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 要】 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過程當中,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師應當樹立起正確的教學評價體系,不斷完善教學評價過程。本文筆者就高中語文的有效評價進行以下幾點探究。
【關鍵詞】 高中語文 ?教學評價 ?教學目標
隨著教育創(chuàng)新改革不斷發(fā)展,高中教師對于教學過程改革越來越重視。在以往,大多數(shù)高中教師將教學中心放在課前準備、課程精心安排,對于課程結束后地有效評價有所忽略。作為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師應當讓語文課程有一個好的開端和一個好的過程,更應該對教學進行合理、科學的評價。
一、建立正確的課堂評價觀念
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我國是世界上唯一個文明一直傳承,而并未中斷的國家。隨著文化的發(fā)展國家也不斷進步。這主要源于語言文化的推動作用,從遠古時期的語言文字誕生開始,一直到當下語言文化交流越來越多元化,越來越豐富。這種語言的發(fā)展方向下我國的語文學科所表現(xiàn)出來的文化魅力,已經(jīng)在長期的社會發(fā)展過程當中展現(xiàn)出來。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推動和引導,語文教育仍然有著非常大的發(fā)展空間和發(fā)展前景。隨著社會、學校以及家庭對于語文學科的更高需求,使得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師對于語文學科的評價體系高度重視,在教學過程當中,應該不斷地反思和提升。
語文學科在任何時候都是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和工具學科,其本身具有人文性和科學性。語文學科在育人,提升學生審美等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這些功能不僅存在于語文課堂當中,在語文教學當中,教師應當做到潛移默化,教師應當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教學觀點,促進學生認知等方面的提升。高中階段,學生心智也逐漸成熟,因此他們需要教師的有效引導,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時,不能以知識的掌握狀況進行評價。以語文學科的教學目標為其中的一個評價方向,對于語文教學的評價來說,語文教學評價不僅在于了解學生學習了多少,而在于以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具體特征,及時地對語文課程進行改進和設計,從而最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身心能夠全面發(fā)展,這也是高中階段,語文教師所應具備的正確評價理念。
二、整體綜合評價
在當下的語文學習評價過程當中,應當將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出發(fā)點。因此,在評價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從多元化的方向,綜合性地做出判斷。以語文學科的學習性質(zhì)來說,語文學科的綜合評價,包含了學生基礎性工具,培養(yǎng)了學生語言能力,訓練了學生思維能力以及學生的寫作能力等,這些都與學生的其他學科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聯(lián)系。教師應當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問題,不能將課堂評價局限于本學科。這里以數(shù)學學科為例,題型較為復雜,難度較高,這就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功底,對題型能夠正確地理解。
對于高中階段的其他文史類學科而講,語文學科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學習其他科目時,這些科目會有一些專有的名詞,學生應該很好地理解這些名詞的意義,并能夠知道其更深層的含義。語文學科的功能性被教師和學生所共同認可,是其他學科學習的有力輔助工具。但有時語文學科的一些功能性并不被注意。例如,在高中語文《琵琶行》課文學習時,該文章對于情感理解高度要求甚高,因此部分同學不能立馬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這時高中語文教師不能對課堂教學情況妄下定義,在這時教師應當積極地對教學狀況進行總結,對課堂教學進行再設計。這樣學生在以后的學習過程當中,學生的情感表達會逐漸提升。這種情感作用能夠使學生在學習其他學科時,也能夠表現(xiàn)出非常重要的作用。語文學科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這些能力都可以在其他學科當中,好好發(fā)揮出來。而這些學科又因為學生的表現(xiàn),而反作用于學生,能夠讓學生積累更多的語文知識。因此,現(xiàn)階段的高中語文教師應當轉變以往的語文評價模式,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整體性綜合性的評價。
三、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
語文學科學習過程中,評價方式有非常多的類型,例如傳統(tǒng)的筆紙測試方式、較為靈活多變的口頭測試、師生面談等多種類型。老師在進行語文學科的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運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手段,實施教學評價。這時教師可以觀察學生的反應情況,學生的表現(xiàn)。教師以此來調(diào)整合適的評價方式,例如教師在講述《紀念劉和珍君》這篇文章時,為了能使得學生對于先烈如何被害產(chǎn)生憤怒,對愛國主義的斗爭精神產(chǎn)生情感共鳴。這時讓學生分別從被害人和作者兩方面著手進行概括,接著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語言概括。對于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文章的情感體驗,有進一步的了解。在教師與學生的共同交流和討論過程當中,使得學生對于文章的結構和情感表達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學生對于人物所表現(xiàn)出來的斗爭精神和民族自尊心以及自信心有了更深層的理解。這也是語文學科教學中,評價手段多元化的一種展現(xiàn),與眾不同的評價方式,促進課堂教學效率。教師應該用多元化的評價手段,合理化、科學性的掌握評價時間,在不同的時間段對學生進行評價,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評價的具體實施,不僅要求教師擁有科學的評價觀念,綜合性的評價內(nèi)容,多元化的評價手段。還應該在評價過程當中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逐漸完善的教學觀念,在語文教學當中,合理的教學評價是一項長期的教學工作。因此高中階段的教師應該以語文知識為基礎,用創(chuàng)新觀念作為輔助,實施語文教學的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吳建平. 淺談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探究[J]. 亞太教育, 2015(9):51.
[2] 程鳴, 王玲.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之有效評價[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 2011(9):43-44.
[3] 王增琴.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語言運用策略研究[D]. 四川師范大學,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