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燕玲
摘要:課堂教學中,教師相當于一位充滿熱情和激情的導演,引導學生全情投入角色,讓學生輕松、主動獲取知識,積極走進每位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體會作者寫作時的真情實意。教師要學會利用自身的激情激發(fā)學生探究問題的好奇心,喚起相互合作解決問題的決心,共同感受真情的美好,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激發(fā)學生的想象,深入理解課文,這樣自然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語文教學;激情;教師;學生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所以教師相當于一位充滿熱情和激情的導演,引導學生全情投入角色,讓學生輕松主動地獲取知識,積極走進每位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體會作者寫作時的真情實意。深入理解課文,用激情喚起學生的共鳴。
一、激發(fā)學生的真情實感
教師要讓學生在理解與讀懂課文的基礎上,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之中,從而喚起學生共鳴。例如,在教《橋》這篇課文時,學生初步知道課文寫了在一次山洪暴發(fā)時,村黨支部書記沉著、冷靜地指揮著慌亂的村民有秩序地通過一座木橋,挽救了村民們的性命,自己與兒子卻被大水吞沒的感人事跡。教師要引導學生讀出老漢的威嚴與遇事冷靜的品質(zhì),抓住重點語句“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剛開始時,學生覺得很好玩,笑著朗讀,于是筆者嚴肅地說:“我就是老漢,洪水已經(jīng)到你們的胸口了,你們必須聽我的?!眲偛挪徽J真的學生馬上害怕起來,配上緊張的音樂,他們都覺得自己就是其中一員。筆者在扮演老漢時也全情投入,當讀到“可以退黨,到我這兒報名。”“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時,簡短有力,威嚴十足。學生看見筆者扮演老漢十分威風,好勝的學生被激發(fā)出模仿的興趣,爭著當老漢。出乎筆者意料的是,當學生讀到“少廢話,快走”時,那種語氣真的像筆者父親。此時學生已經(jīng)被筆者帶進角色中去了,他們?nèi)橥度?,讀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充滿激情的筆者喚起了學生的共鳴,整個課堂氛圍活躍,充當導演的筆者與學生都沉醉在劇情中,教學效果令筆者非常滿意。
二、引領學生走進人物內(nèi)心世界
演員的投入能打動觀眾,教師的引導也能讓學生走進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以《窮人》為例,學生通過預習,知道文章講述了漁夫和妻子桑娜,在鄰居西蒙死后,主動收養(yǎng)她的兩個孩子的故事。筆者在分析課文第三部分——丈夫歸來,不謀而合時,用屏幕顯示:漁夫皺起眉,他的臉變得嚴肅、憂慮?!班?,是個問題!”他撓撓后腦勺說,“嗯,你看怎么辦?得把他們抱來,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快去!別等他們醒來。”筆者提問學生:“漁夫為什么會皺起眉,為了什么他的臉變得嚴肅、憂慮?”學生通過筆者的引導,都把自己看成剛與大風大浪拼搏歸來的漁夫,所以他們很快就想到,是因為漁夫想到將來的生活擔子更重,責任更大,所以他搔搔后腦勺認真考慮。筆者接著追問:“最后想好了嗎?從哪個字看出來?”學生不約而同地回答:“從‘熬字看出漁夫已經(jīng)想好了,已經(jīng)下定決心了?!苯處熗诰騿栴},能引起學生的好奇心,不知不覺被帶進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
三、激發(fā)學生的想象,深入理解課文
想象是心靈的天窗,它可以使我們的心飛到任何地方,在課堂上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我們會有意外的驚喜。筆者在講授《窮人》一課時,在幻燈片上顯示:桑娜和漁夫的對話中,出現(xiàn)了多少次沉默,想象在“沉默”時,他們各自在想什么?學生在課文找到桑娜和漁夫的對話中出現(xiàn)第一次沉默的句子:“‘我?桑娜臉色發(fā)白,說,‘我嘛……縫縫補補……風吼得這么兇,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擔心呢!‘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說,‘這天氣真是活見鬼!可是有什么辦法呢!兩個人沉默了一陣?!睂W生通過小組合作,發(fā)揮豐富的想象力,有的學生說:“漁夫沉浸在與海浪搏斗的恐怖中,心里想剛才嚇死我了,幸虧還能活著回來。桑娜正在考慮不知如何告訴丈夫收養(yǎng)孤兒的事,心想他知道后會責怪我嗎?埋怨我嗎?”筆者順著他們的想象,接著出示桑娜和漁夫的對話中第二次沉默的句子:“‘你知道嗎?桑娜說,‘咱們的鄰居西蒙死了?!叮渴裁磿r候?‘我也不知道她什么時候死的,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慘哪!兩個孩子都在她身邊,睡著了。他們那么小……一個還不會說話,另一個剛會爬……桑娜沉默了。”這時,筆者對學生說:“同學們,桑娜和漁夫都是勤勞、淳樸和善良的,他們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那么,桑娜沉默時會想什么呢?”學生回答道:“桑娜在等待丈夫的決定,心想希望他能同意收養(yǎng)西蒙的孩子;漁夫正在思考對策,心想我們家已經(jīng)夠困難了,但又不能不幫??!”學生的想象出乎意料。于是筆者對學生說:“同學們真了不起!你們太投入了,太讓我感動了,你們?nèi)绱藘?yōu)秀,我想請同學們運用這一課的寫作方法續(xù)寫《窮人》?!毕抡n鈴已經(jīng)響了,學生還在用心地寫著,此時筆者深深體會到當教師的快樂。
四、引領學生成為優(yōu)秀“演員”
學生的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五年級的學生總是喜歡模仿教師的言行舉止,甚至扮演電視中的人物角色,總想嘗試新鮮、有挑戰(zhàn)性的活動。在教《地震中的父子》一課時,課文的重點是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難點是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zhì)的表達方法。學生對文中的父親與兒子特別崇拜,有的學生欣賞父親在其他父母傷心后就離開現(xiàn)場,而這位父親一直不停挖掘,為了兒子,他決不放棄的表現(xiàn),他實現(xiàn)對兒子的承諾,是多么堅韌不拔、決不放棄、恪守諾言、有責任感的父親啊。有的學生欣賞兒子在沒有水、沒有食物,只有恐懼與危險的情況下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堅持活下去的希望,并在得到父親的救援時,先讓同學出去,兒子勇敢、無私的精神也是學生心中模仿的英雄形象。因為學生的投入,他們很快能把父親與兒子的對話記在心上。有個別學生強烈請求為大家表演。只見扮演父親的小偉,咬著牙用力地挖,只見他邊挖邊說:“兒子在等著我,我決不能放棄。”而在另一邊藏在課桌底下扮演兒子的小明說:“爸爸,是你嗎?”“阿曼達!我的兒子!”只見小偉激動地說?!鞍职?,真的是你嗎?”小明不敢相信地問?!笆俏?,是爸爸!我的兒子!”只見小偉興奮地說?!拔腋嬖V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fā)生什么,你總會和我在一起!”小明堅定地說。“你現(xiàn)在怎么樣?有幾個孩子活著?”小偉急切地問?!拔覀冞@里有14個同學,都活著,我們都在教室的墻角,房頂塌下來架成個在三角形,我們沒被砸著?!毙∶骼潇o地說。而那邊的小偉焦急地大喊:“這里有14個小孩,都活著!快來人!”“出來吧!阿曼達?!甭牭叫ヮ澏兜卣f?!安?!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fā)生了什么,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毙∶鞴麛嗟卣f。最后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觀看的學生也情不自禁地為他們鼓起熱烈的掌聲。此時此刻,大家猶如置身在地震后的廢墟中,內(nèi)心深處都被這對“父子”觸動了,更精彩的是他們的加戲,只見扮演父親的小偉不斷親吻他的“兒子”。而小明一點尷尬也沒有,一邊痛哭一邊享受“父親”對他的愛,學生被他們精湛的演技征服了,不約而同大喊:“好,真好!”
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若能利用自身的激情來感染學生,促使學生人情入境地感悟文章,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劉春,曲陽.培養(yǎng)高階思維能力的語文閱讀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8(24).
[3]步新娜.朗讀不是念文章[J].語文建設,2011(04).