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成鳳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在化學課堂當中融入情境教學法的意義,從而引出情境教學法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為實驗情境、生活情境、探究情境、學習空間、學生的主體地位五個方面進行闡述,力求通過本文的探究,可以使相關教育中作者意識到情境教育法的重要性,初步了解其應用的方式方法,并可以結合實際教學環(huán)境來改善高中化學課堂的效果。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高中化學;教學應用
化學是一門比較微觀和抽象的學科,學生吸收知識的過程比較困難,而高中化學課程內容又比較復雜,公式以及化學符號非常多,為學生的學習加大了難度,所以,高中化學教學應該跟上時代的腳步,對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進行改良和創(chuàng)新,利用情境教學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性,也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從而保證教學質量。
一、在化學課堂中應用情境教學法的意義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素質教育為前提,在教學當中重點關注學生的主導立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將情景化教學運用到高中化學教學當中,可以為學生開辟全新探究化學知識的方法,在課堂當中融入生活實驗等場景,隨著學生知識系統(tǒng)和思維方式的不斷完善,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增加一些關于理解內容和記憶的知識點,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教師在進行化學授課時,應該重點關注學生對化學技能和化學知識的掌握程度。運用情境教學法可以吸引學生積極的加入到實際的教學活動當中,將抽象復雜的化學知識進行直觀化,利用更加簡明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引領學生主動學習,使學生獲得高質量的學習體驗,從而使學生容易理解和記憶化學知識,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三)加強德育
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情境教學法可以更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責任意識,從而帶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情境教學法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一)構建實驗情境
在高中化學課堂當中,實驗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教學活動,同時也是驗證化學知識內容的主要方式,與具體的化學實驗過程操作結合在一起,設計情境內容,使實驗與情境融合到一起,可以使化學實驗不僅僅只是單調的表面科學研究,而是深層次的切身體驗,學生通過化學實驗的展示過程,不僅可以直觀的感受到學習的化學知識,還能夠深入的熟知學習內容,使學生可以主動的參與到課堂當中來,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操作的技能,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效果,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實驗,逐漸提高自己的學習興趣,加深對知識的記憶以及理解,實踐證明,當構建實驗情境時,學生會全神貫注的投入到實驗當中,大腦皮層的興奮指數(shù)明顯提升,學習效率也隨之提高。例如:在授課金屬鈉和水反應實驗的過程當中,應該讓學生在老師監(jiān)督的情況下親自動手,在酒精燈的燈芯當中放置一小塊金屬鈉,將水滴在帶有金屬鈉的燈芯上,此時會發(fā)生酒精燈被點燃的現(xiàn)象,但是在實際生活當中,火與水是相克的,那么為什么酒精燈會被水點燃呢?引導學生將此種實驗情境與生活相比較,學生自然就會產生許多疑問,從而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隨之提升[1]。
(二)構建生活情境
科學來源于生活,在人們日常的生活當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化學現(xiàn)象,教師可以在授課的過程當中,將教學內容與學生日常的生活聯(lián)系到一起,構建課堂的生活情境,幫助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的過程當中,可以更加迅速的理解所學的內容,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技能,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與化學知識相結合,有利于將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使其對化學知識產生好奇,從而徹底融入到課堂當中來。
(三)構建探究情境
在教學的過程中構建探究情境,通過問題的提出、問題的思考、實驗的設計、實驗的分析等步驟,完成化學課題的探究,可以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培養(yǎng)總結歸納所學知識的習慣,同時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獨立思考,把學習到的化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的日常當中,學以致用,在激發(fā)學生學習激情的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養(yǎng)成化學思維,對于日后更深入的學習和實踐有著推動作用。
(四)利用網(wǎng)絡資源來創(chuàng)設情境,拓展學習空間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網(wǎng)絡信息技術也在飛速進步,高中化學教師也應該與時俱進,充分利用網(wǎng)絡平臺,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在授課的過程當中,借助網(wǎng)絡教學資源優(yōu)化自身的教學計劃,通過網(wǎng)絡當中優(yōu)質的教學課件將化學知識當中抽象化的部分進行總結,再利用短視頻等多媒體方式直觀的呈現(xiàn)給學生,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印象,鞏固所學的知識[2]。
(五)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高中化學的教學活動當中,教師應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組織和引導的能力,根據(jù)教學內容設置教學情境。于此同時,教師在課堂當中應該放下架子,與學生以朋友的方式進行相處,對于不自信的學生給予信任和鼓勵,讓學生跟隨著教師一起參與到課堂當中來。例如:在教授“氯氣的物理特性”這一課程時,教師應該創(chuàng)建問題情境:“在剛打開水龍頭的時候,為什么會經常聞到刺鼻的味道?這種味道是什么發(fā)出的氣味呢?氯氣是有毒的,但是為什么要用氯氣來進行自來水的消毒呢?”用一系列問題來帶領學生學習氯氣的物理特性,改善課堂氛圍。
結論
綜上所述,在高中化學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中心,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重點培養(yǎng)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模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利用情境教學法,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斷通過情境教學法的實際應用,完善高中化學教學的理念及方法,加深學生對高中化學的記憶與理解,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化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孫秀戰(zhàn).關于情境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9(55):170-170.
[2]劉偉.試論情境教學法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9,000(002):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