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社會工作是注重價值觀的專業(yè),強調秉持一定的價值觀,采取科學的專業(yè)方法為有需要的服務對象提供專業(yè)化服務,幫助其解決各類問題,進而更好的適應社會。在社會工作者為服務對象提供專業(yè)服務的實務過程中,價值中立原則顯得格外重要,理論上的價值中立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會面臨種種困難和挑戰(zhàn),社會工作者如何在實務中恰到好處地運用價值中立原則;如何把自身的價值觀和專業(yè)的價值觀有度地結合起來,為服務對象提供更好的服務;如何在實務過程中把控好價值中立與價值介入等等,都值得我們深思。本文將通過一些案例,從不同層面淺顯地討論價值中立在社會工作實務過程中的運用并反思存在的困境和應對建議。
【關鍵詞】 價值中立 社會工作 運用 反思
一、前言
韋伯指出,所謂價值中立就是研究者在確定研究對象后,放棄自己任何的主觀價值判斷,以客觀、中立的態(tài)度去觀察和分析,確保研究的客觀性和科學性,更強調對事實的陳述,而不做任何評價。
社會工作在實務過程中,價值中立不僅是一個重要的議題,也是開展專業(yè)服務時面臨的重要難題,如何恰到好處地把價值中立原則應用于此實踐中,對社會工作者能否有效協(xié)助服務對象解決問題和擺脫困境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雖然價值中立在社會工作實務過程中格外重要,但是我們也不能拘泥于死板的價值觀,價值中立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所以在提供服務的實踐中,應該學會靈活運用,價值中立也不是完全的無價值介入,更不是在面對服務對象問題時,保持不為所動的態(tài)度,這樣的態(tài)度反而拉開了與服務對象間的距離,使專業(yè)關系無法真正建立,也無法讓服務對象真正信賴工作者。因此,針對服務對象的問題和困境,社會工作者必須在不斷地探索和實踐過程中,針對各種不同情況,合適的運用價值中立原則,從而真正的幫助服務對象,突顯社會工作的專業(yè)優(yōu)勢和功能。
二、價值中立在社會工作實務中的運用
社會工作者在實務過程中真的能做到價值中立嗎?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同時也是社會工作者在實踐中,隨著時代變遷和新增社會問題而不斷探索新方法,在以往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的過程。阮曾媛教授曾提出,社會工作者不能一味地強調保持價值中立原則,針對服務對象,一味強調價值中立,反而是一種逃避責任的表現(xiàn),不利于專業(yè)關系的建立。
針對案主的某些價值難題,我們應該如何保持價值中立和進行一定的價值介入,是一個倫理難題。比如針對正遭受家庭暴力而有生命危險的案主,社會工作者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價值中立,首先應該迅速了解案主的實際情況,第一時間保障案主的生命安全,不可能完全做到尊重案主,替她保密。其次,如果通過相關服務還是不能讓案主改變,就需要爭取其可用資源的協(xié)助,如父母的支持和幫助。當然,也不能自以為地把認為對案主好的建議和想法灌輸給她,社會工作者必須在實踐中,擱置自己的價值觀和評判標準,站在案主的處境下去理解,接納案主,不能在案主遭受家暴時強烈加入自己的價值判斷,勸導其盡快離婚等等,這一點必須充分尊重案主,讓其自決。
三、價值中立在社會工作實務過程中運用的反思和總結
在社會工作實務過程中,真正做到完全的價值中立幾乎是不可能的,只能做到相對價值中立,避免工作者不當?shù)膬r值介入。社會工作者因為自身的成長環(huán)境、生活背景、受教育程度等等與服務對象的不同,進而不可避免地影響了各自的價值判斷。實務過程中,社會工作者盡可能的做到價值中立,首先必須充分接納和尊重服務對象的價值判斷,尊重服務對象的客觀事實;其次,社會工作者必須把自己的價值判斷擱置,某種程度上可以把自己當做服務對象,去看待案主的問題,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和評判。有時候,社會工作者會感覺自己未介入服務對象的價值判斷,但是在不經(jīng)意中已經(jīng)隱形介入了服務對象的某些價值判斷。比如服務對象訴說自己丈夫多次出軌時,社會工作者會根據(jù)自己的價值評價,表現(xiàn)出一些憤怒情緒,工作者這時已經(jīng)把自己的價值判斷介入了服務對象的事件中。所以,社會工作者必須時刻警醒,盡可能的與自己的價值觀做斗爭,充分尊重服務對象,與服務對象協(xié)同做出有利的抉擇。
從以上案例的簡要分析、參考相關文獻及自身的經(jīng)歷,接下來將對社會工作在實務過程中如何更好地做好價值中立,為服務對象提供更好的服務,達到最有益于服務對象改變的效果等提出一些個人淺薄的看法。
首先,作為專業(yè)社會工作者,必須足夠了解自己,對自身的一些價值觀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只有足夠了解自己,對自己有了更透徹的把握,才能在面對服務對象的問題時保持必要的價值中立,從而避免把工作者自己的價值摻雜在工作中,影響專業(yè)服務水平。
其次,社會工作者要學會把自己的價值評判擱置,接納、尊重服務對象。針對服務對象的問題和遭遇,需要廣泛收集與之有關的資料,充分了解服務對象及其支持系統(tǒng)的信息,真正了解服務對象不同行為表現(xiàn)背后的真正原因,只有這樣社會工作者才能在需要保持價值中立時更少地和自身的價值評價發(fā)生沖突,從而更好的建立專業(yè)關系。
再次,社會工作者在實務過程中,面對各色各樣的服務對象各種各樣的問題,完全的價值中立無法實現(xiàn),適當?shù)膬r值介入是實務中需要的。但是,必須處理好價值中立與價值介入的度,把握度,才能更好的為服務對象提供服務。
最后,社會工作者必須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理論素養(yǎng)和在實務過程中學會反思及總結,一定的專業(yè)理論素養(yǎng)是社會工作者開展實務工作必不可少的,只有真的吃透,才能在實務中運用自如,做合格的工作者。與此同時,還需要在實務中不斷的總結和反思,總結和反思在實務過程中是否在需要保持價值中立時做到了價值中立,是否把價值中立與價值介入有機結合起來。
【參考文獻】
[1] 相華文,羅肖泉.社會工作中的價值中立及其實務考量[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6年7月.第12期.
[2] 王君健.強價值介入理論視角下的社會工作原則探討[J].商業(yè)時代,2009,(7):58-59.
作者簡介:肖宇(1995年3月-),女,漢族,貴州鳳岡縣人,研究生,社會工作碩士,單位:貴州大學社會工作專業(yè),不區(qū)分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