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事業(yè)是相當神圣的,每位教育者都肩負著培養(yǎng)和塑造人的神圣使命,應為全面落實素質教育及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而努力。從小學階段的教育狀況來分析,教師不僅肩負著教育學生的責任,還需要在班級管理中對學生坦誠相待,以寬容及理解的態(tài)度對學生進行有效管理,讓學生在和諧、溫暖的課堂氛圍中健康成長。此外,小學階段的學生更需要教師的師愛,這也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
關鍵詞:師愛;小學;班級管理;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45?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24-0011-02
引 言
愛是人類普遍都有的心理需要,它是一種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媒介物,能讓人青春常在、容顏煥發(fā)。師愛是指教師對學生的愛,具體表現(xiàn)為尊重學生、信任學生、關愛學生、理解學生等。師愛具有激勵、感化、引導與調節(jié)等功能。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在學校更加關注的是教師的愛[1]。教師的愛與父母對孩子的愛并不同,當前也不同于朋友之間的愛,這種愛是教師對學生理智、崇高的愛。若沒有這份愛作為基礎,那教師也不可能發(fā)現(xiàn)學生的真善美。那么教師在班級管理中要如何運用師愛呢?筆者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研究。
一、師愛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
從實際的班級管理中可知,教師只有熱愛學生、從學生角度思考問題、滿足學生合理的需要,才能更好地走進學生心中,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班級管理離不開師愛。從某種程度來說,師愛是班級管理中的催化劑或黏合劑。由此可知,師愛在班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改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屬于學校教育重要的人際關系之一。大量的實踐證明,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班主任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需要具備多個方面的條件,其中,師愛是前提條件,只有以此為前提,才能有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共鳴與思維碰撞、促進師愛在師生關系間的良性循環(huán),從而實現(xiàn)預期的班級管理目標。
2.培養(yǎng)良好的班風
好的班風可以對學生起到隱形教育的作用,從而促進班級學生形成良好的凝聚力。其中,班主任在這個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班主任對學生無私的愛,是班級形成團結友愛氛圍的前提。學生受到師愛的浸染,也會學會愛他人,主動傳遞這種優(yōu)良風氣,促進班級形成良好的班風,從而有效推動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
3.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如果說學生的自我教育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那么學生的自我管理也才能算是真正的班級管理。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是班級健康發(fā)展的必經之路。班主任對學生的愛,是一種理智、充滿責任、智慧的愛。這種愛當然是建立在一定約束前提下的自主、基于自律為前提的自由、基于發(fā)展為前提的自省等,推動學生逐漸提高自我反思、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能力。
4.提高班級管理效率
班主任帶著濃濃的師愛走入班級并開展班級管理工作,而學生會潛移默化地受到班主任的影響,在師愛的感染下也會對班主任和同學產生更多的愛。其中,比較直接的表現(xiàn)就是學生更愿意配合并親近教師,調動個人學習的主動性,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融入班級管理中,成為課堂的主人。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班主任提高班級管理效率,突出以生為本的現(xiàn)代化教育理念,以及發(fā)揮教師的課堂主導作用。
5.積極轉化后進生
學生各方面的差異性使其在發(fā)展過程中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因而同一個班級中存在后進生、中等生及優(yōu)等生。轉化后進生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部分。教師應以濃濃的師愛給予后進生溫暖,從行動上給予其激勵,從人格上給予其足夠的尊重,激發(fā)后進生的學習潛能。
二、師愛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運用策略
1.以誠相待,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做到尊重學生,以誠相待,以自己的真誠去贏得學生的尊重與喜愛。這樣才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打造良好的班級環(huán)境。融洽的師生關系也有利于班主任順利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實現(xiàn)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價值。我們與人溝通的根本是以誠相待。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積極體現(xiàn)出師愛,且要盡可能地放低姿態(tài),將自己與學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同時,還要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溝通交流,做到尊重學生,以誠相待[2]。例如,班上兩位學生打架,筆者以誠相待,贏得學生的信任,恰如其分地引導學生,教育效果格外好。在處理這件事情時,筆者沒有直接嚴厲地指責學生,而是先詢問他們有沒有受傷,將他們的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然后,繼續(xù)以真誠的話語去引導學生:“你們是很好的朋友,大家都有緣相處在同一個班集體,平時都是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但是今天怎么了,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讓你們大打出手?”之后,筆者讓這兩位學生平心靜氣地思考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確。整個過程,筆者都重視用真誠的話語引導學生,幫助他們化解矛盾,也讓學生了解到同學之間應互相幫助,遇事平心靜氣地去溝通,而不是動手解決。筆者認為,用這種以誠相待的方式去教育學生,更能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由此可見,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還要重視發(fā)揮師愛在班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2.發(fā)揮激勵作用,讓學生從內心接受教師
有了教師的激勵,學生才能更容易走出困境且更容易取得成功。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筆者深深體會到了賞識教育對于促進學生發(fā)展的作用。對于問題學生而言,他們更渴望獲得家長、教師的關愛,也比一般的學生需要家長與教師能放大他們的閃光點[3]。還記得班級上的李同學在學習上總是一副無所謂的態(tài)度,學習沒有積極性。在一次偶然的交流中,筆者問他這次期中考試的排名怎么樣。她無所謂地說:“老師,這次期中考試雖然比去年期末考試成績好一點點,上升了3個名次,但是在班級的排名還是倒數(shù)?!惫P者一聽她進步了,馬上對她說:“你已經很棒了。班級其他同學的實力都很強,在短時間內你還能提高3個名次,也是不簡單的哦!如果你繼續(xù)努力,按照這樣的速度,相信你未來一定能考入理想的大學。接下來,就看你怎么去努力了?!睕]想到她將筆者的話放在了心里,在學習上更加主動,每次制訂學習計劃與目標時都找筆者幫忙指點。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她的學習成績有了更明顯的進步。筆者將她作為一個獨立的案例去思考。在第一次與她交流時,筆者就放大了她的閃光點,而不是只看到她的弱點,以一些激勵性的語言刺激她,并鼓勵她描繪美好的前程,讓她有了奮斗的目標,從而促使她加倍努力、奮斗,從內心愿意接受教師的指導。
3.充分信任學生,發(fā)揮師愛的重要作用
學生都有向師性,且小學階段的學生更渴望得到教師的理解與信任。作為班主任,我們應相信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張揚自己的個性、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同時,還要尊重學生,喚起學生追求美好事物的熱情,讓學生在教師的寬容與愛中得到積極的轉變[4]。在以往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基本上都親力親為、事事包辦。這樣的班級管理模式導致教師工作負擔重,且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甚至部分學生對教師的嚴格看管產生厭煩的情緒和厭學的心理。由于小學生喜歡表現(xiàn)自己,因此班主任可以大膽嘗試讓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有一次,筆者聲帶受損無法講話,有一位班干部帶頭提出建議:“同學們,我們可以試著自己講課?!逼渌麑W生紛紛表示贊同,且在討論后,進行了男女對決。為了能講好課,學生模仿了教師上課的全過程,課堂效果給筆者帶來很大的驚喜。可見,教師信任學生更有利于發(fā)揮師愛的作用。
4.在學生犯錯或失敗時引導學生,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作為現(xiàn)代教育者,我們在對待學生的錯誤與失敗時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方面,教師要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5]。失敗容易導致學生一蹶不振。這時,教師就需要給予他們更多關愛,避免其灰心喪氣、一蹶不振,鼓勵其主動探索、勇往直前。另一方面,教師要主動幫助學生理解失敗在其進步過程中的作用。很多學生在面對失敗與錯誤時可能會失去信心。這時,教師要告知其失敗并不意味著一無是處,更多的是孕育成功,正所謂失敗乃成功之母[6]。
結 語
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無論教育的對象如何,教師都應全心全意地付出,給學生更多的愛。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兼班主任,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應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和愛,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愛。只有這樣,班主任才能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同時起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作用。
[參考文獻]
俞曉春.論愛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滲透[J].好家長,2017(55):101.
齊建芳.愛心在小學生班級管理中的體現(xiàn)[J].當代教研論叢,2014(01):130-131.
張永春.讓愛在班級管理中飛翔[J].教書育人,2015(16):77.
徐孝才.淺析師愛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J].職業(yè),2016(28):90-91.
石峰,王立萍.師愛在班級管理中的價值解析與實踐應用探析[J].中華少年,2019(24):245.
翟媛媛.師愛在班級管理中的價值解析與實踐應用[J].淄博師專論叢,2018(04):7-10.
作者簡介:周志乾(1981.4—),男,甘肅臨洮人,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