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摘? ? 要:情感是人的意向和意志較活潑熱切的活動。情感體驗在聲樂學習中直接影響著演唱者的聲音質量,表情動作和演唱效果,所以我們在聲樂學習中必須意識到情感的體驗從中所引發(fā)出的藝術表現(xiàn)和審美需要。
關鍵詞:歌曲;聲樂學習;情感體驗
音樂是聽覺藝術,是訴諸情感的表演藝術,它的藝術感染力最終是要靠演唱來體現(xiàn),而唱歌的語言是心聲,借聲傳情是音樂藝術的特殊手段,它的藝術感染力最終要靠演唱來體現(xiàn),所以在聲樂演唱時既要唱情,又要唱聲,要做到聲情并齊。以聲傳情,來達到歌聲產(chǎn)生情感的藝術魅力所在。
歌唱藝術是一種善于表現(xiàn)和激發(fā)情感的藝術,除了有優(yōu)美的歌喉與清晰的咬字吐字的完美結合以及聲音語調造型的藝術處理技巧外,如缺乏情感表現(xiàn)與生動表達是不可能完成歌唱藝術的創(chuàng)造任務的。因為對于一個真正的歌唱家來說僅僅掌握唱歌技巧是不夠的,還應該用聲音表現(xiàn)出各種音樂情節(jié),表現(xiàn)出人物的各種心情,發(fā)出為表現(xiàn)一定情感所需的音調。這就要做到所謂的“聲”與“情”的完美結合。即“情動于中,故形于聲”。在聲樂學習中我們往往只注重和停留在聲音的外在質量之中,例如聲音的位置、氣息、吐字、節(jié)奏等,好像覺得只有注重了聲音的外在質量才是聲樂學習的唯一標準,而沒有注重和意識到聲音的質量必須靠內在的感情體驗來表現(xiàn)它的藝術審美,因此常常出現(xiàn)當我們站在舞臺上演唱時常會聽到觀眾說“唉!美聲唱法聽不懂?!倍覀冏约撼3摹扒吆凸选眮斫忉屢环?,其實,學習聲樂只有當“聲”和“情”完美的結合在一起的學習才是最科學和完整的,不能只注重技能,技巧的學習,而應該重視情感體驗引發(fā)出的聲音技巧與精神表現(xiàn)相結合的學習。
人聲是最普通最經(jīng)濟也是人類共有的樂器。它不受經(jīng)濟條件,地理環(huán)境等客觀因素的制約,也不受文化教育程度內在修養(yǎng)等主觀條件的影響,只要能講話、五音具備就能夠唱歌,再加以聲音技巧的訓練就能表達語言所不能表達的心靈呼聲;人聲是最美妙,最自然的樂器。無論何時,何地以歌喉為工具,以語言和音符的有機結合為表現(xiàn)形式,就可以抒發(fā)出人們內心的情感,實現(xiàn)歌唱的審美價值,這種審美具體體現(xiàn)在歌詞,歌譜,演唱三個方面。
首先歌詞的情感體驗。因為聲樂藝術是音樂與文學語言相結合的藝術,和文學語言的關系十分密切,這就使聲樂具有了思想的細膩性,和感情的確定性等特點。這是其他藝術所不及的“言為心聲”語言本身就具有傳達和表現(xiàn)思想情感的功能,可以直接傾訴內心所體驗到的每一種情感。而歌詞是一種可唱性的詩歌,具有文學性質,所以有人稱之為音樂文學。它以精煉的語言,朗朗上口的旋律表現(xiàn)出具有一定現(xiàn)實意義的內容,因為音樂是為了表達人的思想感情的,而歌唱是最能直接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形式。
其次旋律的情感體驗。旋律是對歌詞的音樂設計和記錄,而歌詞作為聲樂作品中的一種情景表現(xiàn),是為曲調的抒情功能奠定基礎的。詞是曲的向導,而曲則又是詞的深化和發(fā)展。詞的喜怒哀樂引導著曲的走向,奠定了樂曲的情感基調。
在演唱一首歌時,我們應該明白作曲家在構思作品時,對每個樂句,每個音符的安排都是經(jīng)過慎重思考的。它們相互發(fā)揮著作用。所以演唱者應該對歌譜的每一個組成部分都有所認識,有所創(chuàng)造,因為音樂是表演藝術,一個演唱者需要有分析,理解作品內容和體驗作品情感的能力,并且會用歌聲去表達作品的內容和思想感情,這才是一個演唱者應當具備的表現(xiàn)能力。一般來說,一首歌的前奏它預示著整首曲子的感情基調,它拉開了歌曲的序幕,引出了歌唱部分,所以演唱者在表現(xiàn)一首作品之前,除去了解作曲者的背景,熟讀歌詞外還應該把握好基本的情緒并將其情緒滲透到整首歌曲中去,其次演唱者在演唱之前要結合曲調進行反復視唱,領悟旋律的起伏,節(jié)奏的變化和伴奏的配置。對曲譜的每一結構提示都要做全面的了解,對歌曲有一個客觀完整的了解。例如,速度與力度的變化對整首曲子的情緒控制起著重要的作用。如為了表現(xiàn)激動、興奮、歡樂、活潑的情緒就要與快速度相配合;而田園風格比較抒情的歌曲往往要與中速度相配合;頌(贊)歌、挽歌、沉痛的回憶則更多與慢速度有關,而力度的強弱與聲樂作品的內容,形式也有著密切的關系。節(jié)拍的強弱運動,蘊藏著豐富的音樂表現(xiàn)力。例如,搖籃曲總是用較輕的聲音來演唱,而頌歌、進行曲、戰(zhàn)斗性的歌曲則常用較強的聲音來表現(xiàn),還可運用力度的各種微妙變化來鮮明地塑造各種音樂形象,只有掌握了這些演唱者在演唱時才能對整首曲子的情感體驗做到收放自如的控制,才能把整首曲子的情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最后,多姿的生活體驗,豐富了人們的情感,因為藝術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生活是藝術的源泉,更是情感的源泉,而歌唱的語言則是心聲,是一種來自于心靈的聲音,它揭示的是一種內心深處的真情實感。音樂作品需要通過演奏演唱等形式才能成為人們所感知而產(chǎn)生藝術效果。一首經(jīng)典作品的詩詞以及旋律終歸是“死”的。它必須通過演唱者唱活了才能讓聽眾有所感受。藝術要感染人,而感染人是離不開生活的,我們不接觸生活,不體驗生活是不能很好的表現(xiàn)歌曲的。因為一首藝術作品是揭示藝術家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是他們內心情感體驗的結晶,是自己生命的內涵,是他們對待生活的情感態(tài)度。所以演唱者應該多觀察體驗發(fā)生在身邊的各種復雜的人間情感。多了解一些描寫各種人物細膩情感的文學作品、戲劇、電影、電視等。多接觸社會,拓寬社會閱歷和知識面。多去體味人生的喜悅、悲傷、離別、思念、興奮、悠閑、豪放等情感。把這些帶入自己的歌唱中去體味去演繹它。
“沒有情感就沒有詩,沒有情感就沒有音樂,沒有情感就沒有藝術”!演唱者的最高境界,不僅僅是要求唱得悅耳動聽,還要唱得發(fā)人深思,感人至深。所以演唱者的演唱不僅僅是一種技能技巧的行為,演唱的生命更在于傳達音樂中豐富的內涵及人類的情感。因為音樂是人類文化寶庫中光華燦爛的珠寶,體味音樂之情,理解音樂之美是人生的一大幸福,音樂巨大的感召力源于人們對音樂情感的深刻體驗,只要用心感知音樂情感就能啟迪智慧,陶冶性情,使其身心健康成長,從而達到陶冶情操,美化心靈,所以說“情感”是藝術之魂,是歌唱之魂。
參考文獻:
[1]沈湘.李晉瑋.李晉瑗.沈湘聲樂教學藝術.上海音樂出版社.1998.10
[2]徐行效.聲音心理研究.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02
[3]俞子正.歌唱學.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3]
[4]鄒本初.歌唱學.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