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明
【摘要】?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目前教育領域更加注重綜合素質人才的培養(yǎng),對于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知識運用能力等更是重點培養(yǎng)。作為一門與實踐緊密相連的科學,高中化學實驗的開展給學生提供了更多實踐動手操作與知識的實際運用的機會。因此,有效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開展不僅能夠有利于高中化學教學質量的提升,還能夠促進學生動手能力及知識運用能力的提升,進而幫助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老師必須有效解決傳統課堂的教學問題,以學生為主體,積極改善教學方式,有效激發(fā)學生對化學實驗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進而實現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根本性變革。
【關鍵詞】? 高中化學 實驗教學 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8?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23-149-01
引言
高中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的學習內容繁多,心理壓力較大,因此學生對于老師的教學需求也較高,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現代高中生的學習需求了。高中化學是對初中化學內容的補充和進一步深化,是從化學元素到各類化學物質的一個升級式的學習,所以學生學習起來也存在一定的難度。然而,即便化學教學如此重要,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卻面臨著很多,最突出的就是化學實驗和理論教學的時間占比問題和總時間問題,其次就是老師對化學實驗的教學方式不夠創(chuàng)新有趣。這些問題的存在降低了化學教學的質量,因此本文將結合這些問題對其有效的解決對策提出建議。
一、科學分配教學時間,使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
雖然我國進行了比較全面的教育改革,但是我國的教育現狀還是處于應試教育形式。在應試教育大背景下,高中的教學就顯得特別重要。高考中,高中化學的試卷考試以理論知識為重點,這就導致在部分高中學?;瘜W的理論教學時間與實驗教學時間分配不夠合理?;瘜W學科的大多數時間都是以理論知識教學為主,實驗課的時間則排的很少。這就導致學生的實驗經歷完全不夠,學生缺乏實驗動手操作與化學理論知識實際運用的機會,這樣學生對其理論知識的理解與記憶也就不會那么深刻。因此,高中學校的領導與老師應該注重化學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時間的合理分配,確保高中化學的教學質量有所提高。例如,在講述“鈉的性質”相關內容時,因為鈉在高中化學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金屬,大多數知識中都可以涉及到鈉,因此老師需要重視“鈉的性質”這一實驗課,老師不僅要重視理論知識的理解,還需要花費一定的實驗時間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在實驗過程中更加直觀清楚的了解到鈉的相關性質。而比如像“鹵素單質間的互相置換”這一實驗內容,因為這個實驗為演示實驗,所以老師可以選擇自己在理論課堂教學中為學生進行演示,讓學生觀看了解其實驗現象。這樣根據教學內容的重點去科學分配教學時間,讓理論與實驗教學有效結合,才能確保高中化學教學質量取得理想的結果。
二、明確教學目的,改善化學實驗教學形式化現狀
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曾提出有關化學實驗課程的基本理念:通過以化學實驗為主的探究活動使學生體驗科學研究過程,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科學探究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然而在應試教育的趨使下,很多老師會考慮到應試教育的功利性,從而忽視了對化學實驗教學的真實目的,僅僅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開展實驗課程。這樣的實驗教學目的不明確,讓實驗教學變得形式化,起不到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意識以及實踐能力的作用。要想改善這種現狀,高中化學老師就需要充分了解到新課程標準,以其基本理念為教學原則,在開展實驗教學時以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意識,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及實踐能力為目的,確保學生為實驗教學的主體,進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例如,在“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實驗教學中,老師可以先讓學生結合理論知識自行設計實驗過程,列出實驗數據,然后再在老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設計進行實驗,最后驗證實驗結果,如果實驗結果不理想,那么學生就需要思考是哪個步驟出了錯誤。這樣的實驗教學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及動手能力,也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記憶,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三、創(chuàng)新實驗教學手段,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
就現實教學情況來看,大多老師都是因為實驗教學手段不夠創(chuàng)新有趣,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學生缺乏學習的動力,才導致高中化學實驗教育的效率不夠理想。所以,為了有效提高實驗教學質量,老師需要積極創(chuàng)新實驗教學手段,給與學生學習的動力與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對化學實驗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離子反應實驗”的實驗教學中,老師可以與生活實際結合讓學生探索其中的化學反應,如日常生活中為了讓油條、饅頭吃起來更松軟,人們會在其中加入一種堿。老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探究這種堿的化學成分是什么,其讓油條饅頭更松軟的原理是什么。這樣充滿生活氣息的實驗探究更加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進而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的動力。
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老師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通過實驗操作培養(yǎng)學生探究學習的良好習慣,同時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提升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在具體開展實驗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必須科學分配教學時間,明確實驗教學目的,創(chuàng)新實驗教學方法,進而有效解決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實驗與理論教學時間分配不合理、實驗教學形式化、學生對化學實驗的學習缺乏動力等問題,進而有效提高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質量。
[ 參? 考? 文? 獻 ]
[1]易學勤.淺析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現狀及改進對策[J].學周刊,2016(35):175-176.
[2]魏書彬,陳加柱.淺議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化學教學,2015(11):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