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英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奎屯農(nóng)七師131 團醫(yī)院,新疆 奎屯)
精神科收治的患者通常病程長,且很多精神疾病難以徹底治愈,容易反復發(fā)作,給患者身心健康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同時也加重家庭的精神心理負擔以及經(jīng)濟負擔[1]。一些精神科患者還有暴力、自殘等傾向,對自身以及他們的生命安全會構成威脅。為此,對于精神科護理工作有更高的要求。精神科護理人員長期處于較高的精神壓力和工作壓力之下,容易增加護患糾紛的發(fā)生率[2]。而要想讓精神科患者對醫(yī)護人員工作更加依從,需要全面提升精神科護理質量。本研究通過在精神科護理管理中引入人性化管理理念,結果顯示護理質量得到顯著提升?,F(xiàn)進行如下報道。
選擇2018 年1 月至2019 年6 月本院精神科護理人員共計40 名,按照隨機原則對入選對象實施分組:(1)研究組共有護理人員20 名,年齡24-45 歲,平均(36.5±3.1)歲;其中1 名男性,19 名女性;職稱情況:主管護師共有2名,護師共有8 名,護士共有10 名;學歷情況:中專共有4名,大專共有8 名,本科及以上學歷共有8 名。(2)對照組共有護理人員20 名,年齡23-46 歲,平均(36.8±2.9)歲;男女護理人員人數(shù)分別為1 名、19 名;職稱情況:主管護師共有2 名,護師共有7 名,護士共有11 名;學歷情況:中專共有3 名,大專共有8 名,本科及以上學歷共有9 名。兩組研究對象的各項一般資料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符合均衡性對照研究的標準。
對照組護理人員按照常規(guī)護理管理模式開展各項護理工作,同時加強對科室護理人員的專業(yè)培訓,使其專業(yè)技能、素養(yǎng)得到提升。研究組護理管理中引入人性化管理理念,內(nèi)容如下。
1.2.1 建立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
精神科具有其特殊性,為此,在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方面,應當結合科室特點和要求,對各項護理工作、流程、服務標準等進行細化,并建立完善的績效考核方案,同時完善各項規(guī)章制度,使護理工作的開展有章可循[3]。對各項工作標準、服務項目盡量進行細化、量化,同時引入優(yōu)質護理服務相關內(nèi)容。
1.2.2 轉變護理觀念
護士長不定期組織科室護理人員開展專業(yè)知識、護理技能的培訓,給護理人員提供更多外出學習、進修、交流的機會。而對于新護士,則應當認真做好崗前培訓,保證他們具有較為扎實全面的專業(yè)知識以及護理技能,出科考核合格方可上崗。加強科室規(guī)章制度、安全管理、應急預案、工作流程、崗位職責等內(nèi)容的培訓,使護理人員能夠對自身工作有更加正確全面的認識,能夠積極轉變觀念,樹立工作責任心以及積極性,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4,5]。
1.2.3 實施彈性排班
精神科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精神壓力均較大,因此需要根據(jù)護理工作需求進行合理排班[6]。在排班方面,應當結合精神科特點,在治療時間、服藥期間、進餐時間等適當增加護理人員數(shù)量,避免發(fā)生意外事件,從而更好地保證工作質量,保障患者的安全。
1.2.4 識別重點患者
根據(jù)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制作相應的識別卡片,如果患者病情嚴重,在患者衣物、床頭等明顯位置放紅色卡片,如果患者病情一般,則放置藍色卡片,對于病情較輕的患者,放粉色卡片等。另外,需要做好防傷人、防毀物、防外逃、防自殺、防壓瘡、防藏藥等重點標識,避免出現(xiàn)意外事件[7,8]。
(1)比較兩組工作質量評分情況,評價指標包括專業(yè)技能、基礎專業(yè)知識、工作主動性、工作責任心。每項滿分均為100 分。(2)比較兩組工作倦怠和工作投入量情況:其中工作倦怠使用MBI-GS 工作倦怠量表進行評價,評價內(nèi)容包括消極情緒、成就感、個體化等,分數(shù)越低說明護理人員對工作的倦怠感越強;醫(yī)務人員工作投入量表評價指標包括專注、活力、對工作奉獻力度等,最高分為6 分,最低分為0 分,分數(shù)越高越好。
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18.0 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及計數(shù)資料比較分別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并分別用(±s)和(%)表示,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各項護理質量評價指標評分均明顯比對照組更高,組間差異存在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研究組護理管理后的MBI-GS 工作倦怠量表評分為(41.84±2.41)分,醫(yī)務人員工作投入量表評分為(5.50±0.47)分,以上各項指標的組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研究組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詳情見表2。
表1 兩組護理質量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護理質量評分對比[(±s)/分]
組別 例數(shù)(n) 專業(yè)技能 基礎專業(yè)知識 工作主動性 工作責任心研究組 20 96.77±2.13 95.64±2.56 95.43±1.97 95.12±2.35對照組 20 85.13±2.22 84.46±2.57 83.08±2.37 81.00±2.64
表2 兩組工作倦怠、工作投入量情況對比[(±s)/分]
表2 兩組工作倦怠、工作投入量情況對比[(±s)/分]
組別 例數(shù)(n) MBI-GS 工作倦怠量表 醫(yī)務人員工作投入量表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研究組 20 32.61±2.83 41.84±2.41 2.60±0.57 5.50±0.47對照組 20 32.11±3.40 37.90±2.14 2.54±0.63 4.23±0.39
精神科收治的患者疾病特殊,對護理工作的要求更高,這也使得精神科護理人員需要承受較大的精神心理壓力,從而導致他們出現(xiàn)職業(yè)倦怠。本研究通過在護理管理中引入人性化管理理念,結果顯示,護理人員的工作主動性、積極性、責任感、專業(yè)性等都得到明顯提升,且有效改變了護理人員的職業(yè)倦怠狀況,使其能夠更加積極主動投入到護理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