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紅娟 許伯祥
[摘要]新高考給高中教學和教育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走班制,作為高中教學實踐的新模式,如何有效地開展實施?綜合班,作為新的管理對象,怎樣才能更有向心力和戰(zhàn)斗力?賦分制,新的成績計算機制,怎樣才能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這些都是擺在我們面前必須認真面對的問題。
[關鍵詞]新高考;走班制;綜合班;賦分制
新高考給高中教學和教育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走班制,作為高中教學實踐的新模式,如何有效地開展實施?綜合班,作為新的管理對象,怎樣才能更有向心力和戰(zhàn)斗力?賦分制,新的教學考核機制,怎樣才能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這些都是擺在我們面前必須認真面對的問題。浙江省作為新高考首個試點省份,經(jīng)過六個年頭的實踐,為新高考全面的推廣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值得借鑒和推廣。
一、走班制:高中教學實踐的新模式
新的高考制度下,班級的設置雖然也還會有相對的固定性,如,以某幾門相對集中的選修課為基礎組成班級,大多數(shù)科目可以在同一班級上課,這樣就可以構成所謂的“行政”班。而走班上課,主要是那些難以在固定班級中完成的科目,如以理科為主的理化班或生化班(全體同學兩門課選擇相同,還有一門課不統(tǒng)一),那些選擇不同學科的學生就必須走班上課。這些走班選課的學生構成又一個新的走讀班級,課時集中,課后分散在不同的“行政班”。如何管理這些走班制的班級?以下方法值得借鑒。
1.任課教師和課代表負責開展班級管理
學生來自不同的“行政”班,歸屬于不同的班主任管理,走班上課會出現(xiàn)一些新的問題。上課不及時到教室,到了教室不認真聽課,一些學習和行為存在困難的學生還會出現(xiàn)逃課現(xiàn)象;下課后,有些學生在及時完成作業(yè)和高質(zhì)量完成作業(yè)方面會打折扣等。針對上述現(xiàn)象,選考班的任課教師責任就非同一般了,任課教師在傳授學科知識之外,還要承擔起班級管理的責任:通過合理排定座位監(jiān)督學生的學習。讓來自相同班級的學生集中在一起,不隨意更換,便于任課教師管理學生,利于學生交流合作;及時和班主任溝通。任課教師在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上存在問題后,及時聯(lián)系班主任教師,課后更應和班主任一起開展教育,在和學生進行溝通后,采取適當?shù)难a救措施。
選課班的課代表作用舉足輕重,課代表的設置應以學生所在的班級為依據(jù),每個“行政班”設一個課代表,課代表不但要負責作業(yè)的收集,更重要的是幫助任課教師隨時把握本班學生的動向,任課教師發(fā)現(xiàn)有學生缺課,課代表馬上可以匯報該學生行蹤,教師課后有什么事情也可通過課代表落實,課代表規(guī)定同學上交作業(yè)的時間,作業(yè)集中后由他負責上交到教師辦公室,傳達任課教師的要求和任務,起到溝通教師和選修課學生之間的橋梁作用。任課教師和課代表聯(lián)合,負責班級的紀律和學習,使原本松散的班集體管理有序。
2.利用走班教室開展靈活有效的課后輔導
實行走班制后,選修同一學科的學生可能分散在不同班級,同學們只是在上課時聚在一起,同學科之間的合作探討就出現(xiàn)了困難;盡管在同一班級中會有選擇相同學科的同學,但由于多方面主客觀原因:因為同學之間關系的親疏冷熱,或者各自對知識掌握和理解能力的差異等,能夠在一起共同探討問題,合作解決難題的可能性很小;請教其他和自己合得來的同學,也因為分散在不同班級變得很難;大家在課余時間去請教教師,又會大大增加任課教師的工作量,有時會出現(xiàn)好多學生圍在老師周圍,等到教師解決了所有學生的問題,已是累得筋疲力盡,而學生也會因此浪費許多的時間。因此,給選擇相同學科的學生以固定的探討和合作時間就很有必要。
其一,在一般課時不能增加的前提下,可以規(guī)定共同的自修時間。例如在上完選修課后,允許同一選修課學生在上課的教室自習,完成作業(yè),討論問題均可,但必須要有課代表或老師負責紀律,保證學生高效率學習和討論,同時也保證整個學校教學活動的有序展開。
其二,組織學生自行找時間進行同學科的探討和相互幫助。學校在規(guī)定的課時外,還會有許多機動的時間,如中午飯后,傍晚晚自修前,甚至在周末下午學生到校后,這些時間段,選擇同一學科的同學可以自發(fā)到走班教室進行同學科的探討和交流。讓學生探究合作,解決學習難題,完成探究問題,當然還能解決課后作業(yè)疑難、學生認知上的問題,同時增加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二、綜合班:高中教育管理的新難題
新考制下學生可以自由選課,新的考試模式可以有許多種組合,而且每種模式選擇的人數(shù)不同,如果按每一種組合組建班級,操作上會有一定的困難,特別是一些選擇人數(shù)相對少的考試模式。針對上述情況,學校就需要組建一些綜合班級,如,兩理一文或兩文一理的選課方式組班。假如以政史為主組班,也就是說在一個班級中,全體學生要學語、數(shù)、外、政、史五門課,但有一部分同學選物理,一部分同學選化學,一部分同學選生物等,而這些同學有一門課要以走班的形式去其他的班級或教室上課,還有個別綜合班的個別同學甚至三門選考科目都要走班。走班制下的綜合班級,學生流動性大,雖然一個學生固定在一個行政班當中,但他可能有一門甚至有三門課要走班,同時要屬于四個不同集體,這樣教師對學生進行管理的難度就會大大提高。
1.合理安排學生座位
把一個班級的學生,按照相同的選課集中在一起,分成幾塊。如政史為主的班級中,把選物理和選化學生物等的學生分在一個小組或相鄰的幾個小組,這樣,一個班級中,實際上可能出現(xiàn)三個或更多的小班級,左邊幾排是選擇物理的;中間幾排是選擇化學的;右邊的則是選擇生物學科的。班級雖然是混合式的綜合班,但班級內(nèi)部則是井然有序。在這里,學生既有相同的追求和比拼:語文、數(shù)學、英語、政治、歷史五門學科的競爭。共性的比拼一方面讓大家有一個共同的奮斗目標,始終會帶給大家壓力和動力,形成你追我趕的競爭氛圍;一方面又能讓大家相互去探究合作,完成學科中的疑難點,在合作中提高成長。
2.有針對性地安排學生寢室
為了便于學生課余時間進行探討和交流,班主任在寢室安排方面,會考慮讓相同選考科目的同學住在一起,這樣的確利于同學間共同進步,共同提高,但寢室成員在寢室的表現(xiàn)不僅只是對成員的成績好壞有影響,而且還會對班級的整體考核產(chǎn)生影響。寢室有紀律、衛(wèi)生等的檢查和考核,每周都會計入班級的考核,作為班級取得流動紅旗的依據(jù),每個寢室能否獲得紅旗,表面上關系寢室成員的名譽和年度個人先進的考核,但對班集體的優(yōu)勝考核也有影響,因此,班主任要把對學生寢室的管理上升到事關班級優(yōu)勝的高度去重視,讓寢室成員在寢室紀律維護、衛(wèi)生包干場地打掃等方面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對待每一周的內(nèi)務檢查和考核,認真對待每一面流動紅旗的獲得。
3.努力培養(yǎng)綜合班級凝聚力
首先要立足綜合班的特點,在積極營造利于選修學科同學小團體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的同時,還要讓各選課科目同學相互幫助、和睦相處,以局部的功能帶動整體的發(fā)展;其次要以學業(yè)考查為契機:走班制班級中,雖然選課不同,但在總分和選課科目的優(yōu)秀率上依然具有可比性。班主任在每次考試后都可以根據(jù)考試成績進行表揚和獎勵,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diào)動學生比、學、趕、幫、超的熱情,讓大家往取得好成績這個目標努力,由此來增加班級的向心力。再次要以集體榮譽為動力。只要為集體,為班級做過貢獻都應該肯定表揚,并計入班級學生平時成績考核,留作期末評選班級各類先進的依據(jù),通過表彰先進,在班級中弘揚了集體主義,調(diào)動了學生為班級出力的積極性,鞏固了班級的凝聚力。
三、賦分制:學科成績計算的新嘗試
新高考賦分制是按照學生考試分數(shù)排名的百分比而不是卷面分數(shù)來計算成績的一種方法,用于選考科目的成績統(tǒng)計。目前實行賦分制的地區(qū)采用如下方法:1.卷面滿分為100分。2.成績分為21個檔位。具體見下表:
新高考背景下,因為無法平衡各科難度,所以實行等級賦分,讓選擇同一科的同學進行對比,然后賦分,這樣有利于解決因試題難度不同而導致的不公平,是新高考選課模式下較好的選擇。
新高考制度下,學生雖然選課不同,但總分仍是750分(語文數(shù)學英語各150分,三門選課科目賦分后最高分各100分),這樣全部學生的成績都具有可比性,而且相比以前的文理分科來說,由于各分數(shù)段的劃分是根據(jù)選考的人數(shù)劃定比例,所以更具有公平性。班主任在每次考試后不但可以根據(jù)考試總成績進行表揚和獎勵,還可以分必考科目總成績和選考科目的優(yōu)勝率表揚鼓勵學生,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具體操作時必須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以省考試院統(tǒng)計的報考科目人數(shù)為依據(jù)模擬各分數(shù)段的百分比
例如,浙江省2020屆學生選考政治學科的人數(shù)是14.5萬,按百分之一為賦分100分,那么全省政治學科的100分學生應該是1450多人,學校組織的各種類別的考試,政治選考科目的各檔成績也以此劃定。由于每門選考科目賦分100分的人數(shù)是根據(jù)選考學生人數(shù)按一定比例確定,各門選考科目100分人數(shù)按比基本相同,這樣,不同選考科目的學生也就有了一個統(tǒng)一的比較標準,年段能把所有學生的成績排列出先后名次,班主任可以根據(jù)年段的總排行進行表揚,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明確目標,班主任還可以按照語數(shù)外三門必考科目的成績和三門選考科目的成績分類比較,列出居年段前列者的名單進行表揚,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根據(jù)學校現(xiàn)狀適當調(diào)整各檔次的百分比
由于各地區(qū)、各學校的生源質(zhì)量不同,學校組織的各類考試的水平可能不太一致,這就要求每次考試在選課科目的各檔百分比劃定時應有所區(qū)別,如,省一類重點中學之間的通考,優(yōu)秀率應提高多個百分點,100分得分者不應該是百分之一,這樣能更好地衡量學生考試的真實水平,更好地促進學生之間的競爭。雖然不同選考科目難度不同,但班與班、同學與同學之間仍然可以比較。班主任在總結表彰時,還可以根據(jù)選課成績?nèi)〉?00分多少來表揚班級同學,特別要表揚那些因為選考科目成績突出而在總分領先的同學,表揚他們對班級的貢獻;并以此確定班級的各類先進。
3.客觀看待選考科目的第二次考試機會
第二次賦分仍然按第一次考試的百分比,但第一次考試對學生的意義尤為重要,考出理想的成績意味著接下來的時間可以放棄某一門課甚至幾門課的學習,全力以赴對待其他選課科目和語數(shù)外(外語也有兩次考試機會)必考科目的學習。因此,教師在考前的工作中,尤其要向學生傳達好這種思想,引導相同選課科目學生齊心合力,相互督促,相互幫助;不同選考科目同學之間也可以進行考前預測,看哪門學科得100分的多,力爭一次通過。對第一次考試不理想,而又是屬于發(fā)揮失常的學生,學校更應該幫助他們查漏補缺,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們考出更好的成績。
(責任編輯: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