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雙穎
摘要:計算機應用基礎是高校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一,是學生進行專業(yè)課程學習的基石,對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有著重要作用。但由于多因素影響,目前我國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存在較多問題,教學現狀不容樂觀,阻礙了高校計算機應用基礎的進一步發(fā)展。為有效解決高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現存問題,高校學科教師就必須采用多元教學法,利用輔助工具推動課程教學改革,以變化教學多環(huán)節(jié),提升高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水平。
關鍵詞:多元教學? 輔助工具? 計算機應用基礎? 教學改革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與理論性并重的課程,對學生的專業(yè)能力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但在實際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中,計算機應用基礎存在明顯問題,如應用基礎教學過度理論化、教學方法單一等,導致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教學有效性并不高,嚴重影響了專業(yè)學生課程學習與能力發(fā)展。
為此高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師應當轉變教學觀念,深化教改認識,在采用多元教學法,利用教輔工具中有效推動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
1 利用多媒體,技巧點撥教學
多媒體技術的靈活利用可以為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提供交互式的教學環(huán)境,能夠突破課堂教學的重難點,通過直觀演示、重點觀察、點撥教學的方式加深學生對課程重點知識的理解。教師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重要方法包括兩種:
1.1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學以致用結合
很多學生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僅限于“紙上談兵” ,沒有辦法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實現學以致用。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利用多媒體為學生進行情境任務創(chuàng)設,讓學生在情境中思考任務、實踐理論知識,從而達到理實一體化的目的,實現學生技能的有效提升。
如在學習“office2010”時,為了讓學生充分掌握Word 2010的基本操作方式,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先為學生展示一個精美的word文檔,讓學生在視覺刺激下思考這個word文檔應當如何形成。然后為學生創(chuàng)設如下情景“制作一個精美的word郵件文檔,發(fā)送給班級中你最想給的人”。這樣的情境趣味橫生,同時又能夠讓學生在精美word文檔的展示基礎上靈活利用word2010的相關操作,能夠實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1.2利用多媒體,動態(tài)展示,觀看演示操作
教師要利用多媒體的功能為學生動態(tài)展示自己的操作,讓學生能夠在集體觀看下系統(tǒng)地了解相關的計算機基礎知識。且在多媒體直觀觀看下教師可以通過慢放、暫停等方式為學生邊演示邊講解操作,能夠利用多媒體加深學生的學習理解,從而銜接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全過程。
2 利用技能競賽,實踐出真知
知識的掌握與實際的運用之間有著很大的差別,教師應當利用技能競賽的方式打開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新空間,通過為學生提供競賽場地讓學生們在個人比賽以及團隊比賽的形勢下進行知識的實踐性應用,從而實現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課堂的改革發(fā)展。技能競賽的形式有兩種:
2.1在教學課堂上引進賽制
在課堂上引入賽制即教師以區(qū)委競賽的方式設置比賽主題、內容,讓學生們結合所學知識來完成競賽活動。這樣的競賽活動不僅讓課堂變得趣味盎然,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也能夠深化學生的實踐能力。
2.2將職業(yè)技能比賽引入學校
學校應當將校外的職業(yè)技能競賽引進到學校計算機專業(yè)學習中,通過個人競賽和團隊競賽等方式給學生參與比賽、表現自我的機會。且教師應當根據職業(yè)技能競賽的需求改革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教學課堂的教學內容,確保教學與時俱進,適應學生能力培養(yǎng)與終身發(fā)展,這也是對高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突破與發(fā)展。
3 利用案例教學,直觀中理解
案例教學法是高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課堂的重要教學形式,能夠通過典型案例——設置任務——確定目標——落實活動的方法讓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始終處于活躍狀態(tài),能夠改變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方法存在的弊端,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當然在利用案例教學法實施教學時也需要教師做好如下準備工作:
首先教師應當精選案例素材,所選擇的案例應當具有典型性,如課程表制作、成績統(tǒng)計表制作等。這些都是在學習excel時的經典內容,將其作為案例呈現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探討案例,通過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們之間相互溝通獲取信息,并且根據學生的小組案例學習情況選擇代表發(fā)言總結。其三教師要在學生討論結束后對案例進行具體的分析,從而突出教學重點,幫助學生在直觀中理解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
4 利用線上平臺,微課中深化
線上網絡平臺的出現為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教學提供了新的場所,也是教師開展課程教學的新教輔工具。教師應當利用線上平臺打造移動式教學新課堂,通過上傳微課、上傳ppt等方式給學生二次學習、深化知識的機會。教師應當確保線上網絡平臺的多模塊,為了更學生更好地計算機自學活動。網絡平臺內應當包含教學模塊,內容為教師課堂上有關計算機教學的課件、微課資源等;包括作業(yè)模塊,內容為教師布置的課后計算機預習以及鞏固作用,且作業(yè)模塊中應當包含作業(yè)上傳模塊;包括練習模塊,內容為學生能夠通過登錄客戶端進行線上計算機操作練習;包括溝通交流模塊,內容為學生們之間能夠根據學習活動在公開交流論壇上分享學習經驗,針對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等路線上模塊尋求教師幫助。
且在線上平臺上教師也要做好一對一指導工作,對課程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補充教學,從而在延伸課堂中改革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實現教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5 利用任務驅動,完成中學習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課堂的重要教學方法之一,它能夠為學生提供時間學習的場所,也能夠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讓學生在完成計算機應用基礎中相關任務中深化知識理解。當然該教學方法要求教師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時的模塊內容進行詳細了解,針對不同的模塊中的具體實踐性內容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落實開展教學。
計算機應用技術課程設置了八個教學模塊,包括微機選購與安裝、信息檢索與交流、文檔編輯與管理、演示報告與展示、數據統(tǒng)計與分析、多媒體信息查閱等。每個模塊內容中都具有實踐性內容,教師可以詳細分析其中的內容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落實教學活動。其具體的教學步驟為情境創(chuàng)設——設計任務——任務分組——任務完成——任務匯總——任務點評。
6 利用評價機制,鼓勵中提升
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課堂中落實課程教學任務時教師應當注意完善教學評價機制。
6.1教學評價機制的多內容性
即改變過去原有的“分值化”教學評價模式,不能以學生的計算機應用基礎學習結果作為判定學生綜合能力的唯一標準。而應當在落實教學評價中考慮學生在計算機應用基礎中學習的全過程,考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態(tài)度、思維發(fā)展、知識掌握等,這樣的考核能夠讓學生在計算機課業(yè)學習中的優(yōu)勢被教師發(fā)現,教師也能夠綜合地看待和評價每一位學生。在公平且?guī)в屑钌实脑u價機制中,學生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學習積極性會大大提高。
6.2教學評價機制的多主體性
教師也應當在開展教學評價中將學生引入到課程教學評價機制中,鼓勵學生們通過評價他人的計算機相關作品、課程學習情況等反思自我的學習活動,進而讓學生們自我意識發(fā)展,在建立民主評價機制中促使學生取長補短,進而提高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的學生質量。
7 結束語
總而言之,有效利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多樣化教輔工具,能夠為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課堂打開教學新空間,為學生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學習提供新途徑。教師應當充分認識新教學方法與教輔工具的積極作用,創(chuàng)新課堂、推動課程改革,以達到理想中的教學目標與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專業(yè)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馬華根.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探討[J].進展:教學與科研,2019(12):148-149.
[2]高屹文.大數據時代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探討[J].電子測試,2019(03):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