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浩,王喜江,張丹萍,李東航,張和耀
(普寧華僑醫(yī)院 神經內科,廣東 揭陽 515300)
高血壓性腦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CH)是常見的疾病,該病在中老年群體中有很高的發(fā)病率,若不及時的進行治療疾病的殘疾率與死亡率也非常高,這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威脅生命健康[1]。針對HCH 通常采取奧拉西坦治療,然而單一用藥的治療效果并不理想。近年來在對HCH 的治療上,推廣使用神經生長因子輔助治療的方式,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4 月收治的150例HCH 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經影像學、病理檢查確診為HCH[2]。②所有患者均突然發(fā)病,對神經生長因子無藥用禁忌。③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重度腦出血的患者。②血液系統(tǒng)疾病就免疫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③精神疾病及依從性差的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成以下兩組:研究組75 例,男43 例,女32 例;年齡為52-80 歲,平均(67.5±2.1)歲;腦葉內出血24 例,丘腦出血21 例,小腦出血19 例,其他11 例。對照組75 例,男45例,女30 例;年齡50-79 歲,平均(67.1±1.9)歲;腦葉內出血22 例,丘腦出血22 例,小腦出血19 例,其他12 例。一般資料上對比兩組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兩組患者在入院后均予以常規(guī)治療,包括控制顱內壓、抗感染、糾正水電解質紊亂、清除氧自由基等,針對高熱者進行退熱處理;多器官衰竭者予以吸氧。對照組在以上治療的基礎上,予以患者使用奧拉西坦(石藥集團,國藥準字號H20031033,規(guī)格0.4 g×24 s),主要是將0.4 g 藥物加入250 mL+0.9%的氯化鈉溶液中進行靜脈滴住,1 次/d。研究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予以患者加用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舒泰神生物,國藥準字號S20060023,規(guī)格30μg/瓶),主要是將30μg 藥物加入到2 mL+0.9%的氯化鈉溶液中進行肌內注射,1 次/d。兩組均持續(xù)治療4 周后評估療效。
1.3 觀察指標。兩組治療前后,均采集患者肘靜脈血液,經3000 r/min 的離心機持續(xù)離心15 min 分離血清。采用前自動生化法檢測水通道蛋白1(AQP-1)、水通道蛋白(AQP-4)水平;采用免疫發(fā)光法檢測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指標水平。
1.4 統(tǒng)計學分析。使用SPSS 20.0 軟件做統(tǒng)計學結果分析,計量資料用t 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水通道蛋白。相較于治療前,兩組AQP-1、AQP-4 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但研究組降低幅度明顯要比對照組更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水通道蛋白水平變化比較,μg/mL)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水通道蛋白水平變化比較,μg/mL)
組別 n AQP-1 AQP-4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75 13.84±1.72 5.21±0.84 141.15±14.85 75.56±7.58對照組 75 13.81±1.69 7.41±1.15 140.87±14.56 86.62±8.41 t - 0.108 13.379 0.117 8.460 P - 0.914 0.000 0.907 0.000
2.2 氧化應激。兩組治療后氧化應激水平均較治療前前改善,研究組改善幅度明顯要比對照組更顯著(P<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氧化應激水平變化對比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氧化應激水平變化對比
組別 n MMP-9(ng/mL) SOD(mmol/L) GSH-PX(mmol/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75 86.25±8.15 75.51±7.42 22.41±3.56 28.65±4.26 23.15±3.18 27.86±4.13對照組 75 86.15±8.12 80.36±7.75 22.38±3.51 25.36±4.05 23.12±3.14 25.03±3.92 t - 0.075 3.915 0.052 4.847 0.058 4.304 P - 0.940 0.000 0.959 0.000 0.954 0.000
HCH 是中老年常見的腦血管疾病,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快,疾病的發(fā)病率也呈現(xiàn)逐年升高的趨勢,這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巨大影響[3]。針對HCH 一旦確診應及時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療,常規(guī)治療是在降顱壓與抗感染的基礎上加用奧拉西坦治療,然而單純用藥對患者癥狀改善效果并不理想。
隨著臨床中對HCH 治療及研究的不斷深入,臨床中提倡在常規(guī)使用奧拉西坦的基礎上,加用神經生長因子治療[4]。神經生長因子具有如下幾點作用:第一,促進神經纖維再生,神經鞘膜修復,抑制神經元凋亡;第二,促進血管內皮細胞遷移,促進腦組織新生血管形成,改善MMP-9、SOD及GSH-PX 等氧化應激指標水平,SOD、GSH-PX 的升高可提高還原性分子濃度,抑制氧化物對神經元的損傷,MMP-9升高引起神經元氧化應激障礙,神經生長因子能夠讓以上因此水平改善;第三,神經生長因子可穩(wěn)定神經-內分泌機制,降低AQP-1、AQP-4 水平,組織水分子滲出,緩解腦組織水腫[5]。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后在AQP-1、AQP-4 水平上明顯低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MMP-9 均較治療前降低,SOD、GSH-PX 較治療前提高,研究組提高幅度也明顯比對照組更顯著,這提示神經生長因子對HCH 患者水通道蛋白的抑制及氧化應激反應的降低作用良好。
將神經生長因子用于HCH 的輔助治療中,可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促進腦部水腫的消退,阻止水通道蛋白的表達,同時減輕氧化應激反應,讓患者盡早康復,因此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