一、科學素養(yǎng)的概述
科學對于學生和社會來說有著重要的作用,因為學生是國家的希望,是未來科學的研究者。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要從初中階段開始,這個階段的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同時也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有著探索知識的欲望。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讓學生對科學感興趣,學會以科學的角度去看待事物??茖W素養(yǎng)指的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到的科學方法??茖W素養(yǎng)包括科學技能,科學技能指的是學生在學習中要學會觀察,不斷地探究科學知識獲得的技能。還有就是學生能夠運用正確的、創(chuàng)新的方法獲得科學的結果,感受到科學探索的意義,進而產(chǎn)生科學素養(yǎng)??茖W素養(yǎng)也是人們對科學知識進行探究,得到科學的本質,也是對自然進行全面分析的過程,是人們通過科學行動來獲得科學知識的過程。
二、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方法
(一)通過科學史來培養(yǎng)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在講解科學這門課程時,只是重視結論,而對過程有所忽視。針對這一點,教師在教學時,應該注重科學的過程,讓學生學會推理、觀察,遵循科學步驟,同時讓他們能夠通過自己的想象和觀察來進行科學實驗,自主地去獲得科學結論。另外,教師在教學時還可以將科學哲學、科學史、物理、化學等學科融入其中,開拓學生的視野,讓他們感受到科學具有人文性,讓這門課程具有啟發(fā)性,這也能夠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批判性思維進行培養(yǎng),讓他們在學習知識時,不僅通過知識本身進行學習,還應該從多方面來學習,并從中獲得一定的體驗,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部分的內(nèi)容,讓他們的科學素養(yǎng)得到提高。例如,教師在講解浙教版七年級下第二章第五節(jié)《光的反射與折射》時,可以與物理知識進行一定的結合,讓學生理解光的反射與折射是怎樣產(chǎn)生的,這樣學生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他科的知識。
(二)通過實驗教學來進行
科學實驗能夠更好地體現(xiàn)科學知識,同時兩者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促進的,教師通過科學實驗,可以對科學現(xiàn)象更好地進行闡釋,同時學生在學習科學這門課程時,進行科學實驗,能夠對科學知識有更好的理解,注重科學的過程,形成科學素養(yǎng)。基于此,教師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多進行科學實驗,這也是結合學生的興趣、發(fā)展規(guī)律的教學。教師在進行實驗前,應該讓學生對科學的方法、目的、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進行一定的猜測,在進行實驗時,讓學生去認真觀察實驗的方法,同時也要讓他們親自參與到實驗中,這樣會對實驗產(chǎn)生的結論有更好的理解,這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另外,在實驗教學時,教師要讓學生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運用已有的知識對問題進行思考,去分析這些問題應該用哪些辦法去解決,這樣也有利于讓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得到提高。教師在進行科學實驗時,還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他們對于知識進行自主探究,并設計一些探究性的實驗,讓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提升。以浙教版七年級上第四章第七節(jié)《升華和凝華》為例,教師如果只是采用傳統(tǒng)的方式向學生講解這節(jié)課的知識,他們很難理解,這時教師可以進行實驗,讓學生做碘升華和凝華的實驗,在這個實驗中,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對這一知識進行探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將碘酒加熱,探究形成的是什么狀態(tài)的碘,然后停止加熱,對管壁進行觀察,進而讓他們理解升華和凝華的知識。
(三)組織課外活動
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時,只是注重課堂的講解和開展實驗是不夠的,還應該讓他們參加課外活動,因為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诖?,教師應該組織一些課外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能夠運用自己所學的科學知識,對科學活動進行探究。例如,教師可以根據(jù)節(jié)日來開設一些主題活動,如,根據(jù)世界航天日、世界愛眼日等,然后以這些節(jié)目為主題向學生講解相關的科學知識,并進行一定的科普宣傳,讓他們對這些知識更感興趣。另外,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去參加一些科學的興趣小組,讓他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特長、興趣愛好去感知科學知識,并對科學知識進行自主探究,培養(yǎng)他們的探究能力。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參加星圖制作等活動。另外,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去當?shù)氐目萍拣^、博物館進行參觀,讓他們的視野得到開拓,這樣他們對于科學知識也會有更好的理解。
(四)采取多種教學方法
教師在進行科學這門課程的教學時,如果只是采取一種教學方式,這樣很難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還會讓他們感到科學知識是枯燥的。針對這一點,教師在教學時,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如,小組探究、創(chuàng)設情境、多媒體等來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對學習科學知識感興趣,以此培養(yǎng)他們的科學精神、科學技能。
結束語:
教師在初中科學課程教學中,要意識到科學對于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性,對他們的科學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可以通過科學史、實驗、課外活動以及采取多樣的教學方式來讓學生對科學這門課程感興趣,讓他們形成良好的科學觀念,能夠自主地去探究科學知識,并理解這些知識,讓自己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壽茂森.利用科學課程培養(yǎng)初中學生科學素養(yǎng)略探[J].新課程研究,2019(19):73-74.
[2]陳旭霞.在初中科學教學中對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14):131-132.
[3]徐衰花.分析多元化教學法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2):127.
[4]梁進忠.利用山區(qū)農(nóng)村資源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素養(yǎng)的研究[J].中學生物教學,2017(08):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