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
摘 要:閱讀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板塊,小學階段作為打基礎的重要學習階段,在這一過程中如何有效的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并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是眾多小學語文教師所探究的問題。本文通過“發(fā)揚閱讀個性”、“開展閱讀活動”以及“掌握閱讀方法”三個方面展開討論,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
在小學階段,教師開展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導學生領會蘊藏于文字和文章之中的感情,并促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掌握一定的句式和寫作技巧。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以及邏輯思維發(fā)展還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在這一階段,教師需要在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的基礎上進行閱讀教學,并努力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潛能,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
一、掌握科學閱讀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diào)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用普通話正確且有感情的閱讀文本,朗讀文字內(nèi)容,并將朗讀這一閱讀方法貫穿于各個語文教學階段之中。這就意味著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想要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首先就需要保證學生能夠用“正確”的方式來進行閱讀,進而才能在此基礎上對文本中所蘊含的感情和所使用句式進行揣摩和分析。
例如,在引導學生閱讀《飛向藍天的恐龍》這一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先將“飛向藍天的恐龍”這個標題寫在黑板上,然后提問:“同學們在看到‘飛向藍天這4個字時,同學們都想到了什么?”學生在思考后回答:“想到了飛向藍天的白鴿”、“飛向藍天的雄鷹”、“飛向藍天的小鳥”……,而后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應的為學生出示兩幅鳥的圖片,引導學生進行觀看。接著引導學生初讀課文來學習字詞。在初讀結(jié)束后,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對第一自然段的內(nèi)容進行品讀,教師:“在第一段中有一個恐龍如何飛向藍天的結(jié)論,請同學們將這個句子劃出來?!痹僖龑W生理解“中生代”,并提問:“這一漫長的時期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而后教師出示中生代的圖片,引導學生思考:在看到圖畫后同學們都想到了什么?都有什么印象?并和學生一起進行總結(jié):到處都是恐龍世界被恐龍主宰著,在那個時期地球上還沒有人類出現(xiàn),到處都是恐龍,有大型體型龐大的食草類恐龍,有異常兇猛茹毛飲血的肉食類恐龍,因此那個時代被我們稱為恐龍時代。如此,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提問和圖片的方式引導學生對《飛向藍天的恐龍》進行閱讀,使得閱讀過程能夠更加有效,學生也能夠通過閱讀掌握更多的知識內(nèi)容。
二、發(fā)揚學生閱讀個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的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在閱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發(fā)揚個性。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的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適當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qū)W習到相應的知識內(nèi)容,而有了這些知識內(nèi)容的積累,學生的知識面也能夠得到拓展,并掌握文章里面的文字表達方法和感情抒發(fā)技巧,進而推動學生內(nèi)化知識,使得學生能夠愛上閱讀。
例如,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講解課文開展閱讀教學時,通常會要求學生逐字逐句的進行背誦以及默寫,這種方式盡管能夠提升閱讀的速度,但是卻不能夠拉高閱讀的效率。在學生背誦和默寫的過程中,學生通常是“有口無心”,“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背什么”。這種情況下的課文背誦無疑是毫無意義的。因此,在教學《紅馬的故事》這一課文時,教師可以首先為學生出示一張畫有馬的圖片,然后引導學生進行自由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可能會有部分學生也嘗試在草稿紙上畫出了一只紅馬。在這里,部分教師可能會斥責學生,認為學生沒有認真閱讀,但是實際上,這卻正好是學生認真閱讀的體現(xiàn)。正因為學生仔細的閱讀了文章,才會在閱讀過程中和“我”一起畫出了一匹紅馬。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個性,并給予學生及時的鼓勵,以此來促進學生閱讀個性的發(fā)展。
三、開展課外閱讀活動
同時,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能夠通過開展一定的課外活動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同時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課外閱讀,而不是處于被動地位,被強制性的要求去進行文章閱讀和背誦。
例如,在學習《觀潮》時,教師可以首先為學生出示幾張有關于潮水的圖片,而后引導學生思考:“提到‘潮,同學們的第一反應是什么呢?”然后引導學生進行搶答,不能用相同的詞語回答,于是學生的積極性被重復的調(diào)動起來,紛紛回答“雄偉”、“壯觀”、“磅礴”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能夠?qū)Α俺薄庇幸粋€大致的印象,接著教師再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讓學生對“錢塘江大潮”進行概括,學生就不禁用上了在上一環(huán)節(jié)中所提到的詞語,如“雄偉壯觀”、“氣勢磅礴”等。同時,教師可以設立相應的朗誦比賽,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有感情、有思想的進行文章閱讀,其他學生則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進行投票,選出朗誦最好的小組,對于全班同學選出的最優(yōu)秀的朗誦者,教師可以相應地準備一些獎品來進行獎勵,使得他們能夠收到來自于教師的正面的反饋,進而鼓勵學生更加認真用心的進行文章閱讀,以此來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揚學生閱讀個性并積極開展閱讀活動,促使學生能夠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來進行閱讀,充分提升小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趙培香. 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研究及啟示[J].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5(1).
[2]黃靜. 淺談如何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 華夏教師, 2015(12):7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