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小霞
摘? 要:在傳統(tǒng)的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所實施的教學策略單一,課堂教學主體是教師,不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受新課程改革的影響,初中數學課堂模式發(fā)生了變化,學生成為了主體。初中數學教師要想使自己的教學能夠符合時代發(fā)展的潮流,首先應該做的就是尊重學生的需求,圍繞學生展開教學,采用多樣的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得數學課堂更具有趣味性。基于此,本文將結合本人的教學經驗,談一談讓初中數學課堂更有趣味性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趣味性課堂;教學策略
新課程改革下,各學科教師都需要將自己的教學思想進行一定的變革,需要尊重學生的需求,明確學生的認知,并在此基礎上采用多樣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數學是初中生需要學習的一門基礎學科,初中數學教師自然需要注重教學方法的革新,將構建趣味性課堂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具有十足的數學學習興趣?;诖耍疚膶囊韵露鄠€角度談一談讓初中數學課堂更有趣味性的方法。
一、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
學生能夠因為情境,而深入學習知識。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可以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融入到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具有數學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教授“隨機事件與概率”這節(jié)數學知識時,筆者考慮到本課所涉及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隨機事件的數學概念學生可以輕松地理解,但是學生卻在實際運用中很難區(qū)分這三種事件,于是便在具體的教學中創(chuàng)設了生動的教學情境。筆者導入了多種多樣的情境,如某班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的內容是關于學校舉辦三分球大賽,推薦班上哪位同學參加呢?根據調查統(tǒng)計,宋同學的得票最高。請問如果李同學去參賽,會成功嗎?明天會下雨嗎?拋硬幣會得到正面還是反面?學生在筆者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下,能夠仔細地探究這幾種事件,而筆者則會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引導,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這幾種事件??傊?,初中數學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應該注重生動的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本節(jié)所涉及的知識,并由此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更高。
二、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知識
初中數學教師在構建趣味性課堂時,也應該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索數學知識,使學生能夠具有自由的數學學習空間,讓學生能夠體會到探索數學知識后的喜悅之情,讓學生因此能夠感受到數學學習的興趣,從而使學生覺得數學課堂能夠更有趣味性。
例如,在教授“三角形”這一章節(jié)內容時,筆者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有關三角形的內角和證明定理的知識,便給予了學生主動探索數學知識的機會。在具體的教學中,筆者將班級上的學生分成了幾個學習小組,讓學生能夠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一定的數學知識的探索。因為學生有了自由的學習空間,且可以與同齡人進行一定的交流,所以學生能夠十分主動地進行知識的探究。為了使學生的探究效果更好,筆者會讓學生準備一個紙質三角形,讓學生在這個三角形的角上都涂上不同的顏色,將其剪下來,并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拼接。學生在以小組為單位拼接的過程中,能夠進行一定的輔線的操作,并能夠因此更好地體會相關的數學知識??傊?,初中數學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應該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主動探究,使學生能夠在探究的過程中體會數學學習的趣味性,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更好。
三、引入趣味性小游戲
學生往往比較喜歡游戲,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可以結合數學內容,設計數學游戲,并將數學游戲引入到課堂中,使數學課堂能夠更加具有趣味性。
例如,在教授“直線、射線、線段”這一節(jié)數學知識時,筆者便會引入一個趣味性的小游戲。在向學生講授完直線、射線、線段這三個概念后,筆者便將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以小組為單位分別說一說類似直線、射線、線段的在實際生活中的事物,而說的正確且數量多的小組即為勝利方。這個游戲十分有趣,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這個游戲,使得課堂氛圍變得十分活躍。在游戲結束后,學生不僅產生了十足的學習興趣,還充分地理解了所學習的數學知識,提升了自身的團結意識。總之,初中數學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應該注重趣味性小游戲的引入,使學生能夠因為小游戲而產生數學學習的興趣,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水平。
綜上所述,教師作為現(xiàn)代教育工作者,應該具備先進的教學理念,結合所教學科的內容和學生的個性、特點,實施針對性的教學,使學生能夠接受到符合身心發(fā)展的教學。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有必要注重多樣、新興、科學的教學方法的探究,構建趣味性數學課堂,使學生因此能夠更好地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
參考文獻:
[1]王清綠.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論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興趣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24).
[2]王振仁.如何構建初中數學“靈動”課堂[J].學周刊,20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