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迪祥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正在逐漸加強,重視德育教育不僅是新課改下的教育目標,也是我國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基礎工作。所以,小學語文作為德育教育的重要載體,要加強對德育教育的滲透和傳播,踐行培養(yǎng)小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積極探尋有效的滲透方式,為教育教學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19-0042-01
小學的語文課堂不僅是要傳播相應的語文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在小學語文的思想性和滲透性的特點下,教師還要巧妙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理念,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課堂活躍度,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
1.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工作的現(xiàn)狀
在探尋知識的小學階段,學生對課堂充滿來無限的好奇。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拒絕“一刀切”和“填鴨式”的教育方法,既抹殺了學生的個性,又限制來學生的發(fā)展。還有學校對德育教育的投入力度小,重視程度不夠。同時德育教材的單一和對德育內容的選擇上出現(xiàn)了偏頗,還有教師的個人素養(yǎng)也對學生的德育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所以教師也要加強相關技能和文化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在網(wǎng)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下,教師要引導學生建立正確全面的觀念,在現(xiàn)實社會與德育教育滲透的偏差中加以引導。
2.小學語文中滲透德育內容的重要性
小學生會因思想和心理的不成熟,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不能獨立解決問題,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營造良好的語文學習氛圍和提供明確的語文學習目標。有利于讓學生在知識獲取的同時感受到正確的思想觀念的熏陶,提高分辨能力,培養(yǎng)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審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小學語文教育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結合相關知識,充分展現(xiàn)德育優(yōu)勢,完善學生的思想品質和道德觀念,給予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和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3.小學語文教師教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3.1?備課階段滲透德育素材。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學生還是多依賴于教師的引導和指點。因此,教師要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中,探究語文教材中的德育滲透,匹配合適的語文教學內容。盡可能的展示不同的德育觀,所以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事先將自己置身于德育教育的教學活動中,結合語文教材,有機融合,更好的讓德育在語文課堂的教學實踐中順利進行。
例如在《七律·長征》中,這是毛主席在紅軍長征勝利前夕寫下的一首七言律詩,高度概括了長征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教師可以通過結合詩歌講解滲透相應的歷史背景,借助歷史實際案例,啟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并體會工農紅軍不畏艱險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3.2?上課階段使用德育素材。
小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無法在長時間內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教師也受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單純完成教學任務,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進行和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所以,教師要將德育素材充分融入到教材中,在語文課堂上滲透德育教育。又因語文課程內容豐富和多樣的特性,愛國主義、民族精神和相關主題等的切入點極易在語文教材中結合,讓學生感受到祖國的蓬勃朝氣,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緒。
例如,在《狼牙山五壯士》中,七連五班的五位壯士奮勇殺敵,最后應用跳崖的事跡。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將五壯士的英勇事跡和保家衛(wèi)國,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理念充分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開展相關的德育教育活動和主題征文比賽,例如,感恩父母,給母親洗一次腳等。在實際的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理念,讓學生在文化熏陶的影響下,慢慢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培養(yǎng)小學生健全的人格。
3.3?德育教育寓于語文課堂,讓學生明禮懂理。
教材中多是講文明,樹新風的內容,因此教師要在結合教材和深入研究的情況下,發(fā)現(xiàn)其中蘊含的德育內容,豐富小學的語文課堂,引導學生注重課堂上的德育教育。還有多媒體教學與教材圖文并茂的內容形式,不僅有利于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還有助于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功能講解語文知識和滲透德育教育,寓德育教育于語文課堂中,讓學生更形象和更生活化的感受德育教育,約束自身行為。
例如,在《開國大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展示首都北京舉行的開國大典的盛況,在初步的學習中能夠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讓學生充分體會到中國人們對新中國的誕生無比自豪、激動的心情,展現(xiàn)中華人民締造者特別是毛主席的領袖風采。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們感受語文魅力的同時,感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
因此,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在課前、課中和課后,結合教材實際,充分利用德育教育素材和開展的相關活動,在小學語文的實際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理念。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愛祖國,愛人民,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培養(yǎng)學生成為“四有”公民,讓學生在課堂收獲知識的同時也得到自身素養(yǎng)和能力的提升與發(fā)展,實現(xiàn)新課改下素質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順祥.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德育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0(02):31.
[2]楊美德.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學周刊,2020(0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