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軍
【摘? 要】目的:探討在兒童醫(yī)院心臟外科運用品管圈提高患兒家長健康教育知曉率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3月-9月在西安市兒童醫(yī)院心臟外科圍術期患兒家長1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行常規(guī)健康教育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行品管圈健康教育護理干預。結(jié)果:觀察組各項指標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品管圈活動可以顯著提高心臟外科圍術期患兒家長健康知識的知曉率,有效降低患兒家長的焦慮,提高患兒家長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關鍵詞】品管圈;心臟外科;患兒家長;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9-0125-01
先心病嚴重危害患兒的健康,早期外科治療能夠獲得更好的康復效果[1],心臟外科為高風險手術科室,在我科,隨著手術病人量的增加,有很大一部分病情危重的復雜先心手術患兒較早的需由家長介入護理,2017年,我科發(fā)生4例術后嗆奶窒息護理不良事件,經(jīng)討論均與家長的照顧不當有關。因此,對患兒家長實施科學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預對患兒的恢復非常重要。品管圈活動(QCC)是一種全員參與的方式,筆者將品管圈活動應用到兒童醫(yī)院心臟外科患兒家長的健康教育中,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3月-9月在我科行手術治療的先心病患兒家長100例做為研究對象,將3-4月品管圈活動干預措施實施前的先心病患兒家長設為對照組,將6-7月品管圈活動干預措施實施后的先心病患兒家長設為觀察組。兩組患兒家長在性別、年齡、學歷、調(diào)查時機、手術方式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實施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健康教育護理干預,責護通過對患兒家長進行口頭宣教,發(fā)放宣教資料等形式,為患兒家長講解先心病術前術后的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注意評估患兒家長的情緒,減輕心理壓力;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品管圈健康教育護理干預:
1.2.1成立小組確定主題
由心臟外科醫(yī)護人員組建品管圈小組,科室護士長為圈長,運用“頭腦風暴法”引導各位圈員集思廣益 ,將圈名定為“童心園圈”,將活動主題定為“運用品管圈提高先心病患兒家長健康教育知曉率”。
1.2.2擬定計劃
本期QCC共進行6個月(2018年3月-9月),每月10天1次活動,按比例分配時間,每一步驟都有負責人并有記錄。
1.2.3要因分析及真因驗證
QCC小組運用魚骨圖進行原因分析,從眾多因素中找出要因,采用531評定法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找出了要因,對要因進行了臨床驗證,找出了真因為:1科室的培訓力度不足 2科室缺乏標準化的宣教流程3宣教材料單一、形式單一4術后宣教的時機不當,沒有對家長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二次評價。
1.2.4目標設定
開展品管圈前家長健康教育知曉合格率為42%,圈員自我評價能力為78%,改善重點項目累積知曉率為79%。通過公式計算如下:目標值=現(xiàn)況值+(1-現(xiàn)況值)*改善重點*圈能力=42%+(1-42%)*79%*79%=78%;改善幅度=(目標值-現(xiàn)況值)÷現(xiàn)況值=(78%-42%)÷42%=85%
1.2.5對策擬定和實施
針對影響家長健康知識掌握的真因,制定改善措施:⑴科室根據(jù)家長的實際需要,收集整理現(xiàn)有文字宣教資料,制作了通俗易懂、圖文并茂的《先心病患兒家長健康教育手冊》;發(fā)動圈員,自導自演,拍攝了宣教視頻,并將視頻放在科室微信平臺及科室電腦中;科室制定了術后患兒家長照顧能力評價表;⑵科室完善了先心病圍術期的健康宣教流程:術前一天責護將宣教手冊發(fā)給家長,指導閱讀—術后患兒由監(jiān)護室轉(zhuǎn)回病房,責護評估情況,1小時內(nèi)進行術后健康教育,個體化宣教—下午召集當日搬回病房的患兒家長觀看宣教視頻(或指導家長加入科室的微信公眾號,觀看專科術后護理視頻),觀看視頻后責護講解示范護理重點(呼吸道管理 、出入量計算等)并回答家長疑問—交接班前實施“回授法”[2]對家長進行評估(評估家長對術后的護理內(nèi)容是否理解—聚焦家長不理解的部分給予澄清和糾正-再次評估家長的掌握程度)—交接班時對家長的照顧能力給予評價,指導夜間護理重點—夜班護士晨交接班時再次評價家長的照顧能力,確定是否進行再次宣教;⑶邀請專家對科室的護士進行了溝通技巧培訓,根據(jù)宣教手冊進行宣教培訓,培訓后設置不同的情景,對護士的宣教效果進行評價考核。
2 結(jié)果
2.1兩組患兒家長干預前后健康教育知曉率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各項疾病知識知曉率明顯提高于對比組,組間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家長的健康教育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對于護理服務態(tài)度、護士的溝通技巧、護士宣教的內(nèi)容、健康教育的方式等健康教育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比組,組間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P<0.05,見表2。
2.3兩組患兒家長的焦慮指數(shù)比較
觀察組家長的焦慮指數(shù)顯著低于對比組,組間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P<0.05,見表3。
3 討論
3.1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通過行為干預和信息傳遞幫助個體和群體樹立健康的觀念,掌握衛(wèi)生保健知識,自覺采納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業(yè)的教育過程與活動。圍術期患兒家長的健康教育流程標準化,是提高護理工作效率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流程標準化,使護士的職責更清晰,保證了護理措施的落實,同時有利于護士和家長建立良好的護理信心,促進患兒和家長良好的護理行為,形成良性循環(huán)
3.2開展QCC活動
開展QCC活動,使護士的工作由被動轉(zhuǎn)為主動,激發(fā)了護士參與管理的意識,提高了科室護理團隊的凝聚力,為護理人員創(chuàng)造愉快的工作環(huán)境。不僅使圈員在活動中通過不斷學習,掌握專業(yè)知識及品管圈工具,還顯著提高了患兒家長的健康教育知曉率,達到改善護理質(zhì)量的目的,實現(xiàn)雙贏,在工作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
參考文獻
[1]? 金梅,肖燕燕,王志遠.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的診斷與治療進展[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10, 25(1):87-88.
[2]? 林郁清,周益君,史定妹,王蓮花.視頻宣教結(jié)合回授法在頭頸部腫瘤放療患者口腔功能鍛煉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6,4(109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