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素質(zhì)教育在小學深入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發(fā)生了重大變革。就小學語文教學來看,作文教學是相對高級的階段,也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教學內(nèi)容,是對于學生綜合語文學習情況和語文知識應用能力的一種訓練。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學生的素材積累和有效應用,對于切實強化作文寫作水平,提升寫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作文素材積累一直是語文教師們比較關注的教學話題,對此,文章主要介紹了小學語文作文素材收集和積累的重要性,分析目前小學語文作文素材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探究小學語文作文素材收集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素材;收集;積累
小學作文素材多來源于學生的語文教材、課本以及生活實際,作文素材往往很多,但是在實際的寫作中,學生能否有效地應用素材是關鍵,只有在一定的素材積累基礎上,才能更好地調(diào)用相關素材,實現(xiàn)素材的有效積累和應用。對此,在實際的作文素材收集方法教學中,教師要嘗試創(chuàng)新,結合學生的作文水平和習作能力,做好作文素材的教學和積累,幫助學生更好地強化素材積累,實現(xiàn)作文水平不斷提升。
一、 小學語文作文素材收集的重要性
在小學作文寫作中,素材資源是基礎部分,沒有素材基礎,作文寫出來必然是空洞乏味的,沒有感情的,無法達到作文的思想和情感傳達目標。在語文的學習中,要是學生沒有素材基礎,他們對于教師講授的內(nèi)容和情感也會缺乏理解和認識,難以達到共鳴的效果,很難消化教師傳達的知識內(nèi)容。可見,作文素材對于作文教學的重要性,強化小學生的作文素材積累,傳授給他們良好的作文素材的收集方法,對于提升小學生作文教學成效,提升學生對于素材的運用和理解,促進作文教學效率提升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 小學語文作文素材收集和積累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缺乏自主的素材收集意識,素材積累緩慢
在語文教學中,雖然語文教師一再強調(diào)要做好作文的素材收集和積累,但是學生對此并不是十分重視,他們沒有自主的作文素材的收集意識,在遇到一些新鮮的事物、好玩的人和事的情況下,他們沒有將其作為素材進行積累的意識,部分學生在作文素材收集中,主要是根據(jù)教師的要求來進行收集的。一般小學語文教師要求學生進行作文素材的積累會通過要求學生記日記的方式來進行,讓學生記錄每天的新鮮事和趣事,可以是開心的事、不開心的事、可以是尋常的事,但有不尋常的情感,可以是自己的事,也可以是別人的事。但是學生針對這項學習任務大多抱著應付的態(tài)度,認為每天的事情都是類似的,是在沒有更多的新鮮事可以記錄了,還有很多學生記日記就是在記流水賬,失去素材積累的作用。
(二)素材積累形式單一,學生缺乏興趣
在一些小學語文作文素材的積累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要細心觀察生活中的瑣事,在生活中做好素材積累,要學會觀察生活,品味生活,但是這些對于小學生來說都是比較抽象的,小學生很難真正靜下心來思考和品味生活,對于一些簡單的生活素材缺乏理解和深度分析,所以素材積累上也沒有什么新意。這種素材收集方法很難激起學生的興趣,會導致學生對于相關素材學習缺乏興趣,整體學習積累的意識更加淡薄,很難保證素材積累質(zhì)量和效率。
(三)缺乏閱讀積累,學生素材來源單一
僅僅是來源于生活的素材實際上還是比較單調(diào)的,雖然生活已經(jīng)包羅萬象,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生活圈子比較小,接觸的世界范圍也比較小,這種情況下,學生積累的素材大多是大同小異,這樣對于學生的作文創(chuàng)新是沒有好處的。而作文的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意往往是作文脫穎而出的關鍵,學生只有接觸更多的人和事,接觸更多外面的世界,才有可能開闊眼界,寫出具有創(chuàng)意的好作文,這一方面實際上是可以通過閱讀來實現(xiàn)的。但是目前小學生的語文課外閱讀情況也不是很理想,部分學生沒有閱讀的習慣,在實際的閱讀中,缺乏有效的選擇,也沒有素材積累的意識,導致他們常??赐暌槐緯?,也沒有什么收獲,可能就是對于部分的故事環(huán)節(jié)感興趣罷了。
三、 小學語文作文素材收集對策
(一)重視素材積累,做好引導工作
在小學語文作文素材積累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提升小學生對于作文素材積累的重視度,讓他們在實際的生活中、學習中,真正能夠做到細心觀察,將一些切身的感受和思考記錄下來,也可以記錄一些所見所聞,作為今后作文創(chuàng)作中可以應用的素材。語文教師要鼓勵學生們從生活場景中捕捉讓人怦然心動的畫面和瞬間,讓學生明確“文字要寫到心坎里,才會有力量”,具有真情實感的作文才是好作文。對此,需要相關語文教師們首先鳥瞰教材、把握序列,其次聚焦目標、前后關聯(lián),然后創(chuàng)設語境、激發(fā)動機,最后建構支架,精準訓練。在語文習作課上,要敢于打破“寫”與“評”的慣例,帶著學生觀察、描寫身邊的人,并將觀察到的人物特點記在紙上、制作成書,成就一個個生動鮮活的人。教材發(fā)生變化,但教學的主體仍是教師。語文教師要和學生一起堅持閱讀與寫作,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影響和帶動學生,讓語文學習和素材積累成一件詩意浪漫的事。這樣學生對待寫日記的態(tài)度也會好很多,才能真正讓他們通過日記,來記錄一些有趣的事情或者是抒發(fā)情感、吐露心聲。
在作文素材教學指導中,教師們要找準自己的“為”與“無為”。老師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不要糾結學生的文字表達,打消學生的自信心,而應該抓大放小,通過寫作教學不斷將學生推向陌生的表達區(qū)域,幫助他們在寫作上走得更遠。具體的習作教學中,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深耕課內(nèi)外閱讀與寫作,聚焦學生大閱讀、深閱讀,引領學生作文素材提煉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要明確素材積累對于小學生語文作文學習具有重要意義,在小學作文素材積累課堂上,教師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采用精練的語言導入,或創(chuàng)設激蕩心靈的情景引導學生談感想,或在師生交流中挖掘?qū)W生生活素材引導學生說清楚,或啟發(fā)學生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描藍圖繪夢想,在學生充分表達的基礎上,教師因勢利導指導學生撰寫寫作提綱,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習作,現(xiàn)場展示學生習作并引導學生交流評改,進一步豐富自己的作文內(nèi)容,提升文章內(nèi)涵,達到從“要我寫”到“我要寫”“我能寫”的習作教學目的,學生的寫作欲望和激情被充分激發(fā),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二)注重激發(fā)想象力,讓學生對于素材進行應用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更是難點。素材積累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在寫作中能夠有效應用,為文章增色。而在小學作文的相關要求中,多是給定一幅圖畫或者是一段文字描述來要求學生寫作,可以說是給出了部分的素材,而對于素材的應用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這樣就失去了作文創(chuàng)作的意義,在指導學生進行作文素材的積累中,教師要讓學生明確,一個固定的作文素材可能有多種延伸可能性,這就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對此,教師要注重對于學生素材的想象力培養(yǎng)。
為了進一步探索作文教學的課堂模式,追求高效的作文課堂教學,讓學生掌握寫作的方法,進一步落實熊雪“我愛朗讀,我愛閱讀,我愛寫字,我愛寫作”的語文教學理念,讓每一位孩子豐厚積累,樂于表達,相關小學要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專家引領、助力成長”作文教學專題教學研究和實踐活動,注重探究新時期有效的作文素材教學法應用。在學生的作文素材收集和積累工作開展中,語文教師要嘗試從學生的興趣入手,采用學生喜歡的童話故事引課,一幅幅圖畫在張老師的引導下,在孩子們豐富的想象中變成一個個充滿童趣的故事。引導孩子們從看、想、寫三方面寫出自己喜歡的童話。對于孩子們來說,寫作是他們對于世界的認知和審美,是內(nèi)心真實、善良、美好的體現(xiàn)。充滿童趣和想象的文字在孩子們的筆下活靈活現(xiàn)起來。在看、聽、說、寫的過程中,培養(yǎng)習作的興趣,讓孩子們不知不覺中喜歡上寫作。緊扣本學段的習作要求,例如,教師在素材課堂中可以通過表達“你期待的老師是什么樣子”“介紹自己的興趣、愛好”“想要了解的題目”,激發(fā)學生想說想寫的欲望,鼓勵學生敢于交流、善于交流,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可寫。通過將素材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說到寫,有一個推進的過程,從而為學生的寫作打下基礎。精心設計讓孩子們在歡樂中、在活動中、在情趣中快樂習作。
(三)注重閱讀指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閱讀習慣
閱讀是小學生語文作文素材積累的有效來源之一,在教學中,教師要強調(diào)閱讀積累的重要性,做好閱讀引導,讓小學生養(yǎng)成語文作文閱讀的良好習慣。這樣在開展閱讀教學實踐中,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作文素材積累興趣,讓他們愛上閱讀,在閱讀中強化素材積累,提煉出更多的有用素材。在閱讀中,也要做好學生的感悟和思考引導,讓學生能夠從閱讀中提煉思想,這對于他們應用素材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指導學生閱讀了《白雪公主》后,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談到白雪公主的善良的時候,老師發(fā)問:“同學們認為白雪公主這樣善良的人好不好?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應不應該像白雪公主一樣做個善良的人?”學生討論,有的提出太善良容易被人害,善良可以有,但是不應該泛濫,還是要有一定的警惕性,才能保證自身安全。通過這樣的閱讀和素材提煉,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既能實現(xiàn)素材積累,也能實現(xiàn)活學活用。
四、 總結
小學語文作文素材積累至關重要,這決定了學生的作文創(chuàng)作水平,在具體的小學作文素材積累教學中,教師要明確作文素材積累的重要性,提升學生對于作文素材的重視度,創(chuàng)新作文素材積累教學模式,注重做好教學引導,強化閱讀積累,做好素材應用,促進學生作文素材積累和應用水平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包小紅.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J].課程教育研究,2019(44):179.
[2]孫晶晶.放飛心靈 快樂作文: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9(35):87.
[3]李夢奇.立足于生活的土壤,培育出語文的種子:小學語文生活化習作實踐探索[J].華夏教師,2019(19):84.
[4]龐麗蓉.激發(fā)學生寫作熱情提高寫作教學實效性:小學語文作文的興趣教學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12):83.
[5]林玉嬋.文章本是生活事,繁花似錦覓真實:論小學生紀實作文寫作水平的提升[J].華夏教師,2019(2):36-37.
[6]李純.激情寫作:淺析興趣教學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0):160.
[7]管維維.營造多元氛圍 激發(fā)隨筆情趣:“每日隨筆”多元氛圍新模式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26):97.
[8]李曉民.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素材的積累[J].亞太教育,2016(7):9.
作者簡介:祁占海,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甘肅省積石山縣銀川鄉(xiāng)工匠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