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瑛
【摘要】教育的本質(zhì)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情懷活動過程,是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關懷。在學生的管理中,只有愛,才有教育。要求教師有高尚的教育情懷,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用嚴慈相濟的教育方式來善待學生,充分理解新時代學生的心理特點、成長環(huán)境,在學生管理中,滲透愛的教育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學生管理;耐心;愛心;尊重;信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jīng)說過:“別忘了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塊璞玉,經(jīng)過雕琢、打磨、拋光、溫潤與呵護,才能成為一塊美玉。學生是一個發(fā)展?jié)撃芎軓姷膫€體,在學生管理中,教師理應成為一名玉匠之師,把愛溫潤每個學生,引領學生前進的方向,教師要洞悉學生的內(nèi)心,用愛心溫潤學生心靈,以情感打動學生,讓學生在愉悅的情感關懷中接受教育,才能得到學生的理解、尊重和信任,才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循循善誘,耐心教育每位學生
每一個班級,學生個性是有差異的,有的同學學習能力很強,有的同學接受能力稍微差一點,而有的同學因為紀律和學習成績都不好,成為學困生,這些學困生,承受著比一般學生是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壓力,總是希望得到老師、同學和家長的理解和尊重。因此,作為老師一定要更多地關愛他們,用自己的耐心來輔導他們,用真情去感化他們,用愛心去激勵他們。
筆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深有體會。筆者曾任教五年級的一名學生,他對英語課不感興趣,上課時,不開口讀書,回答問題時都是以不知道來應付了事。因此,筆者找這名學生談心,了解到他的語感不是很好,朗讀能力比較薄弱,但他單個單詞的發(fā)音很標準,于是筆者因勢利導,對他說:“老師今天發(fā)現(xiàn)了你一個優(yōu)勢,單詞的發(fā)音很好,在我教過的學生里,你的語音是最好的。”他靦腆地笑了。接下來筆者循循善誘,告訴他英語暫時學不好不要緊,多開口一定能夠獲得更好的語感。時隔一段時間,筆者再次叫他回答問題,有點出乎預料,他不再說不知道了。筆者微笑著聽完他的回答后,肯定了他的回答和及時給予表揚。從此,他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高了,在上課時能自信地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這件事后,讓筆者體會到學困生更需要理解和尊重,知道學困生也有強烈的自尊心。因為學困生經(jīng)常會受到別人的冷眼,所以他們也會以冷淡來回應別人,一旦我們用真情去面對他們,耐心與之交流,用真誠打動他們,這些學困生也愿意親近你,接受你的教育,回歸班集體,成為一名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
教育并不是灌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對待學生,我們要循循循善誘,用更多的耐心去引導教育學生,發(fā)現(xiàn)學生有一點進步,及時鼓勵和表揚,激發(fā)他們學習的求知欲望,努力創(chuàng)設良好的班級學習境遇,讓每一個學生看到希望和未來。
二、尊重個性,促進學生多元發(fā)展
教育的誤區(qū)是千人一面,學生的個性沒有得到尊重和發(fā)展。在教育管理中,筆者在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同時,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把學生的短處轉(zhuǎn)化為長處。如,班上有的學生性格開朗活潑,有的學生性格內(nèi)向,有的愛好文藝表演,有的愛好體育運動,有的愛好美術,等等,如果教師沒有把學生的個性愛好了解清楚,很容易會挫傷學生個性發(fā)展的積極性。對于學生的個性愛好,教師要分別對待,學生正當?shù)膼酆?,教師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通過引導、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特長。對一些個性愛好不利于學生健康發(fā)展的,教師要堅決糾正。針對這一問題,筆者專門進行了一次問卷調(diào)查,把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了摸底,并進行歸類,鼓勵他們參加學校的社團或在班上成立各社團小組,利用實踐活動時間或課余時間進行訓練,在班上舉行有利于學生特長發(fā)展各種比賽,動員學生多參與學校的文娛、體育、書畫、征文等比賽,為學生搭建特長發(fā)展的平臺。同時,筆者還利用自己的英語專業(yè)優(yōu)勢,成立了英語“一拼到底”特訓營小社團,讓喜歡英語和朗讀的同學參與其中。一年來,筆者擔任的班開展活動的內(nèi)容豐富多彩,學生參加學校的各類比賽中,是獲獎人數(shù)最多的一個班級。通過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特長,有效促進了良好的班風、學風的形成,學生們學習文化知識也更有沖勁了。
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是素質(zhì)教育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培養(yǎng)。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力所能及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多元發(fā)展。
三、信任學生,鼓勵學生不斷進步
宋代理學家程頤說:“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以術馭人者,人亦以術而待?!苯處煂W生的真誠是一種教育力量,學生只有感到被信任,才愿意去接納老師。學生對老師的信任度和接納度有多高,對老師所傳遞的教育影響的接受度就有多高。可見,充分信任學生,是學生獲得進步的基石。作為一個未成年人,很多時候是需要老師引導教育的,往往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是要通過無數(shù)次的尊重、信任、鼓勵和教育才能達成。
學生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犯錯誤,而是不止一次犯錯誤,這就要求教師要有善待學生失誤的教育情懷,給他們改正的機會,充分相信學生,引導鼓勵學生。筆者任教過一名六年級的學生,他是單親家庭,父母離異,跟爸爸生活,缺乏家庭教育。他性格比較倔強,不善于與同學溝通,經(jīng)常與班干部發(fā)生矛盾,不服從管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了解到這名學生自尊心很強,很愛面子,不接受別人當面批評,而且對班上一些不良的現(xiàn)象又敢于指出來,有正義之氣。為了教育好這名學生,當他又一次違反班規(guī)的時候,筆者就找他談心,讓他自己分析原因,以及他的不良行為對同學對班造成的不良影響,幫助他找出問題的癥結(jié);其次,筆者利用他正義之氣,讓他擔任學習小組的紀律委員,幫助他樹立威信,當有個別學生對他有看法時候,筆者就不斷鼓勵他,讓他感受到老師對他的信任。經(jīng)過一段時間,這名學生的自我約束力有了改觀,開始與同學的交往,很多不良行為得到了改變;最后,幫助他克服性格上的缺陷,鼓勵他克服這些缺點,就是戰(zhàn)勝了以前的自己。在老師的充分信任下,這名同學克服了困難,與同學們的關系更親密了,在自律上獲得了更大的進步,他在學期末還被學校評為“優(yōu)秀少先隊員”。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在學生的管理中,教師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信任和賞識每位學生,才能成就學生。教師只有付出無私的愛,溫潤每位學生的心靈,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都享受到老師的關懷,必將收獲豐碩成果。
參考文獻:
[1]鄭翠雪.淺談教師如何在班級管理中實施愛的教育[J].教育周刊,2011(07).
[2]齊永輝.教育的愛與責任[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36).
[3]車輝.淺談班級管理工作中愛的教育[J].內(nèi)蒙古教育,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