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龍君
摘 要: 教師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讓學生主動遵守班級的規(guī)章制度。人本管理的理念就非常適用于班級管理工作,教師高效應用人本管理理念,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愛,進而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文章對班級管理中人本管理理念的應用價值及其應用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 人本理念;班級管理;應用價值;應用策略;管理質量
中圖分類號:G621;G451.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8-0026-02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如果不采用高效的管理方法,是很難將班級管理好的。而人本管理理念非常適用于班級管理工作,其能夠將學生放到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發(fā)展,能通過有效的方式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在人本管理理念下,教師要時時刻刻關注學生,及時對學生進行鼓勵,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愛,促進學生高效發(fā)展,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班級管理中人本管理理念的應用價值
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模式主要是依據學生成績和課堂表現對學生進行管理,這會導致很多學生感到教師的管理不公平,會在課堂上變得更調皮。而人本管理理念非常適用于學生管理工作,教師運用人本管理理念管理班級時,可以關注到每一位學生,及時與學生進行情感的交流,及時聽取學生的感受,關心關愛每一位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師本著人本管理理念,可以加強班級的組織與建設,選用組織管理能力強的學生,讓他們高效地進行班級管理輔助工作。教師可以多開展一些活動,打造良好的班級文化,為學生營造團結、積極、向上的氛圍,讓學生更加高效地進行學習,更加積極地參與班級各項活動??傊?,人本管理理念的應用,有助于教師更好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班級管理中人本管理理念的應用策略
1.全面了解學生,積極進行情感交流
全面客觀地了解和研究學生,是適應以人為本的班級管理理念的前提,教師想要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必須從了解學生開始。而了解學生不單單是知道學生的學習狀況就可以,還要了解學生的性格特征、個人特點、興趣愛好、優(yōu)缺點及其他方面的能力,還要對學生所處的家庭情況、社會環(huán)境有所了解。要想全面地了解學生,教師平時就應該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通過研究學生的共性,教師能夠更好地對班級進行統(tǒng)一到位的管理,使管理工作得心應手;通過關注學生的個性特點,教師能夠更好地著眼于每位學生,從他們的個人特征出發(fā)對其進行教導。教師只有全面了解學生,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更好地教育管理學生。教師在平時的班級管理中,要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使他們在發(fā)展關鍵期能夠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談話來增進對學生的了解。教師在新接手一個班集體時,可以通過與學生進行集體聊天的方式,組織學生開班會,在班會課上主動探詢學生的情況。同時,教師還可以與個別個性突出的學生進行單獨的面對面交流。教師應選擇一個氛圍輕松的地點,讓學生在放松的心理狀態(tài)下與教師交流。在談話中,教師不能以領導的身份跟學生談話,而要像朋友一樣與學生討論交談,營造寬松、和諧、真誠的聊天氛圍,使學生在毫無顧慮的情況下說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和情感。這樣,才能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問題,讓教師的指導與鼓勵更為有效,讓師生雙方都能加深對彼此的了解。教師還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中的觀察,了解學生在自然狀態(tài)下的言行舉止,進而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個性特點。除此之外,教師可以通過分析學生的個人資料,與學生家長進行交流等方式了解學生。這樣,教師才能更有針對性地踐行人本管理理念。
2.加強班級組織建設,建設良好班集體
加強班集體內部的組織建設,一是要健全和完善班級內部的組織機構,二是要培養(yǎng)優(yōu)秀的班級骨干和班干部。同時,班主任要與學生一起明確班級的奮斗目標,使所有學生都能朝著這個共同的目標去努力、去奮斗。一個完整合格的班集體,是班主任和班內每一位同學共同努力而打造的。現在的班級容量相對較大,在很多情況下,一個班主任面對班級所有學生很難做到面面俱到,這時就需要充分發(fā)揮班干部的作用。一個合格的班干部會在班集體內起支柱作用,是班主任和學生之間聯(lián)系的紐帶,班干部要做好溝通和協(xié)調工作。加強班集體的組織建設,還需要發(fā)揮好班級制度和規(guī)定的作用。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犯錯誤,這時候教師就要使用班級管理規(guī)章制度,采用合理的方法引導學生改正錯誤,形成良好的班風。
例如,教師可以實行每日輪流制的班干部管理政策。教師可以按照學號輪流讓學生當班干部,負責管理班級。在具體執(zhí)行的過程中,教師要先向全班學生出示合格班干部的標準,要求值班學生履行好班干部的職責,然后讓其他學生根據評分標準對當值的班干部進行打分,并在每次輪流后對全班同學進行分數匯總統(tǒng)計,選出得分最高的學生給其頒發(fā)“優(yōu)秀班干部”獎狀,以此激勵學生。除此之外,教師可以讓學生自愿充當班干部的候選人,然后通過全班學生民主投票的方式進行班干部的選舉。班主任可以在班會課上讓候選人發(fā)表講話來為自己拉票,在講話環(huán)節(jié)結束后開始進行無記名投票,所得票數最多的學生當選為臨時班干部,由教師和同學觀察一周,在一周以后若班集體無異議,這位學生即可當選為本學期的班干部。這樣的評選,每個學期都要重新進行,讓學生們選出自己滿意的班干部。
3.積極開展班級活動,建設良好班級文化
踐行人本管理理念,需要教師定期帶領全班學生開展班級活動,以豐富班集體的課余生活,建設良好的班級文化。在帶領學生開展活動時,教師首先要注意的是學生的安全問題,在不影響學生安全的情況下組織學生開展健康有益的班級活動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師在組織活動時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能夠通過實踐活動開闊眼界,鍛煉自主能力。同時,活動本身要具有科學性、創(chuàng)新性和思想性,要能夠不斷完善學生的思想?;顒拥男问揭路f有趣,這樣才能受到學生的喜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參加活動的興趣。教師組織這些活動時,要以同伴、朋友的身份參與其中,與學生一同玩耍娛樂,從而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關系,加強對學生的了解,增進與學生的情感交流。
例如,教師可以舉辦學生感興趣的又具有教育意義的系列主題班會,可以以榜樣為主題讓學生說出自己心中的榜樣,這個榜樣可以是父母、朋友、身邊的同學等。這樣的主題班會,可以讓學生以榜樣激勵自己走向更好的發(fā)展道路。另外,教師可以以辯論賽的形式來組織班級活動。比如,教師可以組織以合作與競爭為主題的辯論賽,將全班學生分為正方和反方兩大組,并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說出自己的觀點。如果學生能夠在活動中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教師還可以繼續(xù)往下一步進行,以正規(guī)的比賽形式來組織學生參加,并選出最后的優(yōu)勝者。這樣的活動不僅可以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提高他們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和思維能力,而且可以建設良好的班級文化,踐行人本管理理念。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對班級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應該將學生放到主體地位,運用人本管理理念高效促進學生成長,將班級管理得更加有秩序,讓學生更加高效地進行課程學習。教師在班級管理中應用人本管理理念時,應全面了解學生,積極進行情感交流;加強班級組織建設,建設良好班集體;積極開展班級活動,建設良好班級文化。
參考文獻:
[1]馬強.班級管理中如何貫徹“人本”思想[J].甘肅教育,2018(11).
[2]趙夢游.試論人本理念下的小學班集體建設[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02).
[3]吳延芬.班級人本管理的策略與藝術[J].基礎教育參考,2010(21).
[4]唐云水.以人為本的班級管理問題探究[D].蘇州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