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爾尼沙·熱依木
摘要:隨著現(xiàn)代社會需要的持續(xù)推進,科學技術發(fā)展水平不斷提高,各個領域已經(jīng)普遍應用計算機,它在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因此,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fā)展,高職院校應重視對學生的計算機教育。然而,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不適合新課程教學發(fā)展的需要,極大地影響了教學效果。為了達到計算機教學的目的,任務驅動法的提出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關鍵詞:任務驅動法;高職計算機教學;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712;TP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20)02-0013-01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the needs of moder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constantly improving, the computer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it plays a huge role in people's work, study and life. Therefore, in order to make students better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puter education for students.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is no longer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urriculum teaching needs, greatly affecting the teaching effec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omputer teaching, the task-driven method has solved this problem well.
Key words:task-driven method;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teaching; Application analysis
1? 計算機教學的現(xiàn)狀
在我國高職計算機教學中,通常情況下分為兩個部分:第一,計算機的理論知識教學,這一部分知識的理論性較其他學科強,知識點多且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十分困難,甚至有時還會不理解課本中的知識點,因此容易產(chǎn)生畏懼心理,并缺乏對計算機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導致很難有顯著的教學成果。第二,計算機的實際應用教學,很多學生潛意識里認為計算機的學習十分困難,很難找到學習計算機的樂趣,對于編寫程序只會感到枯燥、無味,并將教師布置的任務當作負擔,這對計算機的學習十分不利。[1]
2? 任務驅動法的優(yōu)勢
任務驅動法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圍繞教學任務進行授課。這種教學方法有助于教師清晰地把握教學思路,學生能夠更快地樹立學習目標,對應該掌握的知識有一個很好地了解,使其高質量達到教學目標。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這種教學方法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灌輸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完成課程中的任務,給學生施加適當?shù)膲浩雀?,讓他們樹立緊張的學習意識。讓學生分組討論和交流計算機知識,將成績優(yōu)秀的和成績一般的學生分為一組,取長補短,互相學習進步。還可以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活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3? 任務驅動法在實際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3.1要明確教學任務目標。任務驅動法應用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就是明確教學的任務目標,保證任務目標的選取內容能夠充分地體現(xiàn)教學內容和突出專業(yè)知識,學生通過完成相應的任務可以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并且要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當明確教學目標后,要對教學任務進行分解,將所要教學的知識與相應的任務進行結合,確保涵蓋所有的相關知識點。在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中,要圍繞不同的任務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讓學生帶著探索的心理去學習,在實際的教學情景中獲取知識,從而降低知識的難度,讓學生更好地吸收和理解。
3.2對任務進行分析。任務分析工作在任務驅動法教學模式中是很重要的一步,教師通過引導學生使用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和將要學習的新知識來分析任務,并在適當?shù)那闆r下對新知識進行分析,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知識應用的習慣。比如,在教授計算機的組裝和維修這一知識點時,可以將主機的裝置和不同的配置組裝等各個任務進行相應的分解,讓分組的學生進行相互交流,分工合作,逐個解決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2]當然,教師適當?shù)氖痉逗椭笇潜夭豢缮俚?,讓學生清楚地了解和認識到所學知識的運用和關鍵的注意事項,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動手實踐欲望,讓學生在自主摸索中不斷成長和學習。
3.3教學任務的完成。完成教學任務是任務驅動法的核心,學生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主體,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操作,才能在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了解自己缺乏哪方面的知識,進而通過分析和思考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解決方法的運用。這一過程能有效激發(fā)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更好地展示自我,而不是教師將知識灌偷給學生,降低了學生的主動性。因此,在教學任務完成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發(fā)揮自己的監(jiān)督和指導的作用,在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和探索的同時,確保教學任務能夠成功、順利地完成。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不理解和不能解決的問題時,教師應該及時給予學生適當?shù)慕ㄗh和指導意見,讓學生更好地在計算機實踐中應用所學的知識。
3.4完善任務評價。任務評價的主要目的就是對教學目標,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效果的一個統(tǒng)計,實現(xiàn)對整個教學活動的評價,并讓教師充分了解到其中所存在的問題。因此,任務評價的指標就需要具有一定的價值性和可操作性,以此作為任務驅動法開展的前提。[3]可以通過師生互評、生生互評、師生自評、生生自評的方式,更好地體現(xiàn)教學效果,讓教師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學方向、學生的整體水平以及學生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以此來制定以后的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4? 結束語
在高職院校的計算機的教學過程中,合理的運用任務驅動法是十分必要的。教師也要跟隨時代的腳步,及時學習最新的計算機知識,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完善教學方式,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在教學中應用任務驅動法時,要以學生為主體,挖掘他們的長處,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優(yōu)勢,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達到想要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薛濤.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訓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通訊世界,2020,27(04):198-199.
[2]董朝賢.任務驅動法在高職計算機教學中的運用[J].三門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18(04):70-73.
[3]魏威.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5(34):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