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教師應注重在語文教學中融入德育思想,增強語文課程的德育功能。在語文教學中融入德育思想,有助于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在語文教學中融入德育思想的策略有:教師以身作則,樹立德育榜樣;立足語文教材,深挖德育素材;開展朗讀訓練,滲透德育思想;應用故事教學,融入德育思想。
關鍵詞:語文教學;德育;融入;價值;策略;榜樣;教材;朗讀;故事教學
中圖分類號:G416;G62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23-0022-02
德育是學校育人之本,是學校工作的靈魂。德育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具體就是除了教授學生語文知識與技能外,還要注重強化語文知識的文化教育功能,使學生可以形成良好的文化素養(yǎng)與傳統(tǒng)美德。青少年時期是德育啟蒙階段,會對學生的性格塑造與品性養(yǎng)成產(chǎn)生深遠影響,此時抓住語文學科教學特征與內(nèi)容,加強德育思想滲透,有利于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膬?yōu)秀人才。因此,語文教師應注重在教學中融入德育思想,增強語文課程的德育功能。
一、語文教學中德育思想的融入價值
1.有助于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發(fā)展
當前,學生面臨著更為開放的社會發(fā)展環(huán)境,獲取信息的方式很多,學生可以利用手機瀏覽信息。在上網(wǎng)瀏覽信息的過程中,由于一些學生自控能力比較差,分辨事物好壞的能力不足,所以容易受不良思想的影響而形成錯誤的價值觀念。如果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融入德育思想,有效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如有關愛國熱情、理想信念、人生價值與堅強意志的內(nèi)容等,就可以使學生受到德育思想的熏陶,糾正他們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等不良習慣,培養(yǎng)他們健全的人格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
2.有助于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
隨著新課標的推行,語文課程教學的根本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具體包括語言知識建構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和文化傳承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文化品格和思想道德素養(yǎng),而這些實際上與德育內(nèi)容有很大的重合?;蛘哒f,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與德育之間有很強的融通性。因此,教師通過開展語文德育,有助于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二、語文教學中德育思想融入的創(chuàng)新對策
1.教師以身作則,樹立德育榜樣
學生通常會將教師當作自己學習與模仿的對象,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以身作則,將自己作為德育榜樣,以文明的“言”與“行”影響學生,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德育熏陶,形成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教師要以自身良好的德行感染學生,實現(xiàn)潤物細無聲的德育效果。在學校的校園、走廊或教室的地面上發(fā)現(xiàn)垃圾之后,教師要主動撿起來,將其扔到垃圾筐,引導學生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的習慣;遇到其他教師或領導的時候,教師要主動問好,引導學生養(yǎng)成懂禮貌的習慣;參加班級活動或校內(nèi)活動時,教師要積極參與,引導學生養(yǎng)成積極參加集體活動的習慣;為學生批改作業(yè)的時候,教師要做到嚴謹、認真,引導學生養(yǎng)成嚴謹、認真的做事習慣。教師的這些行為,都有利于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和思想道德素養(yǎng),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2.立足語文教材,深挖德育素材
將德育思想融入語文教學之前,教師需要深挖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如有關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祖國秀麗山河、革命精神與愛國熱情等內(nèi)容。教師應結合這些德育素材,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思想與方法,從而提升語文德育效果。此外,針對不同年級的教材內(nèi)容,教師要注意結合相關德育內(nèi)容,靈活開展多種多樣的德育活動,以進一步提升德育效果。
例如,教學《狼牙山五壯士》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電影《狼牙山五壯士》的片段,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引導學生思考和感受狼牙山五壯士的英勇行為與大無畏精神,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又如,教學《憫農(nóng)》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體會農(nóng)民伯伯種植莊稼的辛勞,使學生懂得食物來之不易,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熱愛勞動、勤儉節(jié)約的道德素養(yǎng),這對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能夠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除了教材內(nèi)容,教師還可以向課外拓展。比如,為培養(yǎng)學生孝敬父母的德行,教師可以推薦《媽媽心·媽媽樹》等符合學生閱讀需求的繪本,借助課外閱讀素材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
3.開展朗讀訓練,滲透德育思想
朗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最能引發(fā)學生內(nèi)在情感的環(huán)節(jié)。朗讀教學倡導學生在深入理解文本知識與含義的基礎上,抓住文本所蘊含的思想情感,以恰當?shù)恼Z氣和語調(diào),配合相應朗讀技巧進行飽含情感的朗讀。這樣,就可以深化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使學生深入體會文本中的德育思想,從而提升德育效果。為此,教師可以利用那些蘊含德育素材且適宜朗讀的文本,指導學生展開朗讀訓練,讓學生通過朗讀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此外,為了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和積極性,教師可以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科學選擇和設置背景音樂,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朗讀氛圍。這樣,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促進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從而提升德育效果。
例如,教學《桂林山水》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抓住有關桂林山與水特征描寫的語句,先深入理解這些語句的基本內(nèi)容與含義,然后采取多樣化的朗讀方式,讓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在朗讀訓練中,學生能夠深化對文章的理解,被其描寫的秀麗山河的壯觀情境所震撼,從而形成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在具體的朗讀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采用美讀、指明讀、默讀、齊讀、賽讀及小組讀等多種朗讀方式,促使學生了解桂林的山的險要、奇特和秀麗,桂林的水的綠、清和靜。這樣,既能讓學生充分感受桂林山水的宏偉與壯觀,形成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又能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4.應用故事教學,融入德育思想
學生比較喜歡聽故事,尤其喜歡聽一些玄幻、奇特、神奇的童話故事及趣味性較強的寓言故事。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將德育思想融入故事中,讓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語文教材中包含大量寓言類與童話類故事,這些故事中蘊含著真善美,教師應該利用這些故事吸引學生,讓學生體會故事中的真善美和假惡丑,讓學生追逐真善美,鞭笞假惡丑。這樣,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
例如,教材中的課文《牧童和狼》《鷸蚌相爭》《揠苗助長》和《剪枝的學問》等都包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與道德思想。如《鷸蚌相爭》這則寓言故事可以使學生懂得合則有力,如果一味地爭,就會使雙方出現(xiàn)兩敗俱損的問題;《揠苗助長》這則寓言故事可以使學生懂得做事情要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做,不能急于求成??紤]到不同年齡段學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與閱讀習慣,教師在開展故事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滲透分層教育理念與思想。比如,對于低年級學生,教師除了可以運用故事教學法之外,還可以運用繪畫類、舞蹈類、歌唱類等游戲教學法。對于已具備一定認知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高年級學生,教師在運用故事教學法的過程中,應盡可能選擇一些貼近現(xiàn)實的故事,如社會時事新聞等。這種差異化的故事教學法,可以有效地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德育思想在語文教學中的融入,有助于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為了提高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效果,語文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則,平時注意規(guī)范和約束自己的言行,并且在語文教材中深挖德育素材,配合朗讀教學法和故事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為社會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膬?yōu)秀人才。
參考文獻:
[1]董志坤.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研究[J].成才之路,2016(05).
[2]張虹霞.語文教育與德育的融合及滲透策略[J].語文建設,2015(06).
[3]陳海嫻.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D].上海師范大學,2011.
[4]吳秀琴.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J].語文學刊,2010(22).
作者簡介:朱全仁(1971-),男,甘肅通渭人,一級教師,從事語文教學與研究。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Chinese Teaching
Zhu Quanren
(Tuanjie Teaching Center of Changjiahe Town, Tongwei County, Gansu Province, Tongwei ?743312, China)
Abstract: Chinese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gr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to Chinese teaching and enhance the moral education function of Chinese curriculum. The integr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to Chinese teaching help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y and Chinese core literacy. The strategies of Integrating Moral Education into Chinese teaching include: teachers set an example by setting an example for moral education; based on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deeply dig moral education materials; carry out reading training to infiltrate moral education thought; apply story teaching to integrate moral education thought.
Key words: Chinese teaching; mor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value; strategy; example; teaching material; reading aloud; story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