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旭
◆摘? 要:近年來,美術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此,教師應該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美術學習,不僅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臨摹的動手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和想象力,這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以及生活也有非常大的幫助。美術教育不僅承擔著傳授知識的任務,它還肩負著培養(yǎng)學生人格的重任。因此,美術教育也是一種人格教育,在課堂上學習美術,學生的審美能力會得到很好的提升。
◆關鍵詞:中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人格
畫畫是很多小孩子都喜歡做的事情,他們通過繪畫表達自己的情感。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須高度重視美術教學的質量,通過不斷地實踐,利用獨特的美術教學方式來激發(fā)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獨特的審美能力,這也是每一個美術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一、中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
(一)教學模式單一,很難吸引學生眼球
由于傳統(tǒng)的中小學美術課堂形式單一,教師在講臺不斷的給學生灌輸繪畫知識點,這種無趣的教學模式很難吸引學生眼球,因此導致學生提不起來學習的興趣,課堂呈現(xiàn)出來的效果也是差強人意。如果在中小學美術課堂中,教師可以開創(chuàng)豐富有趣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那么很容易吸引學生眼球,對于教學幫助也會很大。
(二)注重理論與技能,忽略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根據調查顯示,在傳統(tǒng)的中小學美術課堂上,很多教師都采用示范法來進行美術教學。采用示范法來進行美術教學,學生容易操作,通俗易懂,但是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教師的這種繪畫示范法初衷在于教會學生繪畫的技能和理論,但是中小學生卻把繪畫認知成一種模仿,從而不利于他們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通過這種示范的方法嚴重阻礙了學生們發(fā)揮想象力,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特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因此,在中小學美術課堂上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但同時也不能忽略理論和技能的培養(yǎng),在美術學習上教師不僅需要為學生打下牢固的繪畫理論基礎,同時也應該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他們獨特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
二、提高中小學美術教學,塑造完美人格的具體策略
(一)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
在美術授課過程中,教師必須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教學。與其他科目相比,美術并沒有很強的邏輯性。所以,為了促進學生的更好發(fā)展,認真鉆研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合實際的教學目標是教師的首要任務。教師要學會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多媒體,通過視覺和聽覺的刺激,讓學生更直觀,不僅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靈感,而且有助于學生真正了解美術的意義。
(二)利用豐富的美術活動引導學生找尋完善人格
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家長和教師過分關注語文、英語、數學科目的成績,對于體育、美術等學科有所忽略,導致學生的審美素質難以提高。在學校里,教師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主科成績好的學生,對于他們的要求也是更加嚴格。隨著年級的上漲,課程壓力越來越繁重,學生也在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由于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學習,因此了解多姿多彩的藝術世界的時間是少之又少。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可以開展繪畫比賽、制作道具等。利用多姿多彩的活動,讓學生放松心情,增強自信心,可以更客觀的對待學習和生活,塑造更完美的人格。
(三)利用情境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美術課堂不同于其他的主科課堂,中小學生的喜愛度比較高,甚至把美術課當成一種游戲,可以得到很好的放松。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任務也會越來越重,學生會把美術當成一種學習負擔,逐漸失去學習美術的熱情。因此,為了改變這種現(xiàn)狀,情境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潛質,讓學生在美術中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審美能力。
(四)教師要對學生因材施教
新課改強調突破“教師畫,學生模仿”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主張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模式,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起到輔助作用,助推學生表達出自己的靈感。因此,美術教師必須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實施有針對性地教學,促進學生個體發(fā)展。
(五)要對學生進行評價和鼓勵
在學習過程中,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互相評價,互相評價時,教師需要進行合理的分組,通過相互點評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其次,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其一鼓勵性評語要有針對性,在詳細用詞上,需基于學生的性格和學情差異,規(guī)設針對性的鼓勵語言,同時也要明確指出哪里好、好的原因是什么,而不能盲目地為了鼓勵而鼓勵,要讓學生感受到評價的真城性,并從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缺點,繼而查漏補缺、不斷進步。其二注意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的配合,肢體語言可以帶給學生更直觀的鼓勵,教師在給出口語表揚時可以配上肢體動作。
(六)要在生活中獲取更多創(chuàng)作素材
眾所周知的是,生活中處處都是藝術素材。因此,教師要善于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創(chuàng)造實踐的機會,讓學生走入生活,捕捉身邊的美好風景,讓學生在生活中攫取更多的創(chuàng)作靈感。
(七)注意欣賞課的學習方式
在欣賞課堂中,教師帶領學生在欣賞中外經典美術作品,不僅學生的審美能力會得到很好的提升,而且還有助于增強他們的創(chuàng)作靈感。在進行賞析作品時,教師要讓學生充分了解作品的歷史背景。同時,教師也要引導學生進行對比賞析,對同一時期的作品進行中外對比賞析,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美學意識,在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方面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三、結語
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是美術教育的重要內容,但是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塑造完美人格,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均不容忽視。為了更好的培養(yǎng)中小學生完美人格,要求教師要不斷的提升自我素養(yǎng),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旨在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雄心、自信心。
參考文獻
[1]郭蔚.淺析中小學美術教學中速寫的作用[J].戲劇之家.2020(05):165.
[2]姚意旗,簡樂怡.中小學美術教學中思維導圖的價值探析[J].美術教育研究.2020(02):171-172.
[3]蘇娜.淺析動漫型微課在中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04):1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