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保剛
摘 要:項目教學法在中等職業(yè)學校中被廣泛長期應用,為彌補其劣勢、發(fā)揮其優(yōu)勢,文章基于“互聯網+教育”思維,提出在信息技術有效支撐下的混合式項目教學法,以中等職業(yè)學校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課程為例,介紹了本課程的項目設計,探索混合式項目教學的具體實踐模式并加以反思。
關鍵詞:混合式項目;中職課程;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1-19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14-0061-02
中等職業(yè)學校主要培養(yǎng)具備專業(yè)素養(yǎng)、專業(yè)技能的應用型人才,適合用項目教學法開展教學。隨著對“互聯網+教育”理念的深入研究與實踐,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受到推崇,產生了混合式教學法?;旌鲜浇虒W法是指將傳統課堂教學和在線教學結合,用最優(yōu)媒體(或媒體組合)呈現適合學生學習的最佳模塊(或模塊組合),從而達到“教”與“學”的目標并獲得最優(yōu)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
一、混合式項目教學法的內涵
混合式項目教學法是以關聯主義和新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礎,基于現代職業(yè)教育理念,強調師生通過對課程內容的項目化設計,共同開展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利用信息技術實現教學流程再造和時空拓展的教學方式。
二、混合式項目教學法的比較優(yōu)勢
(一)項目教學法透視
項目教學法(PBL)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處理一個獨立項目的全過程,包括收集信息、設計方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項目教學法對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積極的幫助,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實操能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但多年的教學實踐表明,它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第一,大班教學制無法讓每個學生都受益;第二,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學習資源、師生交流等有限;第三,項目質量的多元評價和反饋的及時性難以保證。
(二)混合式項目教學法的優(yōu)勢
何克抗教授提出,深度融合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即在教學過程中將信息技術有效地融合于各專業(yè)學科的教學過程,來營造理想的教學環(huán)境,構建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與學新模式。混合式項目教學把傳統項目教學法和在線教學法兩者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有效地提升了教師的教學質量,提高了學生學習參與度和學習效率。混合式項目教學法保留了傳統項目教學法的優(yōu)點,在教學資源、教學組織、教學時空等方面得到強化和延拓。
三、混合式項目教學法的具體實踐
混合式項目教學法的有效實施需要軟硬件的支持,要系統考慮平臺、軟件、資源的支持度,要開發(fā)出可操作性強的教學模式,尤其重要的一點是教師必須對課程進行項目化整體設計。下面以中職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課程為例,介紹混合式項目課程規(guī)劃及教學流程。
(一)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課程項目規(guī)劃
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課程是汽車維修專業(yè)必修的核心課程之一,這門課程共4學分,80課時。本課程由離合器、手動變速器、自動變速器等10個章節(jié)組成,主要包含了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制動系4個系統。根據項目教學設計思路,按照汽車維修工作崗位的實際要求,共設置了8個章節(jié)16個項目任務,專業(yè)課程項目組織結構如表1所示。
(二)混合式項目教學設計
按照中等職業(yè)教育培養(yǎng)目標,結合崗位實際需求,對課程中的項目進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設計。
混合式項目教學設計的精髓是流程再造,即以促進學生的項目學習為中心,提供在線預習、任務情景、項目工單、課程導入、課前檢測、電子課件、課堂教學互動、項目測評、課堂拓展、課堂小結等主要活動選項,根據不同的項目重組流程與之相匹配,體現課內外一體化原則?;旌鲜巾椖拷虒W設計流程如表2所示。
課前,多渠道收集項目教學資源,將教學項目的故障成因、知識點、技能點制作成微課,讓學生多次觀看、反復學習,并通過UMU教學互動平臺對學生預習、自學的結果進行測評,及時解答學生在交流討論區(qū)提出的問題。由此,根據所掌握的學情確定更適合的項目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制訂更有針對性的教學實施方案。
課中,線上與線下活動交替進行。首先,將汽車底盤實訓設備展現在學生面前,然后對項目的知識點、技能點以及一些學生無法直觀進行學習的情景進行可視化處理,如通過制作互動動畫、拍攝視頻或實時展示技能操作等方式實現教、學、做一體化。整個過程由教師發(fā)布任務工單,學生討論工作計劃,教師協助確定工作方案,學生實施項目任務,教師巡回指導項目進展、展示成果,小組考核評價等環(huán)節(jié)有序組成。對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技能點,教師可以通過線上查詢資料,進行現場教學指導。對較為復雜的項目,可以讓學生利用學習平臺進行闖關式進階學習。整個教學過程理論結合實操,線下結合線上,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實操技能、學習興趣和效率,也提升了學生自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后,學生完成本項目試題庫的訓練和測試,同時利用學習平臺完成項目在線作業(yè)和課外拓展練習,還可以將學習心得和問題上傳至交流討論區(qū)。教師及時回復學生留言或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這樣,學生可以利用學習平臺進行線上學習和課后復習,提升學習效率,提高學習成績。
課程項目的學習評價和考核是保證學習質量的重要抓手,在學習評價和考核方案的設計上,混合式項目教學重視學習的過程性評價和學習的總結性評價的結合,線上與線下考評的統一。這樣,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操作情況、討論參與情況、提問與答疑情況以及在線的課前預習、課中互動、課后測試等都是考核的重點。課程考核成績由系統自動生成的數據和課程多元考核的分數組成。
四、混合式項目教學設計的效果和反思
混合式項目教學充分調動了多主體的參與、多介質的支持、多模態(tài)的呈現,從學生期中考試成績、期末考試成績、課堂表現、課后作業(yè)完成、線上學習任務完成、線上活動參與、線上交流發(fā)帖的數據來看,學生能夠利用學習平臺更加主動地開展學習和交流。學生能夠在課前、課中、課后按教師的要求使用線上教學資源,完成項目任務。學生在課堂上的項目操作質量也有較大的提高。教師通過平臺及時跟進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學習情況以及學習效果,對學生的項目完成情況有了較為科學、全面的掌控。
誠然,在教學實踐中也出現了一些困難和問題需要解決。一方面,混合式項目教學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面臨較大的挑戰(zhàn)。實施混合式項目教學的前提是要有優(yōu)質的教學微課視頻,而制作高質量的教學微課視頻需要制作人員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專業(yè)知識和操作技能,需要學校提供專業(yè)的培訓,所以學??梢岳镁氛n程建設、示范專業(yè)建設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水平和微課制作技能,進而提升網絡課程資源質量。另一方面,學生對混合式項目教學的有效開展還需要經歷一個適應的過程。若學生對網絡學習工具較為陌生,混合式項目學習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當學生在使用信息化手段進行學習時,教師應當給予其必要的培訓、指導、幫助。此外針對部分學生使用在線教學資源頻率不高的現象,教師可以利用VR、AR、MR等技術提高資源的交互性和趣味性。
五、結語
總之,混合式項目教學法在中等職業(yè)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課程中的應用,不僅提高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了學生技能素養(yǎng),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課程規(guī)劃能力、教學設計能力、資源開發(fā)能力、課程實施能力。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技術與教學法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場景會層出不窮。
參考文獻:
[1]于 穎,周東岱,鐘紹春.從傳統講授式教學模式走向智慧型講授式教學模式[J].中國電化教育,2016(12),134-136.
[2]蔣慶斌,徐國慶.基于工作任務的職業(yè)教育項目課程研究[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5,26(22):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