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佳 王曈
【摘要】由于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線上教學成為現實,同時很多班級管理的問題暴露出來,讓我們意識到對于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對于學生的誠信教育,關注學生親子關系的改善,這些問題的解決對于德育工作的開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線上教學 ?班級管理 ?德育
今年由于特殊情況,在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下,線上教學成為現實,這種教育教學的模式使得課堂得以延伸,教學形式更加靈活,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束縛,使得了交流更加靈活,但同時也暴露了很多問題,需要我們解決。
一、加強對于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
首先就是自我管理、自主學習能力的問題。線上教學的形式更加突顯了自制力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在屏幕的另一端,即使老師線上授課采用視頻會議的形式也無法像在教室一樣直接觀察到學生的聽課狀態(tài),從而進行提醒和督促。
加強學生的自主管理、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僅僅是學習能力提升的需要,更是綜合素質培養(yǎng)提升的要求,甚至對于學生人生的發(fā)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任何人如果不能管理好自己,控制住自己,就很可能會被周圍環(huán)境中不利因素干擾,也很可能被自己的不良習慣干擾,甚至向錯誤的道路發(fā)展,造成難以想象的后果。
為了提升學生自我管理能力,首先要分析影響因素,再進行針對性解決,影響因素主要由外界的誘惑和自身的惰性兩個方面。外界的誘惑包括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和周圍人員的影響。高中生處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正在形成的重要時期,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對于學生成長非常重要。針對外界因素,家庭與學校應當形成合力,共同清理學生學習環(huán)境,在學生學習的區(qū)域不要存在不良因素,比如電子產品和不推薦的小說、雜志、漫畫等,同時也要了解學生的社交關系,幫助學生開展積極健康的交際,避免不利的影響;針對內在因素,要幫助學生克服惰性,首先要讓學生樹立明確的目標,既要有長遠的人生規(guī)劃,也要有階段性的目標,之后要幫助學生形成制定計劃的能力和習慣,同時還要進行定期的檢查,引導學生進行定期的總結和反思。
二、重視對于學生的誠信教育
學生采用線上學習的形式,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誠信缺失的問題更加明顯的暴露出來,表現在課堂虛假聽課、作業(yè)虛假提交等等。誠信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誠實無欺,這是個人修養(yǎng)及內在品質;第二是相互信任,這是社會中的道德要求;第三是信守承諾,曾經對于他人和自己做出承諾的履行。誠信作為我們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次價值準則的要求之一,對于個人的發(fā)展甚至整個社會的進步,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學生誠信缺失的現象受到各方面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所處的外界環(huán)境存在許多缺失誠信的現象,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市場經濟不斷發(fā)展,但是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依然存在一些不完善之處,我們國家的法制建設依然需要不斷健全,很多人為了自己的利益,爾虞我詐,采用一些不合社會公德甚至違法的手段,學生耳濡目染也會受到影響;現在我們的誠信教育依然是傳統(tǒng)模式的口頭說教與灌輸,學生接受起來枯燥乏味,而且很難理解到誠信的內涵,沒有意識到自己是誠信教育的主體。根據皮亞杰提出的發(fā)生認識論,實踐活動是認知和情感產生的基礎,卻也正是我們現在的誠信教育所缺乏的,因此學生很難真正理解誠信的內涵,產生發(fā)自內心的共鳴。
習總書記提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要求班級管理中加強德育工作。誠信教育的落實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首先我們應該注重班風建設,營造良好的氛圍,抵消外界不良風氣對學生的影響,根據社會建構主義理論,教育環(huán)境對于教育效果有著重要作用,所以在班級的文化布置中要注重誠信教育因素的加入,在班級的管理制度制定和落實中,對于誠信教育也要有相當比例的呈現,從而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影響;其次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對于相關正面典型事例和人物,尤其是對于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人或事進行大事宣傳,樹立榜樣形象;最后要組織辯論賽、演講比賽、話劇表演等多樣化的德育活動,讓學生參與誠信教育的過程之中,使得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是誠信教育的主體地位。
三、關注親子關系的改善
今年全國的高中生度過了一個超長的假期,而且居家隔離不能隨意外出,所以有很多時間與家人在一起。家長與孩子活動空間變小,相處時間增加,正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承受著來自疫情和學業(yè)的雙重壓力,導致親子問題的出現。高中階段是學生逐步向成年人過渡的重要時期,在此期間親子之間的關系、家庭整體的氛圍對于學生人格和身心健康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如何在疫情期間保持和諧的親子關系和家庭氛圍對于所有的高中生和家長都非常重要。
對于親子問題最關鍵的是要跟孩子與家長溝通,提前做好預防工作,如果問題出現老師很難協(xié)調好家長跟孩子的矛盾。對于孩子我們要進行感恩教育,由于民族文化的內斂性,國人敏于行而訥于言,不善于表達自己對于孩子付出的辛苦,對此班主任可以承擔起這份責任。讓孩子了解父母的辛勞,除了語言的表述之外,我們也可以讓他們參與到父母的日常勞動之中,也要鼓勵孩子體驗父母工作,通過這種體驗讓他們感受到家長對于自己付出的辛苦和不易。
在與家長溝通時,首先要讓家長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高中生的父母絕大多數正處在壓力最大的中年時期,來自工作和生活的很多壓力加上疫情帶來的焦慮,有時可能會讓不良情緒傳遞給家庭其他成員,只有能夠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為親子關系打造一個良好的基礎;其次,家長要做好榜樣和表率,父母總是因為孩子的各種不良行為習慣感到煩惱,卻沒有發(fā)現很多時候自己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孩子會模仿最親近的人,因此家長在陪伴孩子的時候要做好榜樣,堅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經常讀書學習,表現出很強的自律能力,為孩子做好榜樣;最后,家長一定要正確面對處在青春期這個特殊階段的孩子,由于這個階段心理和生理發(fā)育的特點,孩子對于情緒和情感感知力很強,但理性控制行為和情緒的能力卻稍有不足,所以家長要對孩子沖動和叛逆有著適當的寬容,加強正面有效溝通。
總之,線上教學讓我們看到在平時班級管理和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很多問題,同時問題的出現也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時機,讓學生、家長和老師都意識的這些問題,采取合適的方法、方式和手段,盡快解決問題,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促進學生不斷全面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