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文化認同理論,厘清校園文化認同過程,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例,闡述了校園文化在教學育人、高校建設中的作用,從深層內涵、外顯效果、育人理念多個角度闡明了特色校園文化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過程中的指導意義,以期為推進我國“雙一流”建設提供些許積極啟示。
關鍵詞:一流大學;校園文化;文化認同;北航精神
2017年1月,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fā)改委印發(fā)的《統(tǒng)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對于一流大學的遴選條件明確指出“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方面,傳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成效顯著;增強文化自信,具有較強的國際文化傳播影響力;具有師生認同的優(yōu)秀教風學風校風,具有廣闊的文化視野和強大的文化創(chuàng)新能力,形成引領社會進步、特色鮮明的大學精神和大學文化?!盵1]在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過程中,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強化校園文化的育人作用,提升學校的軟實力已成為國內外教育界的共識。國際上知名學府大多具有獨到的校風、校訓,其承載的優(yōu)秀校園文化享譽世界。因此,堅持文化自信,努力培養(yǎng)、凝聚和弘揚特色的校園文化,對于推進“雙一流”建設尤為重要 [2]。
文化認同理論下的校園文化建設
1.文化認同理論
文化認同理論由美國精神分析學家埃里克森于20世紀50年代初期提出,意指個體對于所屬文化及文化群體內化并產生歸屬感,從而獲得保持與創(chuàng)新自身文化的社會心理過程[3]。文化認同是人們對某種文化在觀念上和心理上持認可和接受的態(tài)度,形成了共同的信念、理想、價值觀并在價值取向、思維模式、行為模式等方面達成一致,從而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向心力。文化認同不僅是對于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更是在特定文化的指引下進行實踐。其特點是:第一,文化認同具有集體性,從社會屬性上看是源于成員與其他成員的社會聯(lián)系;第二,文化認同具有塑造性,社會成員接受文化的過程也是接受文化塑造的過程;第三,文化認同具有動態(tài)性,文化在培養(yǎng)、傳承的過程中發(fā)展變化。
2.校園文化認同
校園文化是以校園為母體,由師生共同創(chuàng)造出來的以精神文化、環(huán)境文化、行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設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精神、校園文明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是大學文化中一種獨特的文化存在形式。
對于校園文化的認同主要是精神上和心理上的認知與歸屬[4]。就文化認同的主體來看主要是高校的教師、學生以及教學管理人員[5];校園文化的認同過程體現(xiàn)在主體學習和工作過程中,通過全方位了解個人的工作形式和狀況,并在之后的工作和學習過程中逐步強化自身所在的學校歸屬感[6],進而實現(xiàn)對校園文化的認同。校園文化通過心理和精神層面影響文化主體,通過逐漸增強的文化歸屬感,實現(xiàn)校園文化認同。
一流大學校園文化的培養(yǎng)與傳承—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例
自1952年建校以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下簡稱北航)在六十多年的建設與發(fā)展過程中,造就了具有自己鮮明個性和特色的校園文化,并使之成為北航人才培養(yǎng)、傳承北航精神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從“以文化人,以文載道,以美育人”的角度來審視,北航特色校園文化建設與北航精神的培養(yǎng)與傳承主要體現(xiàn)在四個方面。
1.秉承校訓強根固魂,以傳統(tǒng)文化理念統(tǒng)領人
校訓作為大學精神的象征,既是校園文化中最具標識性的意象,也是全體師生共同的校園價值準則?!暗虏偶?zhèn)洌泻弦弧弊鳛楸焙叫S?,雖僅寥寥數(shù)字,卻是北航文化智慧的結晶,也是北航精神和校園價值觀的靈魂?!暗虏偶?zhèn)洹敝械摹暗隆笔侵傅赖隆⑵焚|,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報國情懷,到修身齊家、處事待人;“才”是知識積累、知識儲備,是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暗虏偶?zhèn)洹币笕熒鷨T工既要品行端正,具有較高的道德水準;又要有豐富的文化知識、較強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良好的綜合素質?!爸泻弦弧钡恼軐W核心是強調“知”與“行”要相互貫通和促進,化知識為德性、化德性為德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爸泻弦弧币笕熒鷨T工既要追求真理、善于學習,在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提高、不斷創(chuàng)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xiàn)實問題;又要具有高尚的人格,堂堂正正做人、認認真真做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暗虏偶?zhèn)洌泻弦弧钡男S栕鳛楸焙叫@文化中特有的文化符號和最具標識性的精神意象,不但凝練和概括了北航在一切行為和觀念中的主導意識和價值取向,反映了北航的歷史傳統(tǒng)與價值追求,同時也統(tǒng)領著學校所堅守的治學理念和人才培養(yǎng)的基本方法與標準要求,體現(xiàn)了道德與行為、知識與能力、理論與實踐的辯證統(tǒng)一,并成為北航自建校起全體師生的座右銘,激勵著代代北航人開拓前行。
2.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以提升文化自覺塑造人
校園特色品牌文化是一種具有深刻教育性,有效外傾性和鮮明特色性的校園文化。近年來,北航黨委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堅持將校園文化建設當作一項基礎性、戰(zhàn)略性、前瞻性的工作,將大學精神的支撐、大學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作為培養(yǎng)高素質拔尖人才的基本元素,并根據(jù)“扎根中國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學”的發(fā)展定位,著力打造以“弘揚空天精神,服務國家戰(zhàn)略”為特色的校園文化品牌。在精神文化方面,主要通過對校訓、校風、校歌、辦學理念等在校園景觀中予以物化,以“知行”“合一”“致真”“唯實”等名稱來標識大樓、大廈,旨在以學校的核心文化內涵統(tǒng)領和培育師生們的文化品格。在制度文化方面,主要通過制定學校文化建設規(guī)劃、學術道德規(guī)范、師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等,旨在為校園品牌文化建設提供制度保障。在物質文化方面,以航空航天博物館、校史館、科技創(chuàng)新展館、藝術館、晨興音樂廳等“四館一廳”和分布于一校兩區(qū)里的系列文化景觀雕塑,精心栽培的“阿波羅蘋果樹”以及陳列在航空航天博物館內的“北京一號”飛機、“北京二號”探空火箭、“北京五號”無人機,新主樓廣場上神舟飛船返回艙模型等諸多實體實物,作為北航精神培養(yǎng)與傳承的重要文化載體。在行為文化方面,主要通過核心引領、制度保障、平臺依托、人文涵養(yǎng)來規(guī)范師生的文化行為,提升全體師生的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信,塑造健全人格。
3.搭建文化育人平臺,以特色文化活動滋養(yǎng)人
校園文化活動是由廣大師生共同參與、共同實踐、共同創(chuàng)造的,具有互動性、滲透性、傳播性、傳承性等特點,是覆蓋最廣 、影響最大、最受師生歡迎的一種文化形式。北航的校園文化活動主要有四種形式:一是打造藝文賞析與體驗實踐教學示范平臺,通過第二課堂開展“弘揚中華藝文精髓,承續(xù)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系列教育活動,如舉辦北航大講堂、高研論壇、詩詞清賞與誦讀、藝術家駐校計劃等主題文化沙龍等,發(fā)揮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對學生的滋養(yǎng)作用,提升學生人文藝術素養(yǎng)。二是著力建設高端藝術傳播平臺,把學校“四館一廳”等文化傳播陣地作為第三課堂,借鑒國內外大學人文藝術素養(yǎng)教育的成功模式與經驗,突出以育人為核心的多元文化交流,通過高品位藝術展覽,國內外高水平文藝演出,優(yōu)化育人生態(tài)。三是以弘揚和傳承北航精神為己任,搭建藝術創(chuàng)作與實踐平臺。以學校大學生藝術團為龍頭,挖掘典型素材,汲取創(chuàng)作靈感,創(chuàng)作了舞蹈《飛天之夢》《馬蘭盛開的地方》《逐夢蒼穹》,音樂劇《羅陽》,歌曲《西府海棠》,話劇《永恒》《北京五號》,大型交響合唱《星空組歌》等突顯航空航天文化特色的原創(chuàng)文藝作品。其中,音樂劇《羅陽》至今已經連續(xù)演出5年,共35場,覆蓋觀眾7萬余人次,成為本科生的入學第一課。這些作品以不同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反映了學校發(fā)展的歷程,謳歌了北航人“空天報國、敢為人先”的精神,豐富了師生們的校園文化生活,引起了師生們的心靈共鳴,激勵師生刻苦鉆研、科技創(chuàng)新,共筑“北航夢”,實現(xiàn)空天報國的志向;贏得了社會各界及軍工人的廣泛贊譽,提升了北航在全國高校中的知名度,擴大了社會影響力。
4.優(yōu)化文化育人環(huán)境,以特色文化景觀熏陶人
大學環(huán)境文化是大學育人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軟實力的一種直觀反映。大學環(huán)境文化建設主要包括校園內的環(huán)境布局、校園的建筑風格、開展校園活動的場所與設施等。多年來,北航著眼于深化大學文化內涵,拓展以藝術滋養(yǎng)校園的空間,統(tǒng)籌規(guī)劃“一校兩園”的文化資源,以“突出個性,注重品位,彰顯特色,支撐未來”為目標要求,科學布局,細微入手,扎實推進校園文化景觀建設,陸續(xù)建成了40多件與校園環(huán)境融合、傳統(tǒng)特色突出、藝術品味高雅的主題藝術雕塑。這些作品按意境內涵歸納,主要分為三類:《校訓石》《校訓樹》《世紀之聲》《我們的傳統(tǒng)》《仰望星空》等雕塑作品,意在弘揚北航精神與彰顯治學文化理念;《錢學森銅像》《馮如銅像》《楊為民銅像》等人物雕塑和《翱翔的歷程》大型浮雕,意在緬懷先賢大師們的功績,突出軍工文化底蘊,追溯航空航天科技發(fā)展歷程,弘揚空天報國精神;《協(xié)奏曲》《時代輪》《擎》《契合》《風之舞》《異質同構》《合力》《永恒的搏擊》等藝術雕塑作品,則以不同的藝術手法、風格,以多種語義、意象表現(xiàn)了科學與人文精神,展示了現(xiàn)代與未來。這些造型多元、技藝精湛、形象生動、寓意深遠的主題雕塑,進一步豐富了校園的文化景觀內涵,直觀反映了北航的精神風貌,而且像一本無聲的教科書,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心靈震撼力,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人格的修養(yǎng)以及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莘莘學子在學校汲取人類先進文明成果的同時,在優(yōu)美、健康、多元的校園景觀里,感受濃郁的特色文化氣息,接受藝術熏陶,體會北航精神和治學理念,激發(fā)求知求能欲望,陶冶情操,端正“三觀”,樹立報國情懷,這正是北航特色文化景觀育人的目的所在。
結論
培養(yǎng)與傳承優(yōu)秀文化是大學的使命所在,校園作為傳承文化的一個特殊載體,也承載著大學的過去、當前與未來。如今的北航其內在凝聚力和國內外影響力顯著提升,躋身國內雙一流大學的第一方陣。北航校園文化作為師生共同的精神財富,通過多年傳承、積淀與創(chuàng)造,形成了自己鮮明的文化特色,也孕育培養(yǎng)了不同于其他學校的氣質、精神?!翱仗靾髧?,敢為人先,嚴謹求實,愛國榮?!钡谋焙骄瘢炎V寫在校歌的旋律里,鐫刻在校園的雕塑上,固化在學校的樓館內,扎根在學子的記憶里。有這樣的文化背景、文化認同,相信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途上,北航人一定會腳踏實地,面向未來,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參考文獻:
[1]王戰(zhàn)軍.世界一流大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政策匯編[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8:8.
[2]陳劍.文化自信視域下的大學校園文化建設[J].中國成人教育,2018(17):60-64.
[3]周婷.認同理論視閾下校園文化內化的過程探析[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41(3):154-156.
[4]林文樹.校史文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應用的思考[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19,32(6):16-17.
[5]裴秋芬.校園文化建設的三重價值維度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4):79-81.
[6]錢若瑩,張越.提高大學生校園文化認同的對策研究—基于微平臺視角下[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9(4):24-25.
(作者單位:楊姿楚,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團委;劉潤澤,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
[責任編輯:苑聰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