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霞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完善,對小學美術教學也提出了更規(guī)范的要求。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小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強,教師可結合這一特點有目的的調(diào)動其學習積極性,而這需要從形象生動的色彩感知方面入手,如此可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進而提升學生美術創(chuàng)作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美術;色彩感知
【中圖分類號】G62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17-0069-01
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應了解目前美術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采取與之相對應的策略,這樣可以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效率。本文從利用道具、游戲、多媒體方面刺激學生感知色彩以及結合生活實際刺激學生感知色彩四個方面進行探究,以期提高小學美術教學成果,提升小學生的美術能力。
1.小學美術教學中色彩感知課堂的問題
在《美術課程標準》有明確指出,在美術學習過程中,要激發(fā)創(chuàng)造精神,發(fā)展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而部分美術教師認為在美術學習過程中,只要掌握課本上的知識即可,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造詣。而在學生方面來看,學生也只是被動的聽教師站在講臺上授課,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學生逐漸對教師與課本產(chǎn)生依賴,長此以往也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缺乏生動性,漸漸導致學生的學習熱情喪失,甚至將美術課當成一種任務,這嚴重影響了學生美術能力的提升。
2.小學美術教學中色彩感知課堂教學策略
(1)利用道具刺激學生感知色彩
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針對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及特點,對學生展開有的放矢的教育手段。小學生形象思維活躍,對色彩感知敏感,教師可利用色彩豐富的卡通圖片對學生進行教學,將卡通圖片與美術課堂知識有效結合起來,起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從而提升學生的美術能力。
以《花兒寄深情》為例,教師在授課前準備好描繪著花朵的大量卡片,根據(jù)小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該卡片以色彩豐富鮮明的卡通花朵為最佳。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組,每一組發(fā)放一張卡通卡片,讓每組學生對該卡片進行臨摹,重點要求是突出卡片上鮮明的色彩,畫完后教師對每組學生的作品進行評比,畫的最快、色彩描繪最鮮明的為優(yōu)勝組,教師可對該組學生獎勵一張卡通圖片作為小禮物以茲鼓勵。
(2)利用游戲刺激學生感知色彩
在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只是一味的照本宣科,采用填鴨式教學手法,一味對學生灌輸書本上的知識,由于色彩部分的基礎理論知識既繁雜又枯燥,單純學習色彩理論只會適得其反使學生產(chǎn)生厭學心理,這樣不僅學不好課本上的理論知識,更不會提升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根據(jù)小學生年紀小,活潑好動的特點,在教學中應采取游戲式授課的新理念,這樣可激發(fā)學習學習興趣,提升其美術能力。
以《瓢蟲的花衣裳》為例,教師將學生分成三組,第一組飾演瓢蟲,第二組飾演花朵,第三組飾演樹木。飾演瓢蟲的一組學生手中拿著畫有瓢蟲的卡片,飾演花朵的一組學生手中拿著畫有花朵的卡片,飾演樹木的一組學生手中拿著畫有樹木的卡片。教師分別引導第一組學生對瓢蟲進行觀察,第二組學生對花朵進行觀察,第三組學生對樹木進行觀察。瓢蟲紅黑相間的色彩、花朵五顏六色的色彩以及樹木碧綠的色彩會刺激學生的感官。下一步教師讓飾演花朵的第二組學生和飾演樹木的第三組學生面對面站成兩排,讓飾演瓢蟲的第一組學生組成小火車隊形,彎下腰從飾演花朵的第二組學生和飾演樹木的第三組學生中間隨意穿過,以此完成游戲活動。游戲結束后,教師讓學生畫出剛才飾演過的角色,要注意突出畫面的色彩。
(3)利用多媒體刺激學生感知色彩
由于多媒體影像技術先進,可以表現(xiàn)出色彩的千差萬別,教師可利用多媒體的這一特點對學生進行教學。教師可將各種色系用多媒體展現(xiàn)給學生,使學生直觀感受到每種色系的差別,從而提高其感知色彩的能力,進而提高其美術能力。
以《染色游戲》為例,教師可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引導學生用創(chuàng)意折紙進行染色,染過色的卡紙色彩鮮明亮麗,可刺激學生對色彩的感知。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各種手工折紙,學生根據(jù)影像學習著折疊出不同形狀的裝飾品,或者小動物。
(4)結合生活實際刺激學生感知色彩
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在大自然中觀察花草樹木、動物植物這樣在感受大自然之美的同時就學會了對大自然中各種色彩的認知。
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大自然中觀察每朵花的色彩,觀察樹葉的色彩,觀察蝴蝶的色彩,觀察蜻蜓的色彩,回到課堂后,教師讓學生對所觀察到的花草樹木、動物植物畫出來,比如,畫蝴蝶就要充分體現(xiàn)出蝴蝶的整體色彩,蝴蝶翅膀是一條紅色,一條藍色,一條黃色,一條紫色等,畫花朵就要體現(xiàn)出花瓣的顏色,花蕊的顏色,花苞的顏色,這樣走進生活貼近生活的行為對學生感知色彩的能力是一種提升。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新的教學方式及理念不斷挑戰(zhàn)陳舊落后的教學方式,舊的教學理念不斷受到?jīng)_擊。教師應改變陳舊的教學觀念,在小學美術課堂上創(chuàng)建色彩感知體系,從而達到提升學生美術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亞梅.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色彩感的培養(yǎng)策略[J].基礎教育論壇,2019(07)
[2]劉鵬飛,李艷華.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積極性的培養(yǎng)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19)
[3]王丹.勤于動手外化于行—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