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瑞群
【摘要】每個家長都愛自己的孩子,但是,不是所有的愛都是正確:愛得過度是溺愛,愛得嚴厲苛刻變傷害。通過家教沙龍,提高家長教育素養(yǎng),提升教育理念,轉變傳統(tǒng)教育觀念,實現(xiàn)以家庭教育為突破口,最終形成教育合力的一種形式,讓孩子享受教育的幸福。本文對如何開展家教沙龍,讓孩子享受教育的幸福作了探討。
【關鍵詞】家教沙龍;享受;幸福
《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指出:要積極爭取家庭、社會共同參與和支持學校德育工作,引導家長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營造積極向上的良好社會氛圍。家教沙龍,以家長為主體,以學生學習成長為中心,家長互動參與,以教師及專家學者為咨詢指導,旨在提高家長教育素養(yǎng),提升教育理念,轉變傳統(tǒng)教育觀念,實現(xiàn)以家庭教育為突破口,最終形成教育合力的一種形式,是提高家長進行家庭教育的一種載體。如何開展沙龍,通過沙龍活動讓家長學會正確愛孩子的方式,讓孩子享受教育的幸福呢?下面我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談談我的一點做法。
一、整合資源,明確分工
作為班主任接到新班時,先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家長:了解家長的學歷、職業(yè)、性格、特長。如何快速地了解家長呢?我們可以通過一看、二問、三交流:一看,就是翻閱學生的學籍資料,我們可以輕松地了解到家長的學歷及職業(yè);二問:和孩子們談談心,聽聽他們心中父母的樣子,了解他們父母的言行舉止;三是跟家長交流教育心得等,敏銳捕捉哪些家長有比較專業(yè)獨特的見解。通過這三種方法,我們很快能夠了解到哪些家長可以在沙龍中起到積極的作用。接下來把這些家長組織到一起,和他們共同商議家教沙龍話題的內容和形式,詢問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明確每個家長的分工,發(fā)揮每個家長的所長,讓家長在沙龍中關注每一位家長的動態(tài),帶動其他家長參與。
有一次班上學生聊天,有一個學生提到他的媽媽熱心公益事業(yè),也經常參加一些公益培訓。這個孩子平常比較乖巧,陽光、積極上進,各方面都非常優(yōu)秀。優(yōu)秀的孩子后面都有優(yōu)秀的父母。跟這個孩子聊完天后,我心里一動:我可以找這個家長來作一次家教沙龍。于是,我馬上與孩子的媽媽——李媽媽聯(lián)系,希望她能主持一次家教沙龍。她愉快地答應了,還跟我談了很多家庭教育中的心得體會。我和李媽媽一起確定家教沙龍的主題:父母如何跟孩子溝通。李媽媽通過孩子心理入手,教家長以信任、尊重、商量、贊美、鼓勵的語氣與孩子溝通,父母需要為孩子提供一個寬容的成長最快樂、最有效、最優(yōu)化的互動方式,陪伴孩子共同成。在李媽媽進行主題發(fā)言后,其他家長分組討論、交流:自己平時是如何和孩子溝通的,與孩子溝通出現(xiàn)哪些問題?如何有效溝通?每個小組把討論的結果記錄下來,然后進行匯報。通過溝通讓家長們更加充分認識對方,學習其他家長所長,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
最后,作為班主任的我作總結發(fā)言:愛孩子,就要了解孩子內心世界,傾聽孩子的心聲,尊重孩子,讓孩子學會選擇,與孩子巧妙地表達,讓孩子放出去接觸社會,提升孩子的各項綜合能力……此外,作為家長,還應與孩子的相處中,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鮮活的榜樣,才能有效提高涵養(yǎng)溝通的力量。參加家教沙龍的家長們們對如何與孩子溝通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對溝通的力量有了一個更新的了解,對今后自己將如何培養(yǎng)孩子有了一個更明確的規(guī)劃。合理利用多種家長的智慧資源,讓家教沙龍的范圍更廣,使家庭教育指導也豐富多彩。
二、親子互動,攜手共進
親子活動使家長和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既可以密切親子關系,又可以促進孩子的健康發(fā)展。在親子活動中,體驗、分享成長,提升家長家庭教育素養(yǎng),促進了家校合作育人。家教沙龍中的親子活動在家長全力支持下,全身心地投入活動,陪伴、參與并見證孩子的成長。
在一次家教沙龍活動中,我們先進行簡單的“二人三足”的親子游戲,讓一位家長帶一位孩子進行比賽,先給2分鐘進行練習,按時間最短的前十名為獲勝者。親子游戲結束后,家長沙龍主持拋出了幾個問題:游戲過程快樂嗎?為什么?剛才你成功(失?。┑脑蚴鞘裁??家長們討論異常激烈,親子活動讓家長與孩子明白了團結就是力量。當進行游戲活動時,家庭中的兩個人就屬于一個團隊,作為一個團隊,就要不惜一切,為團隊盡最大的力量去爭取勝利。這類型的親子家教沙龍活動,帶領著家長與孩子攜手共進,相互學習,共同成長。
三、互動平臺,拉近距離
其實有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因素:現(xiàn)在的孩子越來越有個性,而家長卻與他們的世界脫了節(jié)。其實,我們都曾經是孩子,他們的一些心理我們都曾感同身受,可為什么變成了家長,卻忘了當初自己年少時的那些真實想法呢?身為父母,不僅肩負著物資方面的供給,還要肩負著精神方面的供給,教育孩子一定真正做到讀懂孩子的心,了解孩子,常與孩子溝通,做孩子思想上的朋友,讓孩子感覺不到孤獨。然而,許多父母反映與現(xiàn)在的孩子溝通越來越困難,他們寧愿跟網(wǎng)絡上的陌生人訴諸衷腸,也不愿與父母多說一句話。所以,有一次家教沙龍我就進行了這一活動。
我沒有給孩子任何準備的時間,就是希望他們說出最真實的感受,將孩子一個個叫到學校人流很少的地方,讓他跟你提提建議,說說心里話。我將每一位同學的視頻錄下來,通過微信發(fā)給家長,并告之這是我們家教沙龍的主題,將觀后感帶到家教沙龍交流討論。孩子竟然有將近一半錄到最后都哭了。記得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文哭著說:“媽媽,你為什么常常讓我一個人在家,為什么常常我和弟弟打鬧錯的都是我……”另一人哭著喊:“爸爸,媽媽,你為什么要送我去培訓班,周六你為什么要送我去培訓班,周日你為什么還要送我去培訓班……”還有一個經常遲到、請病假的孩子說:“媽媽,請你把我當作普通的孩子,我身體很好,沒有你想像的那么虛弱?!?/p>
在家教沙龍活動中,為了保護學生的隱私,我特地只放了處理過的學生的聲音,家長們深有感觸,淚流滿面。后來的微信交流平臺,又為這此家教沙龍的成功添磚加瓦。家長動情的反思,及時地改進與孩子共處的佳音……都紛至沓來,讓我驚喜不已。教師合理地搭建家校溝通的平臺,拉近家長和孩子的心靈距離,讓家長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所感所需,才能真正地為孩子的成長護航。
家教沙龍,自己當老師、主動參與游戲、多渠道了解自己的孩子,再加上各自的相互學習及專家的指導,讓家長實實在在地學到了一些方法,獲得了真實深刻的體驗,使家長主動去想,真切去學,那必然會收獲更多,孩子自然真切地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參考文獻:
[1](英)馬克·沃恩.夏山學校的百年故事:獻給當代的教師、校長和家長[M]. 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
[2]余曉靈,李保松.與孩子一起幸福成長——幸福學校家長讀本[M]. 知識產權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