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
摘 要:幼兒園養(yǎng)殖活動給幼兒提供了一個接觸生命、了解生命的機會,讓孩子們在探究、嘗試、體驗中,感受生命的成長并增強幼兒的責任意識。開學初,我們大二班的孩子開始了他們的養(yǎng)鴨大探索,從搭棚到養(yǎng)鴨,其間遇到很多困難和問題,孩子們在這個過程中動手實踐、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關鍵詞:幼兒園; 自主探究式學習
中圖分類號:G613.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0)8-088-001
教師是如何鼓勵幼兒有效利用身邊各種資源,在這個自主探究式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相應的解決問題的經驗?,F(xiàn)以《鴨鴨樂園》微項目活動作為例子,分析如下:
一、不識廬山真面目
探究是幼兒的天性,是幼兒主要的學習方式和活動方式,它倡導幼兒走入生活,自主選擇、親身體驗、主動探究、自由表達與表現(xiàn)。幼兒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他們會在不斷地嘗試、調整,通過努力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是幼兒發(fā)現(xiàn)與發(fā)展的過程,探究的經歷使他們的獨立性和自信心得以形成。
探究活動一:木頭房子
首先得幫小鴨子安個家。豆豆拿了兩塊長方形的三夾板豎放在地上,鬧鬧將玻璃膠擠在了木板邊緣,豆豆將兩塊木板連結在了一起,兩塊板豎在地上沒有倒。豆豆很開心的說:“成功!再來一塊板!”說完,如法炮制地制作了另外一組木板。楊楊這時從一邊跨過豎起的木板,木板瞬間倒塌。我問他們:“你們覺得用玻璃膠粘起來的木板牢固嗎?”豆豆大聲回答:“粘不牢。老師,可以用熱熔膠槍?”“但是熱熔膠槍很危險的哦!”我笑著回答?!澳悄銕臀覕D吧!”不一會兒,一個用木板做成的四方型圍好了。豆豆又發(fā)現(xiàn)了問題:“這個木板做的鴨棚實在太矮了,小鴨子可以從木板上跳出去。我們要想其他辦法,做個既牢固又實用的鴨棚才行!”
第一次探索與嘗試的過程中,問題一個接著一個,雖然孩子們已經有了初步的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但由于我們的孩子固有經驗不足,沒有見過真正的鴨棚,目測能力和空間概念也不強,在建構中剛解決一個問題,隨即又遇到了新的問題,導致初次建構鴨棚的不成功。孩子們有些小沮喪,我們決定先回班級再一起討論一下,搭建鴨棚應該選擇使用哪些材料?怎么搭既舒適又牢固?
教師作為孩子自主探究的支持者,在孩子們第一次搭建過程中,我的定位是配合孩子們,抓住一次次問題的契機,給予幼兒有效的支持、引導,讓幼兒通過親身體驗發(fā)現(xiàn)問題,引發(fā)幼兒思維的沖擊。幼兒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解決問題,但在操作活動中問題總是接踵而來的,當孩子們?yōu)槭《趩蕰r,我鼓勵孩子們將自己的問題變成大家的問題,不如把“問”提出來,引發(fā)集體的思考,去共同解決問題。
二、山重水復疑無路
教師作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我們,應密切關注幼兒的探究興趣,不斷促進幼兒探究性活動的開展。
探究活動二:紙箱房子
我們把遇到的問題帶回了班級,孩子們紛紛出主意。楠哥說:“我們可以去找一個大的紙箱子?!倍苟拐f:“可以在紙箱子上鋪一層木板當屋檐!”第二天,楠哥帶來了紙箱子,孩子們把短木板鋪在下面,最上面鋪上長木板?!按蠊Ω娉桑 倍苟归_心的叫起來。可可搖頭說:“小鴨子會悶死的吧!”萌萌說:“給紙箱挖幾個洞做窗戶吧!”洞洞是挖好了,可是紙箱也歪歪扭扭了。豆豆說:“我覺得紙箱不牢固。我們還得找新的材料。”回到教室后,我特意在圖書區(qū)投放了《三只小豬》的繪本,引導孩子們看看三只小豬蓋了什么樣的房子?楠哥拍著腦袋說:“對啦!我們也可以用磚頭蓋小鴨的房子呀!”萌萌說“我知道哪里有磚頭!”通過嘗試,孩子們發(fā)現(xiàn)不是什么材料都可以成功建出鴨棚的,當孩子們的又一個想法經過實踐以失敗告終后,老師適時介入,利用繪本閱讀來引發(fā)幼兒的思考,找到想要的答案,讓孩子們獲得建房子的經驗。這樣,孩子們的情緒再次調動起來,一致決定使用磚頭作為搭鴨棚的主要材料。幼兒園自主探究式學習是指在教學活動中以幼兒為主,在教師指導下,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一種學習方式。當孩子們發(fā)現(xiàn)問題時,教師鼓勵幼兒積極收集資料,利用身邊的資源來解決問題,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這是幼兒自主探索學習的過程。
三、柳暗花明又一村
心理學家皮亞杰曾經說過:“好的教學方法,必須向幼兒提供這樣的場合,使他們可以親自進行最廣泛意義的試驗,試驗各種東西,操作各種東西,提出問題,并給自己找答案。”。只有充分給幼兒動手操作的機會,鼓勵幼兒手腦并用去尋求他們想要的答案,才能讓他們獲得經驗的拓展。
探究活動三:磚頭房子
很快孩子們找來之前搭野火飯灶頭的磚塊,圍出了一個長方形,鴨棚的雛形出來了。韜韜搭的第二層磚頭與第一層的磚頭完全重疊,豆豆見了立馬說:“韜韜,這樣搭不牢固,第二層的磚塊放在第一層的兩塊磚頭中間才會牢固?!表w韜聽了,也照著豆豆的說法壘高,孩子們一起壘了四層。萌萌拿了三塊長一點的木板,放在鴨棚上做頂,就是數(shù)量不夠。糯糯說:“可以把這三塊板做底,在上面再鋪短的木板呀!”在大家的合力下,鴨棚的頂也完成了,孩子們高興的歡呼起來。幼兒從嘗試一個想法發(fā)展到嘗試多個想法,直到找出一個能夠奏效的解決方案,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幼兒獲得了經驗、獲得了發(fā)展。隨著處理的問題越來越復雜,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案也越來越復雜,幼兒也可以預見問題并采取行動,從而避免問題產生并獲得成長。當問題產生時,教師鼓勵幼兒積極收集資料,利用身邊的資源來解決問題,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這也是自主探索學習的過程。孩子們將得到的資源進行分享、討論,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建構鴨棚的這個過程,孩子們從木頭房子、紙箱房子到磚頭房子,大膽的猜想、嘗試、探究。教師在整個過程中是觀察者、支持者和引導者,對孩子的自主性探索做了適宜的推動,使幼兒大膽探究、結合身邊各種資源,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遷移的能力、合作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的能力。
參考文獻:
[1]《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幼兒園創(chuàng)造性課程》,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4]《兒童發(fā)展心理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