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方法中,老師對非謂語動詞的教法比較繁瑣,內(nèi)容多而復雜,大部分學生不易掌握。通過教學實踐,本文提出非謂語動詞脈向教學方法,從謂語動詞的時界及非謂語動詞發(fā)生的脈向等分析其語法功能,確定非謂語動詞形式,讓學生對非謂語動詞的運用形成一個比較簡單清晰的概念,易于掌握,學習效果更好。
關(guān)鍵詞:非謂語動詞;脈向;語法教學
一、導語
在一個英語句子中往往有數(shù)個動詞,這些動詞包括謂語動詞和非謂語動詞。謂語動詞在句子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組成部分;非謂語動詞別具一格,其形式雖然簡潔,但在整個英語語法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掌握好非謂語動詞并能正確運用,不但可以修飾句子成分,豐富句子含義,而且能增強句子的動感及感染力。非謂語動詞的教學難點在于其功能和形式。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里,對非謂語動詞一成不變的教學內(nèi)容大部分學生感到復雜而繁瑣,內(nèi)容太多,不易掌握,進而產(chǎn)生厭學的情緒。為更直觀教學,本文提出非謂語動詞脈向教學方法,以全新的視角來分析非謂語動詞三種形式的語法作用原理,摒棄傳統(tǒng)教學中的繁瑣教法,讓學生樂于接受,更容易掌握并能很好地運用和交際。
二、非謂語動詞的脈向及關(guān)系形式
謂語動詞是句子的心臟,其確立了謂語動詞中心體系。一個句子除了謂語動詞心臟外,還有非謂語動詞脈搏,它們構(gòu)成句子心臟和脈絡(luò)的生態(tài)關(guān)系。從普通意義上來講,在一個單句中,第一個或重要的動詞是謂語動詞,其他的動詞就是非謂語動詞。不管是謂語動詞還是非謂語動詞,它們都有其動脈源或動脈靶,即脈向。一個動詞的動脈導向決定其在句子中的放射方向及條件關(guān)系。如:He asked them a question. (我問了他們一個問題。),句子中he和asked是主謂關(guān)系,He was asked a question. (有人問了他一個問題。),句子中he和asked是動賓關(guān)系。非謂語動詞的一般形式有to do, doing, done。非謂語動詞運用形式必須遵循以下兩個統(tǒng)一原則。由于原則關(guān)系,我們有必要將to do和doing,doing 和done來對比分析。
(一)句子謂語動詞時界原則
所謂謂語動詞時界,就是以句子謂語動作發(fā)生或以表達該句子的時間為界線。非謂語動詞在句子中不管做什么成分,只要在句子謂語動詞之后發(fā)生的,或在表達該句子時間之后發(fā)生的動作用非謂語to do形式,即to do表示將來或全過程的動作,動作脈向為主謂或動賓關(guān)系;相反,在謂語動詞之前發(fā)生的動作用doing形式,表示過去(一向來)或正在進行的動作,動作脈向是主謂關(guān)系。以下分析to do和doing的時界關(guān)系。
如句子:I went to see her. (我去看她了。),to see在went 之后發(fā)生,和主語I是主謂關(guān)系。又如:So I asked to be relieved of my job. (因此我請求解除我的職務(wù)。),to be relieved 是在 asked之后發(fā)生的,當然用to do形式,它和主語I的關(guān)系為動賓關(guān)系,故用to do的被動形式to be done。通過對比以下例子,我們同樣可以得出非謂語doing運用形式的結(jié)論。Would you like to play badminton with me? (你愿意和我一起打羽毛球嗎?)句子中to play是在like之后發(fā)生的動作;而句子 He likes playing football. (他向來喜歡踢足球。) 中的playing強調(diào)的是likes前面“一向來的”動作狀態(tài)。又如:I've finished doing my homework. (我做完作業(yè)了。)句中doing是表達have finished前的行為。以下兩個句子中的to do和doing同理:To study English is useful. Studying English is useful. 另外,to do 在謂語動詞時界上表示將來,及動作的全過程;而doing有時候在謂語動詞時界上也表示和謂語動詞同時發(fā)生,表示正在進行。如:I saw them go into the room. (我看見他們走進房子了。),仍然是先有saw,然后才發(fā)現(xiàn)to go into the room全過程。I saw them going into the room. (我看見他們正在走進房子。),句中的saw和going into兩個動作是同時發(fā)生。關(guān)于doing和謂語動詞同時發(fā)生講在第2節(jié)里進行對比分析。
(二)非謂語動詞的脈向原則
每個動作的發(fā)生都有其動作源,即是誰發(fā)出該動作,或該動作是發(fā)給誰的,我們稱這種由動作源方向發(fā)出的動作或動作射向靶標為動作脈向,前者是主謂關(guān)系,后者為是動賓關(guān)系。如 I told them a story. I與told 是主謂關(guān)系;He was offered a job. he與offered是動賓關(guān)系。這種主謂關(guān)系和動賓關(guān)系概念我們可以將之延伸到非謂語動詞形式的運用中,也就是說,確定非謂語動詞形式,除了在第1節(jié)里提及的謂語動詞時界外,還要掌握非謂語動詞動作的脈向,兩者關(guān)系并存。如:I want to go there. (我想到那去。)句子中非謂語動詞用to go是因為句子謂語動詞的時界和to go的動脈方向關(guān)系是統(tǒng)一的;也就是說,to go是在謂語動詞want之后發(fā)生的動作,其動脈源仍是主語I, 故用不定式的主動形式。She refused to be photographed. (她不讓人給她拍照。)句子中非謂語動詞用to be photographed也是因為句子謂語動詞的時界和to be photographed 的動脈方向的統(tǒng)一;也就是說,to be photographed是在謂語動詞refused之后發(fā)生的動作,其動脈源不是主語she, 相反,she是動詞photograph的靶標,故用不定式的被動形式。我們可以通過下面兩個句子中的非謂語動詞形式來分析對比doing和done的用法。
① I saw a running machine.(我看見一臺轉(zhuǎn)動的機器。)
② I saw a trained horse.(我看見一匹良馬。)
兩個句子中的非謂語動詞都是作定語,為什么形式不一樣呢?我們首先要明確doing和done與謂語動詞的時界及其動詞本身的脈向。doing從謂語動詞時界上講,其表示過去一向來、正在進行或伴隨謂語動詞發(fā)生的動作,其動詞脈向為主謂關(guān)系;done從謂語動詞時界上講,表示過去或伴隨謂語動詞發(fā)生的動作,其動詞脈向為動賓關(guān)系。
以上 ①句中謂語動詞saw是主語I發(fā)出的動作,脈向是主謂關(guān)系;第二個動詞running則與主語無關(guān),不是主語發(fā)出的動作。當一個動作與主語無關(guān)時,我們要在該句子里找出其動作源或動作靶,因為任何一個動作都有其動作源或動作靶。既然主語I不是running的動作源,不是“我轉(zhuǎn)動機器”,那它是不是“轉(zhuǎn)動我”呢? 顯然不是。那么running這個動作在句子中最有可能的動作源或動作標是什么?我們只能考察附近的詞machine與running的關(guān)系,可見machine是running的動作源,它們之間的脈向是主謂關(guān)系,并且running和saw同時發(fā)生,“看見”時,“轉(zhuǎn)動”正在進行,符合非謂語動詞doing形式的運用概念,所以本非謂語動詞用running。 又如句子He lay still, staring blankly at the ceiling.(他靜靜地躺著,茫然地望著天花板。)非謂語動詞之所以用staring,是因為he是stare的動作源,是主謂關(guān)系,而且stare和lie同時進行。再如句子Not having enough hands, they couldnt finish the work in time.(由于人手不足,他們不能及時完成工作。)have也是主語they發(fā)出的動作,是主謂關(guān)系,而且not have和not finish是同時存在的動作狀態(tài),故符合非謂語動詞doing形式。
②句中謂語動詞saw與主語I脈向是主謂關(guān)系;第二個動詞trained與主語無關(guān),既不是主語發(fā)出的動作, 當然也不是“訓練我”的動賓關(guān)系。找不到誰發(fā)出train這個動作,但可以找到train的動作靶標horse,因為“馬”不可能發(fā)出“訓練”這動作,但“馬”可以被“訓練”,兩者之間是動賓關(guān)系,而且train 早于saw發(fā)生,在saw 發(fā)生時,train已經(jīng)完成,符合非謂語動詞done形式的運用概念,所以本非謂語動詞用trained。又如句子She entered, accompanied by her mother.(她由母親陪伴著走了進來。)從時界原則上來講,句子中entered和accompanied是伴隨動作,非謂語動詞之所以用accompanied,可見she 不是accompany的動作源,否則伴隨動作就用doing形式。accompanied動作源在句子狀語里介詞by引導的her mother。accompany是及物動詞,其賓語只能是she, 構(gòu)成動賓關(guān)系,故用非謂語動詞done形式。再如句子Viewed from a distance, the island looked like a cloud. (從遠處看,這座島像一朵云彩。),從動詞脈向上看,動詞view和句子主語的關(guān)系是動賓關(guān)系,view 和look屬于伴隨動作,故適用非謂語動詞done形式。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識別下面句子中的非謂語動詞形式的運用原理:
Smiling and talking, they entered the classroom, and then sat down together to read the books written by Mark Twain.
三、結(jié)語
非謂語動詞是一項比較復雜和難掌握的語法內(nèi)容。為此,我們通過以上三種非謂語動詞一般形式的運用原理進行對比分析,深入淺出,目的是拋掉以往繁雜的教條,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化整為零,提出一種較為容易掌握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學習訓練中輕易對非謂語動詞形成清晰的概念,運用時得心應(yīng)手。
當然,非謂語動詞在運用中還有它們的各種時態(tài)、語態(tài)形式,但在實際應(yīng)用中,不管句子有多難,非謂語動詞形式有多復雜,只要以本文提出的時界及脈向原則進行梳理,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誠然,這種教學方法并非解決和提高學生非謂語動詞掌握問題的終極答案,也不是否認其他途徑研究發(fā)現(xiàn)的重要意義。因為學生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掌握非謂語動詞語法功能的全部含義及嫻熟地運用是個十分復雜的問題。筆者提出的時界及脈向原理仍需要經(jīng)過教學實踐進一步檢驗并做相應(yīng)完善。但相信本文探討的內(nèi)容定能對非謂語動詞語法教學的研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戴日新,彭宣紅. 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英語非謂語動詞教學的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0.
[2] 何小燕. 論英語非限定動詞的教學策略[J].《大學時代》,2006.
[3] 郭志剛. 略談非謂語動詞的教學難點[J]. 天津教育,1989.
[4] 李卿. 非謂語動詞教學淺探[J]. 教壇聚焦,2011
[5] 梁本群. 淺談非謂語動詞教學的方法[J]. 校園英語2017.
[6] 溫岐芳. 學習非謂語動詞的策略[J]. 基礎(chǔ)教育理論研究成果薈萃下卷,2006.
作者簡介:羅開飛(1962年生—),男,本科,英語專業(yè),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