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競妍
摘 ?要:隨著近些年我國對于體育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不斷改革,普通高校對于體育教育專業(yè)的教師類課程也受到重視。在全面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基礎上,對于體育教育類教師課程的發(fā)展受到更多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人們希望加強對于體育教育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質量。本文通過查找文獻的方法,對普通高校體育教育類課程的教學質量、教學目標及教學評價之間的各種關系進行討論分析,為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教師類培訓課程更好地完善奠定更多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高校 ?體育教育 ?教師類 ?課程
中圖分類號:G807.3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6(b)-0148-0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reform of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sports professionals in our country, the teachers' courses of sports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also valued. Based on the overall training of high-quality talent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development of PE Teachers' curriculum. More and more people hope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PE professionals. 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teaching quality,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search, so as to lay mor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better improve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teacher training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Key Words: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Curriculum
2008年北京奧運會對于我體育強國戰(zhàn)略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國家對于體育的支持程度已上升到國家戰(zhàn)略層面。國家對于體育的重視程度就能夠體現出整個綜合國力的發(fā)展程度,并從側面體現出國家在世界所呈現出的影響力,響應國家的號召,我國對于高校體育課程的改革也從不斷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及其促進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能力的轉化提高,對于高校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的提升是我國實施體育強國戰(zhàn)略的有效途徑。高校作為學生進入社會的最后一道門檻,從這個階段進行有效的體育學習和鍛煉,不僅對自身的身體健康體質有很好的增強,同時,在另一層面上也能提高高校的綜合全面素養(yǎng)。作為學生進入社會的一個重要孵化機構,要承擔這起對學生進行全面素質培養(yǎng)的作用,切實地落實好國家對于學生在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所要學習到的各種綜合性全面人才的培養(yǎng)意義。
1 ?不同類型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教師教育類課程質量
對于教學課堂質量的評價過程中,評價的形式與指標存在與眾不同的重點。能夠看出,指標能夠很好地體現出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從中對于課堂的活動好壞,然而評價的形式是否客觀、能否真正地促進教師在課堂質量教學過程中的穩(wěn)步前進是至關重要的。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在高校中進行各種各樣教學形式的質量評估是毋庸置疑的。
國外對于教學質量的定義更多的是以學生為主線,以學生活動程度去評價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所展示出對于教學目標的貼合性,對于教學質量的評價是以學生為中心,是否恰當地完成教師對于教學目標所實施的切合程度。相比于國外對于教學質量的評價來說,國內的學者對于教學質量理解則也是以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所完成教學目標的程度來規(guī)定教學質量的優(yōu)劣。這樣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不僅要對學生的客觀因素進行事先的處理,還需要教師在課上通過一系列的評價手段對學生運行指標性的測試。能夠看出,二者對于教學質量評價的各種主體性是相同的,而對于教學質量評價過程性相關因素的考慮較少,更多的是以標準化的程度結合著教學目標所產生的教學效應進行對比性衡量,完成對于教學質量的評價。
2 ?普通高校體育教師教育類課程教育評價構建
對于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質量的評價是思維理念去進行動態(tài)評價,能夠看出多因素的影響不同。在整個時間跨度的轉化過程中,對于高校體育課程的綜合性評價條件進行一系列的評價標準的實施。首先,能夠看出的是從課程的硬件體育設施的條件及其相關教學主體和教學形式對整個教學質量進行一系列的評估。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評價理論體系中認為,在新時代的課程改革過程中,不應該用傳統(tǒng)的評價思路去評估現階段教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標準,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現階段高校體育教學質量,應從對于學生在課堂教學與進入社會的適應,及其在未來課程所輻射出多維性、科學性和指導性的意義,對于整體的課程質量進行一系列評估。行政領導所參與的同行互評評價體制能夠規(guī)避一系列不公平所帶來的各種因素。通過同行互評的方式,能夠很好地調動教師之間的積極性。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方面,課程質量所展示出的不同影響的因素也有很多建設性的意義。教師在進行同行互評的過程中會涉及到一些人際關系的相關因素影響,這就使得教師互評過程中,會存在更多的主觀因素,并且受到領導相關層面的相互影響,使得在互評過程中,更容易產生一些偏袒和“圈子”等不客觀的現象。
3 ?促進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課程培養(yǎng)目標及規(guī)格的策略
在進行教學質量評價指標的判定過程中要充分地發(fā)揮《綱要》的精神。針對高校體育學科本學科的特點,對學生的身體健康、運動參與、身心社會適應能力等相關的教學目標進行各層次化的指標設計。在高校體育課程質量評價中,對于學生所參與的體育課程的要求,不像專業(yè)的體育專業(yè)學生那樣更加具體化。在高校中進行一系列的公共體育課程實施,無非是要更好地豐富學校體育文化,讓學生學校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要想真正意義上提高學校體育課堂的質量,不僅需要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還需要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與教師之間的相互配合來完成。這就使得在進行教學質量評估過程中要充分地抓住學生和教師2個主體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指標的設定。
4 ?結語
對于高校的體育教育專業(yè)教師的課程來說是我國對于中小學體育教師所培養(yǎng)的必修課程。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性,直接關乎到未來我國對于學生的體質健康的培養(yǎng),各高校要加強對于學生在專業(yè)的培養(yǎng)理論知識體系的建立,從而達到能夠讓更好的未來體育教師進入到學校,并對學校體育工作有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張赫,唐炎.體育教育專業(yè)教師教育類課程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進建議[J].體育學刊,2017,24(1):110-114.
[2] 童偉,李世宏.上海市體育教育專業(yè)課程設置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7(1):160-165.
[3] 牟善文.美國SPARK課程模式小學生體育課能量代謝特點及干預實驗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6.
[4] 周珂,周艷麗,KEATING Xiaofen,等.標準驅動的美國體育教師教育質量動態(tài)保障體系研究[J].體育科學,2016,36(1):20-2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