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銀枝
【摘要】本文主要針對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應用展開研究。首先,簡要闡述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核心理念。進而重點論述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應用吸收環(huán)節(jié):課前精心進行教學設計;科學精心組織課堂教學;有效的討論學習;有效的課堂結尾。最后,指出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應用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應注意探討的兩個問題,小學音樂課堂中應用對分課堂教學模式要進行實踐探索,在時間的安排中講授和討論兩個環(huán)節(jié)要組織好;音樂教師應及時進行反思與總結。
【關鍵詞】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小學音樂;知識講授;討論式學習;評價
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是誕生于新世紀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最早由復旦大學教授張學新于2014年提出。對分課堂教學模式一經(jīng)提出立即引起教育界的普遍關注,一線教師紛紛加入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行列,且積極在課堂中踐行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查閱相關文獻資料時發(fā)現(xiàn),國內(nèi)目前關于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等教育領域,中小學教師極少對對分課堂教學模式進行研究,其中關于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應用研究則更是少之又少。正因如此,為引導更多小學音樂教師積極在課堂中有效踐行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我們有必要對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應用展開研究。
一、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內(nèi)涵
張學新指出,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是指教師的講課和學生討論的形式分配好,將一半左右的課堂時間用于教師的知識講授,另一半課堂時間用于學生的討論式學習。張學新在對傳統(tǒng)講授式教學模式和討論式教學模式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對分課堂教學模式。他認為可將傳統(tǒng)講授式教學模式與討論式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融合在一起,如此一來即可兼顧二者優(yōu)點形成一種全新教學模式,進而有效促進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對教師的知識講授提出一定挑戰(zhàn)(僅有一半課堂教學時間用于知識講授),但同樣亦給予學生更多課堂時間用于知識討論。此教學模式是尊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一種體現(xiàn),是以生為本的重要體現(xiàn),有利于學生對相關知識內(nèi)容的理解,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和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
二、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具體教學應用策略
目前,國內(nèi)關于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應用研究尚屬空白。因此,對本課題進行研究極具現(xiàn)實意義。結合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已有研究及具體教學實踐認為,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應用具體可采取如下策略:
(一)課前精心進行教學設計
基于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對課堂教學時間要求的苛刻性,為更好提升對分課堂教學質(zhì)量,小學音樂教師需提前對課堂教學進行精心設計。在科學的教學設計引導下,小學音樂教師便可有的放矢組織開展對分課堂教學。
例如,執(zhí)教《溫暖的家》時,音樂教師便首先確立教學目標:(1)讓學生們可以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準確演唱《溫暖的家》這首歌曲;(2)引導學生們在欣賞歌曲的過程中切實感受親情的可貴性;(3)引導學生們從愛小家到愛大家,培養(yǎng)他們的博愛情懷。在此基礎上設計新課導入、歌曲教學、討論學習及課堂結尾等一系列教學環(huán)節(jié)。初步完成教學設計后,再反復琢磨、推敲,讓教學設計更加完善。
基于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小學音樂教學設計與傳統(tǒng)教學設計存在一定不同,教學設計中必須將學生的討論式學習作為重點設計內(nèi)容,設計的討論話題也應極具科學性。如此一來,方能切實保障學生討論式學習的有效性。
(二)科學精心組織課堂教學
課前的精心教學設計是前提,而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科學應用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組織教學才是重點。結合已有研究認為,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應用可采取如下教學步驟:
1.有效的新課導入
新課導入是一堂課的開始是至關重要,一堂課的開始更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一環(huán)。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在應用對分課堂教學模式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同樣應注重新課導入的重要作用,采用有效策略實現(xiàn)新課導入。
例如,執(zhí)教歌曲《溫暖的家》時,音樂教師在新課導入伊始并未多說什么,而是直接用多媒體播放歌曲《溫暖的家》。聽到歌曲中美妙的旋律和溫暖的歌詞,同學們也紛紛靜下心來認真傾聽。一曲播放完畢后,音樂教師說道:“同學們,你們覺得剛才的歌曲好聽嗎?”“好聽!”學生們異口同聲高聲答道?!澳敲?,你們知道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嗎?你們想學唱這首歌曲嗎?”教師又問?!案枨拿质恰稖嘏募摇罚雽W!”得到這樣的答案并不意外,一切均在教師的預料當中。通過這樣的新課導入,不僅順利引入新課學習主題,同時也有效激發(fā)了同學們的新課學習興趣。所以說,這樣的新課導入是有效的。
小學音樂新課導入可采取多元策略,只要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新課學習興趣,均可將其運用于對分課堂教學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因此小學音樂教師應科學控制新課導入時長,切不可占用過多時間用于新課導入,否則即會占用接下來的知識講授及學生討論時間。
2.有效的知識講授
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注重知識講授,但留給教師的知識講授時間并不長,僅為課堂教學時間的一半。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在知識講授階段應精心組織,爭取在有限課堂教學時間內(nèi)高效實現(xiàn)知識講授。
例如,執(zhí)教歌曲《溫暖的家》時,基于小學二年級學生可能不認識歌曲中部分字的現(xiàn)實,音樂教師首先用響板伴奏有節(jié)奏的帶讀歌詞兩到三次。其目的主要為讓學生解決歌曲中的生字問題,幫助學生更好理解歌詞內(nèi)容?;凇稖嘏募摇返诙肪涞墓?jié)奏比較密集的現(xiàn)實,音樂教師對第二樂句進行了重點帶讀。在此基礎上,音樂教師對歌曲進行范唱并一遍遍帶領同學們一起進行歌唱。通過反復多次的帶唱,班里大部分同學已經(jīng)學會演唱此首歌曲。
由于小學音樂課堂知識內(nèi)容不同程度上存在差異,因此教師在知識講授階段應根據(jù)不同知識講授內(nèi)容靈活調(diào)整教學策略。如若知識講授重點內(nèi)容為音樂理論知識,教師應對相關音樂理論知識進行深入剖析,爭取讓所有學生均能掌握和理解。如若知識講授內(nèi)容為教授歌曲,教師應用更多時間用于學生學唱歌曲??偠灾趯Ψ终n堂中究竟要講授哪些知識內(nèi)容,要重點講授哪些知識內(nèi)容,小學音樂教師必須做到心中有數(shù)。為節(jié)省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知識講授階段的教學語言運用必須凝練,教學語言不需要啰里啰嗦。為提升知識講授效率,小學音樂教師還可配合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
3.有效的討論學習
知識講授完成后,接下來便是引導和組織學生積極開展討論式學習。基于小學音樂學科教學的特殊性,建議討論式學習的組織可采取如下方式:
(1)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組織學生討論學習
討論式學習不能無的放矢。為提升討論式學習質(zhì)量,小學音樂教師執(zhí)教完相關知識內(nèi)容后,可要求學生就相關知識內(nèi)容展開自主學習,并在自主學習基礎上積極組織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式學習。
例如,執(zhí)教歌曲《溫暖的家》時,音樂教師引導學生學唱歌曲后,便要求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自主學習結束后,音樂教師提問道:“通過自主學習說說你學會了哪一句?哪一句你認為最難唱?討論分析容易唱錯的樂句?!痹谝魳方處煹膯栴}引導下,同學們積極發(fā)言且進行了廣泛討論。在討論中有學生說道:“通過自主學習我已經(jīng)學會了所有歌詞,我認為‘太陽月亮星星 合做一個溫暖個家這句最難唱。唱第二段時最容易唱錯,容易與第一段混淆。”為檢驗學生的討論式學習成效,音樂教師在學生討論結束后,還開展歌曲接龍游戲,讓學生一句句進行接龍歌唱。
具體的對分課堂教學實踐表明,在自主學習基礎上引導學生討論的做法是可行且有效的。需要注意的是,為提升討論成效,音樂教師應科學設計討論問題。唯有如此,方能真正提升討論式學習成效,進而有效促進整個對分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
(2)在合作學習的基礎上組織學生討論學習
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為有效克服教學重難點問題,小學音樂教師還應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進行積極廣泛討論。因此合作學習本就是討論式學習的重要體現(xiàn)形式。
例如,執(zhí)教歌曲《溫暖的家》時,在自主學習且引導學生進行廣泛討論的基礎上,音樂教師布置了這樣一個合作學習任務:“爸爸媽媽最愛你,你又能為他們做些什么呢?”學習任務布置下去后,同學們立即展開分組討論。在討論中有學生說道:“爸爸媽媽對我的付出是巨大的。等我長大了,我也一定同樣像他們照顧我一樣照顧他們?!庇袑W生說道:“從今天開始我就要改變自己,要積極自主學習,不讓爸爸媽媽為我的學習操心。要幫爸爸媽媽做家務,減輕他們的負擔。我想這樣我就能擁有一個更溫暖的家了?!?/p>
在具體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們討論的內(nèi)容極為廣泛。教師也適時參與到學生討論當中,并說道:“我們不僅要愛我們的小家,更要愛我們的大家。要愛班級、愛同學、愛老師、愛國家。只有我們更加博愛,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之人……”
4.有效的課堂結尾
對分課堂不僅有新課導入,也應有課堂結尾。為了讓對分課堂更為完整,小學音樂教師還應在課堂最后留出一定時間用于知識總結與教學評價:
(1)有效的知識總結
在對分課堂的課堂結尾階段,小學音樂教師應對整節(jié)課所學內(nèi)容進行有效總結。這樣的做法是必要的,利于促進對分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對相關音樂知識內(nèi)容的理解。
例如,執(zhí)教歌曲《溫暖的家》時,音樂教師在課堂結尾階段如此總結性的說道:“同學們,通過本節(jié)課學習大家已經(jīng)初步掌握了歌曲《溫暖的家》的具體唱法,并記住了具體歌詞。對于此點,老師感到非常滿意。希望下課放學回家后,同學們能對歌曲進行認真復習。做到熟練演唱歌曲《溫暖的家》。如若有可能,你們還可將歌曲教給自己的家人,與家人一起唱……”
誠然,上述僅為知識總結的一種,小學音樂教師還可用提問式或列表式、圖示式等方式對相關知識內(nèi)容進行總結。總而言之,對分課堂結尾階段的知識總結非常重要,小學音樂教師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選擇知識總結方式。
(2)有效的教學評價
知識總結結束后,如若教學時間富裕,小學音樂教師還應對學生在整個課堂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實施總體評價或個體評價。課堂結尾階段的教學評價非常重要,也是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實施過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
例如,執(zhí)教歌曲《溫暖的家》時,音樂教師在課堂結尾階段對學生如此評價道:“同學們,你們大部分同學在本節(jié)課中均能積極配合教師展開教學,對于此點應值得充分肯定。但亦有部分同學出現(xiàn)了課堂違紀現(xiàn)象。希望這部分同學下次能夠改進。但總體來說,我對大家的綜合表現(xiàn)是非常滿意的。諸如,在討論過程中所有同學均能積極參與討論,討論熱情極高。希望以后大家能夠繼續(xù)保持討論熱情……”
除小學音樂教師對學生實施評價外,還可要求學生進行自評或互評。自評和互評有利于幫助學生認識到自身的優(yōu)點與缺點,有利于幫助學生反思與總結,有利于激發(fā)小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有利于促進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應用效率的提升。
三、小學音樂課堂應用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應注意把握的兩個問題
為提升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應用成效進行了實踐嘗試,在具體應用過程中還應切實把握好如下兩個問題:
(一)不必過分注重于課堂教學時間的限制
對分課堂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將一半課堂左右的時間用于知識講授,另一半課堂時間用于分給學生討論式學習。需要注意的是,此時間僅是大致上的時間,并不一定要將時間控制至一分一秒。殊不知,對分課堂還應留出一部分時間用于新課導入和課堂結尾。在具體的知識講授過程中,如若小學音樂教師超出課堂一半時間后仍未講完,則需繼續(xù)講授,直至講授完需要講授的知識內(nèi)容為止。如若在學生討論過程中音樂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討論熱情極高,則應積極鼓勵其進行討論,可適當縮減課堂結尾的知識總結時間和教學評價時間??傊瑢Ψ终n堂的時間規(guī)定僅是宏觀上的規(guī)定,具體如何利用還需小學音樂教師靈活掌握。
(二)音樂教師應及時進行反思與總結
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對絕大部分小學音樂教師而言仍較為陌生。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在應用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應學會及時反思與總結。只有不斷反思與總結,方能不斷提升小學音樂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形成較為豐富的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應用經(jīng)驗。除此之外,小學音樂教師還應對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相關理論進行不斷探究,將獲取的理論知識有效應用于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當中。
四、結語
總而言之,對分課堂教學模式不是一種固定化的模式,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須運用靈活,明確課堂教學本質(zhì)。因此,作為新時代的一名合格小學音樂教師,應對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相關理論進行深入研究,并積極在具體課堂中有效應用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實施教學,讓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成為當前小學音樂課堂中的主流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 張學新.對分課堂:大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新探索[J].復旦教育論壇. 2014(05).
[2] 張燕琴.對分課堂在高等教育的研究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J].教育教學論壇, 2018(30).
[3] 杜艷飛,張學新.“對分課堂”:高校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實踐與思考[J].繼續(xù)教育研究,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